寶寶幾天不拉臭,便祕還是攢肚?過來人教你區分

作為已經算將成為一個幼兒園的學前寶寶的媽媽來說,孩子的護理方面問題要注意的已經沒有那麼多,那麼仔細了。而且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我的玻璃心也逐漸被鍛鍊,但一直以來,臭臭問題一直是被每個媽咪所關注的問題。經常會聽到很多媽咪在討論,自家寶寶好幾天都沒拉臭臭了,怎麼辦?會不會是上火?會不會是便秘,從而引發一系列的擔憂。的確,孩子的臭臭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應出孩子的健康情況,不同質地的便便也會告訴我們孩子身體如何。然而不同年齡的孩子,不同的餵養方式,也會造成差異。所以我們就要從臭臭中區別。真真的是,不拉也瘋狂,拉臭臭還瘋狂。那麼,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關於寶寶臭臭的那些事。

什麼是攢肚?

這種現象發生在嬰兒時期時,基本都是純母乳餵養的嬰兒,並且最早的於滿月後開始就會減少每天便便次數,甚至3-5天才一次,且寶寶臭臭時輕鬆無痛苦感,待到排便時仍為黃色軟便,不幹不硬,這種現象可以稱為“攢肚”。對於像我妞現在已經2歲9月來說,已經基本形成臭臭規律來說,偶爾一兩天不拉臭也很正常,基本都可以視為攢肚子。

寶寶幾天不拉臭,便秘還是攢肚?過來人教你區分

至於多大的寶寶開始會攢肚子?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寶寶滿月以後就開始攢肚子,每天臭臭次數減少,或者幾天不拉,其實都很正常,這是因為寶寶在滿月後消化能力逐漸提高後,對母乳能充分地進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的一種常見現象。所以媽媽們不用擔心。我就記得我家小妞滿月過後就明顯的臭臭次數減少,42天的時候突然有一兩天沒拉,就給我急的,想著會不會有什麼問題,那時候就有過來人告訴我可能是攢肚子哦,需要接下來仔細觀察寶寶的表現,只要她正常輕鬆的拉基本就沒問題。果真值得高興的是,我多慮了。如果相反就很大可能是便秘了哦。

剛說到攢肚,其實區分攢肚跟便秘最實質的還是從便便的形態以及寶寶拉臭臭時的狀態來判斷。

如果是攢肚:寶寶只是便便的次數減少,但便便的性狀依然是稀糊狀,因此寶寶排便時不費勁。而且寶寶拉臭時很輕鬆,並且精神狀態、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現都如前,基本發生於滿月之後純母乳餵養的嬰兒。

而如果是便秘:不僅排便次數減少,寶寶的便便也比較幹、硬,所以排便時會比較費勁,有時候能把臉憋紅。這種毫無疑問就是便秘了。因此對於小baby來說,出現便秘就可能會出現睡眠不穩、便便時容易哭鬧、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緒。。而且便秘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成為一大問題。

不過值得提醒的是,對於滿月過後純母乳餵養的嬰兒來說,排便次數減少的原因還有可能是baby沒吃飽,吃的母乳已經通過消化所吸收了,所以需要增加餵養量以及餵養次數,儘可能的讓嬰兒時期的baby養成每天1-2次的排便規律,這樣可以達到快速新陳代謝的需求。

那麼到底該如何預防孩子便秘呢,其實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們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1,培養孩子定時大便

因攢肚現象一般在寶寶2個月左右開始出現,所以在此時就可以訓練寶寶定時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但是我從來沒有把過孩子。所以像她一歲前就沒有規律,完全是隨心所欲。7個多月的時候就有6天沒拉過臭臭,給我著急的,父母也在責怪我每天不端孩子,怎麼會拉。其實我對給1歲多內孩子把屎把尿是很反感的,不過各有利弊,到現在我也說不上來到底是端好,還是不端好。所以只能大家自己取捨了。我的意見只做參考。像大寶寶,我家一歲半後就開始慢慢的每天自己早上起床之後尿了就會自己在小馬桶上多坐一會,就臭臭了。漸漸的,就養成了每天早上起床後大便的規律。但是也有偶爾不按套路來出牌,其實這也很正常,但奈何我那時候強迫症啊,覺得每天都早上起床後拉,今天不拉肯定有問題,就會要求她多坐一會,甚至不拉不許起來,導致的結果也是浪費時間不說,孩子坐在馬桶上也是玩,而過後她想拉了同樣會告訴我,甚至下次早上起來不想拉都會清楚的告訴我,媽媽,肚子裡現在沒有臭臭。呵呵。所以,我們也不用太認真。

2每天堅持給寶寶做腹部按摩

寶寶幾天不拉臭,便秘還是攢肚?過來人教你區分

不管多大的孩子其實都可以。如果怕手太重,就等孩子滿月後甚至再大一點,堅持每天給孩子用手掌輕輕摩擦寶寶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按摩,既順時針按摩。,這樣不僅有利於孩子腸胃蠕動,從而達到利便,另一方面也算是親子撫觸,可以增加親子關係哦。這個方法適合任意年齡。當我妞如果哪天早上沒拉臭,我就會讓她平躺下來,揉揉肚子,順時針,一定是順時針哦,大概5分鐘就可以了,她也很樂意,表示很舒服,而恰巧的是有幾次都是我按摩完沒多久,她就要拉臭臭了。所以這個大家完全可以用起來哦!

另外也可以讓寶寶仰臥,抓住他的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類似於小baby去母嬰店游泳之前的熱身操一樣,這樣同樣會幫助寶寶的腸蠕動,有利於大便排出。

以上,就是我的經驗之談啦,希望大家可以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