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無止境 路虎攬勝運動版P400e火山行

新能源時代的到來,讓汽車更偏向於工具屬性。特別是使用新能源牌照後,人們對於續航里程和智能化程度更為關注,駕駛樂趣不再是汽車新時代的標籤。

但事實上,還是有一些車企在順應新能源潮流的同時,努力保留品牌最純正的基因。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作為捷豹路虎旗下首款新能源車型,攬勝運動版新能源(以下簡稱攬運)採用了插電式混合動力的驅動方式。在電池滿電量狀態下,攬運能夠以純電動模式連續行駛51km。市區道路行駛時,電機負責驅動車輛起步,極大減少了燃油消耗。而在電機和發動機共同驅動時,攬運能夠獲得640Nm的扭矩,動力表現自然也是毋庸置疑。

不過對於路虎品牌來說,強大、可靠的全地形能力同樣重要。而身披新能源外衣的攬運,並沒有丟失本能,此前的挑戰天門山就足以證明這一點。為了親身體驗攬運的全地形能力,我們此次將前往位於內蒙古的烏蘭哈達火山群。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烏蘭哈達火山群距北京約420km,距烏蘭察布市約90km。因此我們計劃第一日抵達烏蘭察布停歇,第二日一早前往火山群。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到達烏蘭察布市區全程高速,攬運的巡航狀態僅使用發動機運轉,但節油表現也足夠出色。

根據續航顯示,滿油狀態下的攬運無需補充汽油即可往返。當然,北上的道路以爬坡為主,返程時相信攬運會有更低的油耗表現。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逃離了繁華的市區,路上的景色逐漸變得富有生命力。湛藍的天空則更讓人期待草原上的晚霞與繁星。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第一日以趕路和落腳為主,因此在到達烏蘭察布後還有非常充足的時間。我們在進行了短暫休整後,打算前往附近的草原湖泊,等待黃昏的來臨。

這片草原中的湖泊名為黃旗海,但現在已經乾涸得只剩一片鹽地,不過周圍空曠的景色確實難得。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由於是乾涸的湖泊原因,路面儘管看起來平坦,但實際上非常鬆軟。不但行駛阻力大,如果油門控制不當,甚至會有陷車情況。而攬運配備的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則讓駕駛變得簡單和安全。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選擇泥地模式後,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能夠自動調節油門、轉向等靈敏度,並實時分配各車輪的扭矩,讓攬運在鬆軟鹽地上的行駛極為從容。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白天的晴朗換來了城市中難得一見的繁星,連銀河也肉眼可見。如此夢幻的天空也叫人心情大好,我也更加期待明天的火山之旅。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北京-烏蘭察布

昨天的鹽湖之行,讓我們對攬運的全地形能力有了初步瞭解,也提升了挑戰火山的信心。

烏蘭察布距離火山不足80km,沿著二廣高速向北行駛即可抵達。烏蘭哈達火山目前已經開發為旅遊景區,手機導航即可準確定位目的地。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行駛在高速公路約20分鐘,便能夠看到遠處的火山群,它的高度和難度的確遠超我們的預估。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駛下高速後進入國道,臨近火山的道路以碎石和沙地為主,將攬運調至AUTO(自動)模式後,便能夠輕鬆應對。不過也要適當控制車速,並且避開尖銳或體積較大的碎石,保證輪胎和車輛的安全。

烏蘭哈達火山群共有7座,除了被開採挖掘和尚未成型的,僅有5號火山最為完整,而這也是我們本次挑戰的終極目標。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左側為5號火山,也就是我們本次的目的地。右側為4號火山,已被過度的挖掘和開採。

為了測試路面情況和輪胎的附著力,我們首先嚐試了臨近的4號火山和周圍較低矮的山坡。不過沒有對攬運造成任何的阻礙,只需將底盤高度提升,避免出現剮蹭情況就能來去自如。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對於攬運來說,低矮的山坡並沒有任何難度。下坡時開啟陡坡緩降功能,駕駛者只需控制好方向即可。攬運搭載的強大輔助系統,不僅提升了車輛的全地形能力,也讓駕駛更為簡單且安全。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4號火山已被過度開採,因此周圍的環山路佈滿火山岩。在過彎時油門過大,容易出現側滑情況。不過四驅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各車輪情況,打滑後會立即介入,避免車輛失控。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在充分熟悉了車輛的全地形能力和功能後,我們準備挑戰5號火山,路線為左側相對平緩的山坡。

在山腳下看去,通往山頂坡道顯得更為陡峭。此外,該坡道並非直達山頂,而是存在一個較窄的彎道,這也是挑戰的主要難點之一。

由於頂部的路況情況未知,所以我們採取提前徒步爬坡的方式探路,當然也有所收穫:

首先,在接近彎道和山頂存在兩處深坑,雖然攬運將底盤升高後不會拖底,但呈對角狀的深坑會讓車輛形成交叉軸,無形中增大挑戰難度。

其次,臨近山頂的坡度更大且道路變窄,如不能選擇最優路線,容易出現側滑甚至翻車的危險。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而我們徒步上山的過程也是步履維艱,陡坡加上碎石讓這條山路的附著力極低。所以在挑戰過程中要保持穩定、勻速的上升過程,無論是猛然加大或者減小油門,都可能導致爬坡失敗。因為車輪一旦打滑,即便有著電子限滑和差速鎖,脫困的希望也是微乎其微。別忘了攬運可是個2.5t的大傢伙。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經過充分的準備,挑戰正式開始。我們將攬運的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切換至最強的岩石攀爬模式,掛入空擋後開啟低速扭矩放大功能並且關閉ESP系統。此時儀表中顯示車身升至最大高度,中央和後橋兩把差速鎖均已鎖止。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第一處深坑前的坡道相對簡單,攬運車載屏幕中顯示攀爬角度為14度,並且車輛能極為穩定的上升。這一點也是在意料之中。

由於要儘量避免停車,所以達到第一處深坑前,我沒有降低車速,而是保持勻速前進。車輪在進入深坑後附著力降低,但電子系統非常快速地介入。在經歷瞬間的打滑時車身出現輕微扭動,而在車輪獲得附著力後,強大的扭矩輸出讓攬運順利通過第一處深坑。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接下來的難度增大,彎道和深坑的組合,對攬運的全地形能力和駕駛技巧都是不小的考驗。

由於坡度更陡,前方的路況被車頭遮擋,但我可以通過前置攝像頭判斷行進路線。進入彎道時,我沿著最外側的路線行駛,避免車輪和車身的角度過大。而岩石攀爬模式下,攬運方向盤的虛位也明顯增加,精準的指向並不適用於這樣的路面情況。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第二處深坑要比第一處更為複雜,但我並沒能提前預料。所以在進入深坑後車頭迅速下沉,導致我出於本能踩下了剎車踏板,車輛幾乎停止。而當我繼續加大油門後,發現車輪開始持續打滑。為了避免危險,在嘗試兩次後,我沒有執著於脫困,而是倒車回到山腳。

有了前一次的經驗,也讓我再次挑戰的信心倍增。攬運的全地形表現遠超我的預期,陷車的深坑或者說5號火山,絕非是它的極限所在。

第二次的挑戰明顯更為流暢,特別是在達到第二處深坑之前,我能始終按照最優的路線行駛。有了陷車的經驗,在通過彎道後我稍稍降低了車速,從而避免剮蹭。進入深坑後則保持速度持續前進。由於此次的路線選擇更優,右側兩個車輪處於相對平緩的路面,附著力足以通過。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而到達山頂前的路面最為平整,沒有太大的難度,需要緩慢加大油門即可登頂。根據車載屏幕顯示,當時的車身角度到達23度。

挑战无止境 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火山行

航拍烏蘭哈達5號火山全景。

編輯點評:對於攬勝運動版新能源來說,給我的印象更多是偏向於城市SUV屬性,但這一次的火山之旅,讓我對它的全地形能力有了嶄新認知。除了本身的性能,路虎能給予駕駛者更多的信心,以及勇於挑戰的精神,這也是很多品牌難以做到的。

挑戰烏蘭哈達火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