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被當成是熊孩子,怎麼辦?

我孩子是自閉症,不是熊孩子!

南瓜媽媽帶南瓜寶寶到廈門進行自閉症早期訓練,她覺得學校附近的小區不錯,公共空間大,傍晚在小區廣場一起玩的小朋友挺多。她聽老師說,要多帶孩子出來和其他小朋友玩。於是她選擇了這裡。

受打擊是第三天。當時,南瓜媽媽帶著孩子來到小區廣場,這時是傍晚時分,很多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在小區中庭廣場玩。南瓜媽媽還沒想好怎麼樣去打招呼,和其他孩子玩,南瓜寶寶已經突然興奮起來,徑直衝向一個小男孩。

小男孩手裡拿著托馬斯小火車,南瓜寶寶最愛的玩具。還沒等大人孩子反應過來,他已經一把從小主人手裡搶過來,按照自己的方式,搖晃起小火車。小主人愣了一下,回搶,但南瓜寶寶力氣大,一把推開。

南瓜媽媽和小主人媽媽反應過來。

南瓜媽媽先說:“對不起,對不起,我這孩子不懂。”一邊急著要奪下南瓜寶寶手裡的玩具還給人家。

與此同時,小主人已經哇哇哭起來。

他媽媽一邊安慰他,一邊不客氣地說:“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哭聲驚動了旁邊的人,幾個人圍了過來。他們應該是小區老住戶,彼此比較相熟。看到此情景,七嘴八舌議論。

這時南瓜媽媽已經把托馬斯小火車奪下還給小主人,並說了對不起,但南瓜寶寶已經躺在地上哭嚎。不知誰說了聲:“又是一個熊孩子呀!”

心裡好酸好堵,南瓜媽媽奮力抱起南瓜寶寶,低頭匆匆回家。那句話在嘴邊滾來滾去,就是說不出來:“我孩子是自閉症,不是熊孩子!”


請問,自閉症的孩子做出這樣行為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媽媽要怎麼做才能幫到他呢?​


這件事本來是昨天家長培訓時南瓜媽媽分享的上半部分,發出後幾位朋友參加了討論,很感謝。接下來邊分析邊分享南瓜媽媽的經驗。

————

當南瓜媽媽在事情過後幾天,有次培訓就問到了這個問題。聽完她的描述,我幫她做了分析。

一,孩子為什麼會去搶別人的東西。孩子會搶別人的東西,從行為上來看,他不是亂搶,而是有目標的。這個目標就是他喜歡的。這說明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有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從這個角度來看自閉症的孩子,是好事。說明孩子對外界的事物有感知。

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孩子會去搶東西,說明了孩子在社交上有不足。從意識上看,孩子沒有通過社交途徑解決需要的意識,從技能上看,孩子也不具備足夠社交技能,去獲得自己想要的玩具。這點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三,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不是要把孩子封閉起來,相反應該勇敢帶出去,讓孩子在實踐中提高社交意識和技能。當孩子能夠通過社交途徑解決需求,問題就解決了。

所以,現在的問題變成了怎麼利用這個需求和機會,來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首先,心態要平和。勇敢地向別人說明孩子情況。有愛心能接受願幫助的家長,自然會接受並幫助我們的孩子,相反,別人排斥或遠離我們,也沒必要刻意去強求。

其次,準備好孩子喜歡的玩具,零食。先通過觀察合適的社交對象,比如南瓜媽媽就可以主動找上次起衝突的孩子。以道歉的理由,接近孩子及家長。

三,主動把準備好的東西給對方,並簡要說明原因(孩子自閉症,不懂,非主觀惡意,需要幫忙),如果家長接受並願意幫助,實施下一步。

四,把孩子喜歡的東西給對方。比如托馬斯小火車。讓對方媽媽和孩子說明:這是南瓜弟弟的玩具,現在給你玩,等會南瓜弟弟如果找你要,你要還給他,還要說謝謝。(這環節一方面取得對方大人孩子的支持,一方面儘量不要馬上讓南瓜寶寶看到給東西的過程,當然,真看到也沒關係,執行比較倉促而已)。

五,拉住南瓜寶寶的手(妨止搶),裝作不經意發現小火車,媽媽說:“我們去找哥哥借小火車。”說完再帶南瓜寶寶走向對方面前。繼續控制孩子的手,如果孩子無語言,家長替他說:“哥哥,借我小火車玩,好嗎?”等對方答應才用手接過。如果孩子會仿說,媽媽示範完讓孩子仿說,等對方回應再接。媽媽的輔助語言要逐步消退。

六,孩子接玩具的同時告訴孩子“你很有禮貌,向哥哥借東西了。哥哥獎勵你玩具玩。”孩子開始玩玩具,家長在陪伴過程中可以再提示“想要別人的東西要先向別人借,得到允許才可以玩。”這部分語言家長要反覆說,孩子開始可能不懂,但多結合實際操作幾次,他就會懂。

七,反覆重複上面步驟,並可以多找幾個孩子來配合。家長輔助慢慢消退,直到孩子養成習慣。這個過程主要用的是ABA的訓練法,家長也要花時間,學習並用好這個方法。

南瓜媽媽認真地記下方法。她是好學而有執行力的人。

前天培訓時她和新家長分享她的這段經歷。她入學四個多月,和小區的鄰里也相處四個多月。在他努力下,孩子不僅在學校進步很大,就連在小區也是頗受歡迎的小可愛,還交了兩三個好朋友,有時還會在課堂上和老師分享他們一起玩的事。

最重要的,南瓜媽媽說:“我們一定要勇敢地堅持。這個,真的不是三兩次能解決的,要很多很多次!”
自閉症孩子被當成是熊孩子,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