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信息提示腫瘤好轉了?快看看你的病歷上有沒有它?

腫瘤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病情的好轉、進展都是有可能出現的。很多患者都會有疑問:“

我想知道我的腫瘤治療效果如何,該怎麼看呢?

哪些信息提示腫瘤好轉了?快看看你的病歷上有沒有它?

1,哪種檢查方式的結果,可以用來評判治療療效?

在治療起始和隨診的過程中,每一個被確立和記錄的病灶都應該用同一種評價方法和技術評估。當以影像學為基礎的方法和臨床檢查都用於評估腫瘤治療療效時,影像學是首選的,即以影像學檢查結果作為療效評價的“金標準”[1]。

一般來說,對實體腫瘤近期的治療療效的評價,通常是以腫瘤的大小作為評價的對象。目前已有的腫瘤療效評價標準有多個,如WHO、RECIST1.1、Choi、m RECIST等,而且處於不斷優化的狀態,目前國內最常用的是WHO提出的腫瘤療效評價標準

2,病歷上的這些字母,解釋了治療的效果一般來說,腫瘤患者的治療效果如何?效果好/壞到什麼程度了?能在病歷上找到答案,醫生通常會用字母縮寫來表明患者的治療效果。

CR

如果看到了CR,先表示恭喜了!

CR表示可評價病灶的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

評價標準:當所有可見病變完全消失並至少維持4周以上。

CR意味著患者有更高機會達到臨床治癒,即如果完全緩解的狀態能夠持續5年以上,也就是患者達到了5年生存期,就可以認為是臨床治癒了。

PR

PR預示著治療有一定效果,但還需要再加把勁。

PR表示可評價病灶的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

評價標準:腫瘤病灶兩徑乘積減少50%以上,並且維持超過4周。

名詞解釋:【腫瘤病灶的兩徑乘積】是指,腫瘤最大長徑及其最大垂直徑的乘積

MR

MR也不錯呦!

MR表示可評價病灶的輕度緩解(minor regression)。

評價標準:腫瘤病灶兩徑乘積減少≥25%,但<50%,且無新病灶出現,維持4周以上。

SD

SD實力演繹了不惡化就是“好”。

SD表示可評價病灶的疾病穩定(stable disease)

評價標準:腫瘤病灶兩徑乘積減少或增大都小於25%,且無新病灶出現,維持4周以上。

PD

這是大家都不願意在病歷上看到的,它代表了病情的惡化。

PD表示可評價病灶的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

評價標準:腫瘤病灶兩徑乘積增大≥25%,或出現新病灶。

當然,醫生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判斷不僅僅是依靠腫瘤的大小,這只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病灶的數量、腫瘤的形態及代謝特點、臨床症狀等也是醫生評價療效時的考慮因素。

哪些信息提示腫瘤好轉了?快看看你的病歷上有沒有它?

3,評價療效,腫瘤標誌物的動態監測結果才有意義還有一種檢查結果,總是牽動著患者們的心絃,有多少患者常因為檢查結果的波動而輾轉難眠,在美中嘉和患者交流群中,也時常會有患者諮詢關於它的相關問題。它,就是腫瘤標誌物

腫瘤標誌物的數值都意味著什麼?是不是數值正常就表示治療的療效非常好呢?

首先要為大家明確的是,腫瘤標誌物不能單獨用於評價腫瘤的治療療效,它只是輔助指標,可以作為參考。

其次,腫瘤標誌物要動態監測才有意義。曾經高於參考值的某種標誌物,一次檢查恢復到參考值內,可以(不是一定)說明這一段時間內的治療效果較好,是一個好現象,長期的處於正常水平更能說明療效較好的趨勢。

一次的腫瘤標誌物水平升高,不一定意味著腫瘤治療無效或者發生了轉移和復發。

一句話,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預示著”壞“事的發生,腫瘤標誌物正常也不一定預示“萬事大吉”。

哪些信息提示腫瘤好轉了?快看看你的病歷上有沒有它?

腫瘤治療的療效如何?並不能簡單通過某一個指標、症狀來下結論,綜合影像學診斷的“金標準”、臨床症狀、腫瘤標誌物的動態變化等信息,才能更加準確、全面地評價療效。

這麼複雜的事情,當然還是交給醫生啦!患者和家屬們只需做好腫瘤的“偵查員”,定期將檢查結果、症狀的變化告知主管醫生,請醫生進行判斷就可以啦。

參考文獻

[1] 柳影, 程穎. 實體腫瘤療效評價標準的研究[J]. 實用腫瘤學雜誌, 2004, 18(2):149-15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