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碩斌:企業用人究竟是用人的什麼?

劉碩斌:企業用人究竟是用人的什麼?

人的知識結構決定人的自我個性,企業的知識結構又是如何決定企業的自我個性呢?

首先要強調的是“企業知識結構”與“企業整體知識體系結構”並非一個概念。

企業其實也象人,每個企業都與其它企業存在不同之處,這就是所謂的個性化差異,簡稱之“企業個性”。之所以能讓客戶和市場認識到和識別出來,形成傳播性和影響力,也就是因為這個企業個性。

如:企業的品牌塑造、文化塑造都必須注重其的個性定位。另外,企業技術優勢的形成、企業的藍海戰略、經營理念、管理理念、VIS(企業視覺識別系統)、BIS(企業行為識別系統)、策略等等,無不是對企業個性的彰顯。

所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最突出因素之一就是在這“企業個性”的營造上。

那“企業個性”又究竟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以前工業化經濟時代,資本、物資、原材料主導市場。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對人的能動性的關注則越來越重要起來,人作為一種資源被抬高到戰略地位,所以“人力資源”概念被西方學者們從歷史的哲學塵埃中挖掘出來,成為時尚、流行的管理理論之一。

當進入由信息技術催生的知識經濟時代時發現,現代企業已不再只是一個經濟實體,它越來越多地形成了一個知識實體。而作為知識實體的載體,毫無疑問都必然落在企業人身上。

企業界及理論界逐步意識到企業人,特別是那些人才們是可以流動的,擅長流動,喜歡流動,漸漸形成企業的人才“流產”——人流。而且企業也希望一定的流動率以保持自己新陳代謝的新鮮血液需要,但在人才“流產”的同時又不希望企業的經營、管理或核心技術也同步“流產”。

如何來解決這個矛盾呢?

深入分析發現,“人”和“才”是可以分離的。企業更多對人才的嚮往並非某個特定的人,而是趨向他的知識、技能、技術、價值觀、綜合能力及上升到的智慧,即趨向於他的“才”。如果能保留這些,更換一個或幾個肉體凡胎對企業發展是無關緊要的。

因此,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管理理念被一些大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又奉為上典,首席知識執行官CIO職位也曾一度國際性風靡。後來經實戰檢驗發現,想當然成分偏多,CIO們基本等於無法世事,以致於無可世事。於是紛紛撤消CIO職位,著實雷聲大雨點小。

知識管理理論在當前時代,還很不成熟,仍處於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國內市場經濟、信息化環境還不發達時更顯得有些超前,很容易由“先進”成為“先烈”。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和“才”的分離理念,將有助於我們重新理解企業對人才的定義。我們來看下面一段關於企業、人才及其知識相關理念的對話:

甲:“企業用人究竟是用人的什麼?”

乙:“用人的知識……”

甲:“當一個人有知識,一個人有能力,您會選誰?”

乙:“有能力者”

甲:“人才的‘才’究竟是什麼?”

乙:“人的知識、經驗、技術、能力、水平、智慧……等等都應該是。”

甲:“在您上面說的裡面,哪個才是最關鍵的?”

乙:“智慧。”

甲:“為什麼?”

乙:“智慧包括了使用知識、經驗,整合資源,綜合能力;包括了平衡能力、水平、節律,識人、用人能力……”

甲:“一個有知識的人與一個有知識並且知識結構合理的人,您會選擇誰?”

乙:“知識結構合理的人”

甲:“為什麼?”

乙:“知識結構合理的人能力會更強更全面,且不容易出偏。”

甲:“企業這個知識體是否有知識結構?”

乙:“肯定有,天下沒有無結構的事物。”

……

這裡不難發現,如果將各類概念擺在一起,人們還是不乏清醒意識的:首先是智慧,其次是能力,再其次是知識。

哪些因素決定了企業知識結構呢?

從人的角度說,企業核心管理團隊成員即決策層的知識結構決定了企業知識結構。企業合理的知識結構是保證企業正確思維結構及正確價值判斷、正確決策的基礎!企業最終最核心的競爭力決定於企業的知識結構!

因為它決定了企業的價值評判體系、企業文化;決定了對企業骨幹們知識和經驗的選擇;決定了對企業信息數據的管理……直截了當地說,企業知識結構將決定企業的思維結構,企業的思維結構會決定企業的思維定式,決定終端決策和治理政策,從而決定企業的經營模式、戰略規劃、實施進程,最終決定企業運營的成敗!

因為企業與人一樣,無時無刻不需要決策決斷。

如何是合理的企業知識結構?

“決策層既有理論指導,又有實戰經驗,及中正的價值觀。此係保證企業正確思維結構及正確價值判斷、正確決策的基礎。”

所以說,企業與人一樣,人的知識結構會決定人的個性和心態,人的個性和心態會決定人的命運;企業知識結構亦會決定企業個性與心態,企業個性與心態必將決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導企業的長遠發展和命運!

——選自劉碩斌老師著作《融通之道》

可以購買劉老師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