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孩子秋天少生病,必须做好这三点,尤其第三点最重要

很多家长特别关心孩子秋三月怎么养生,其实这个话题,我们可以理解为“怎样在秋季有效预防熊孩子各种生病”。因为健康的前提是少生病。只有少生病,才能给身体休养生息的机会,使其慢慢强壮起来,待体质强壮后,生病的概率就会降低,从而愈发少生病,形成良性循环。孩子秋天都爱生哪些病?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1. 初秋的寒湿感冒

2. 秋分之后的凉燥咳嗽

3. 秋末的过敏性疾病

想孩子秋天少生病,必须做好这三点,尤其第三点最重要

咱们先来说一说如何预防初秋的寒湿感冒。 初秋的气候特点就是气温转凉,但湿气流连忘返,所以这一阶段寒湿感冒频发。苏叶、生姜、陈皮是这个时节,家中常备的药食。发现孩子冒雨感寒时,可以及时给他取苏叶6克,生姜2片,陈皮3克,煮水喝一喝,解表散寒、温胃化湿,能够有效帮助身体抵御寒湿之邪,预防寒湿感冒发生。如果不慎中招,不要慌,还是依旧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来解救的。除了药食的防治之外,家长还应该尽量避免孩子吃凉菜、喝冷饮,这也是为了减少中阳受损,内生湿滞,由内而外有效预防内有湿滞,外感寒湿的情况发生。

想孩子秋天少生病,必须做好这三点,尤其第三点最重要

其次,咱们再来说一说凉燥之邪导致的燥咳。在北方,等到秋分节气之后,寒凉干燥就将成为主气。燥邪在众多外邪中,知名度并不是那么高,远远不及风寒、风热、暑湿的影响力。但是燥邪可不是省油的灯,它要是发起威来,我们真的是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

燥邪伤人最容易导致咳嗽。而小朋友肝常有余肺常虚的生理特点(肝常有余易化热,肺常虚则卫气偏弱),就决定了她们特别容易在秋燥的季节中招。对于燥邪,大原则就是润。至于温润、凉润,润多少,润肺还是润肠……这些具体的实施细则,需要妈妈们跟据天气和自身孩子的体质特点进行变通。比如,当气候干燥明显时,而孩子又一向不太爱喝水,那么妈妈们可以未雨绸缪,每周给孩子煮2次蜂蜜梨水或冰糖梨水喝一喝。梨切块取300克,加入800ml清水,大火烧开,小火5分钟即可。担心梨子寒凉的妈妈们,可以在梨水中加入2片生姜,佐一下凉性即可。如果自家熊孩子特别容易上火,且已经出现了咳嗽黄黏痰的状态,那就可以取梨300克,白萝卜300克同煮,并在熬好的水中加入3克川贝粉,一同饮用。目的是用川贝帮忙,加强润肺化痰的力度。当然,对于健康的孩子来说,可以顺应秋季气候的变化,适当多喝一些滋润的汤水,比如鲜藕莲子汤、青橄榄排骨汤,都有一定的滋润清热的功效,食材平和,老少皆宜。

温馨提示:润燥只适用于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下,孩子出现了干咳无痰、少痰、黏痰的情况时,对证使用。对于那些内有湿滞,舌苔腻且痰多的孩子,是不对证的。

想孩子秋天少生病,必须做好这三点,尤其第三点最重要

最后我们来聊一聊孩子在秋天容易患过敏性疾病这件事情。进入秋天,很多孩子易患过敏性疾病,诸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等。秋季多风,风邪携带各种过敏原肆意散播;另外,深秋寒意更盛,很多孩子卫气偏弱,所以容易感受风邪,导致旧病复发;第三种原因是秋季阳气收敛,人们食欲大增,开始进补,往往容易导致食滞化热,湿热内蕴,而此时外感风邪,就容易导致过敏性皮肤疾病。针对这类疾病的预防,应当从日常起居饮食入手。在饮食上不要吃海鲜、海带、竹笋、鸡等会引起过敏的发物,少吃牛羊肉和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可适度吃一些水果、蔬菜、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等甘润的食物。生活上要有规律,睡眠充足,经常用冷水洗脸,适当做些运动。这些都可以提高我们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过敏体质。作为食疗预防,可以取防风、荆芥、苏叶各6克,炒山楂、生白扁豆各6克,乌梅2枚,装入无纺布袋,煎汤代茶饮。取其健脾化滞,解表散寒,抗过敏的功效,使身体在秋燥之时,能够内外调和,寒热平均,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