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vs西夏,兩場大戰

宋神宗元豐三年,宋朝國力有所提高,宋神宗決定大舉進攻西夏,畢其功於一役。

宋朝大軍30萬,分5路進攻,聲勢浩大。

西夏得到宋朝進攻的消息,決定採用堅壁清野的戰術。這條是戰場上非常厲害的戰法。

宋神宗vs西夏,兩場大戰

一般有幾種情況下經常會用。

  1. 敵我兵力相差懸殊,野戰交鋒會吃大虧。採用堅守之計,可以等待援軍

  2. 敵人士氣旺盛,可以靠堅壁清野來來磨對方士氣,等敵人露出破綻再與敵軍決戰

  3. 敵軍遠道進攻,尋求速戰速決。可以斷其糧道,等敵人孤軍深入,糧食難以為繼,再追擊

而這一戰中,西夏的情況幾乎是以上3種都適用。西夏一面堅壁清野,一面誘敵深入,將精銳兵力都集中到興州、靈州、夏州,同時派輕騎兵抄截對方的糧道,使宋軍陷入困境,然後尋求時機決戰。

不得不說,非常厲害,深得軍事戰術的精華。遇到這樣的敵人,是不幸的。即使是韓信、白起復生,也難以輕易獲勝。

這一戰中,由於宋朝主將缺乏謀略,五路大軍互不統屬,各自為戰,外加長途出征,糧道被截,以致於大敗。

宋神宗vs西夏,兩場大戰

宋神宗在位時還有另一場重要的對西夏的戰爭——永樂之戰。

由於宋朝將領種諤多次征討西夏卻難以取得成果,於是上書,可以在橫山山脈築造堡壘,將西夏阻擋於荒漠的西面。

宋神宗表示同意,然後就派了徐禧去查看,名為“監軍”。監軍這種東西就相當於宋朝的政委,權力很大,他代表的是皇上,是中央。之前楊家將的楊業之所以會慘敗而死,就是因為監軍出了問題,不懂軍事但是卻橫加干涉,強迫楊業出戰,以致於大敗。

這一次的徐禧,似乎並不那麼差的離譜。他到了當地之後,親自去查看了地形,然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種諤說的地方不如永樂城地勢險要。於是宋神宗就聽從了徐禧的建議,命令修繕永樂城,並且改名叫:銀州。

實際上種諤對於永樂城是不支持的,理由是:永樂雖然險峻,但無井,軍隊飲水將成為問題。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缺糧尚且能夠緩解,而缺水用不了1個星期就會玩玩。但不知道為什麼徐禧和宋神宗這邊也沒有給出明確的解決方案,就確定了防禦策略。種諤的話好像是耳旁風。

不久,西夏就出動騎兵偷襲永樂城,徐禧、李舜舉等從米脂來救援。

這個時候,西夏的兵力源源不斷的到來增援。宋將高永能看到西夏兵匆忙渡河,還沒有列成陣型,就建議進攻。兵法雲“半渡而擊”,正是這個道理,乘著敵人正在大亂之際進攻,可以取得勝勢。

但這個徐禧真是不得了,他說:“王師不鼓不成列”。我們堂堂大宋朝的正義之師,怎麼能在別人還沒有排好隊的時候偷襲對方呢?

宋神宗vs西夏,兩場大戰

他大概不知道春秋時期宋襄公的故事吧。所以說,不讀書啊,真是害死人。沒文化,真可怕!

結果西夏兵越來越多,源源不斷,宋朝的將士們越看越怕,軍心動搖。

宋將領曲珍說:現在軍心已經動搖了,不能硬拼。

徐禧怎麼會聽,於是,西夏軍隊大舉進擊,把宋朝的精銳打的大敗,並且圍住了永樂城。

這個時候永樂缺水的問題開始出現,將士們難以忍受,渴死了很多人。最終,西夏突然發動進攻,宋軍慘敗,徐禧、李瞬舉等兩千多人全部戰死。而這一戰中士兵、役卒死了二十多萬。

這兩站的慘敗,使得宋朝再無能力對西夏作戰。

好好的一個國家,好不容易復興起來的經濟,就這樣葬送掉了。宋朝並不是沒有機會打敗西夏和北方的契丹,可惜君主不得其人,用兵不得法,以致於難求一勝。

宋神宗在北宋中算得上是中上等的君主了,卻還是如此。

如果是宋太祖趙匡胤,大概能獲得勝或者平的結局。

如果是宋太宗趙光義,我想也至少能拼個平局出來。

但他們的後代就再難在軍事上有所作為了。

可惜!

但將領無能是趙匡胤的遺毒,監軍這種東西是趙光義的遺毒,又怪誰呢?

弘揚正統歷史,不寫宮闈野文。歡迎關注,我是:劉弘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