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與財務管理需要深度融合

1 目前我國的金融範疇與西方不盡相同

目前我國理論界對金融的理解和界定與西方學術界對金融的界定有著較大的差別。在傳統意義上,我國學術界所使用的金融概念一般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貨幣銀行學(Money and banking,第二部分是國際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這兩部分在國外大學都不屬於Finance(金融)的範疇,而是屬於宏觀經濟學的一部分。以致我國高校金融系的課程設置中投資學與公司財務學的內容過少,學生大量學習的仍然是屬於宏觀經濟學範疇的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這無疑對人才的培養和經濟的發展都有十分不利的影響。

金融學領域基本上包括了兩大主流—第一是投資(Investment),第二是公司財務(Corporate Finance)。投資學主要是探討金融市場和金融資產(包括股票、債券、期權和期貨)定價模式。公司財務主要是探討公司實物投資與財務運作的決策過程。

美國知名的斯蒂芬·羅斯教授在其所撰的“金融學”這一條目中明確寫到:金融學的核心是研究資本市場的運作,以及資本資產的供應和定價。對於西方金融學的內涵,香港科技大學等高校的教授認為,

金融學領域基本上包括了兩大主流—第一是投資(Investment),第二是公司財務(Corporate Finance)。投資學主要是探討金融市場和金融資產(包括股票、債券、期權和期貨)定價模式。公司財務主要是探討公司實物投資與財務運作的決策過程。著名留美金融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錢穎一教授也曾經介紹,美國的Finance包括以下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即公司金融。包括兩方面:一是公司融資,包括股權、債權結構、收購合併等;二是公司治理問題,如組織結構和激勵機制等問題。第二部分是資產定價(asset pricing),它是對證券市場裡不同金融工具和其衍生物價格的研究。這兩部分合起來就是國外所指的Finance,即金融。

因此,國內金融專業中的貨幣銀行學事實上是主流宏觀經濟學的貨幣演繹,在國際上均被歸入宏觀經濟學的研究範疇。在美國,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通常設在經濟系,而公司金融和資產定價通常設在管理(商)學院。可見在金融這一領域,國內和國外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別。

2 金融學與財務管理的深入融合才能造就真正的金融學大師與CFO

翻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學術精品自選集》可知,瞭解莫迪利亞尼、默頓·米勒、羅伯特·默頓等金融學大師的學術成就時,就會發現他們對投資學與公司財務學的掌握已經到了融會貫通的程度,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反觀我國,很多所謂的“金融學家”都是學政治經濟學或管理出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投資學與公司財務學訓練,一談到金融就是貨幣銀行、國際金融。其後果就是我國金融學者熱衷於搞政策研究,缺乏理論深度,導致我國金融學研究整體水平較低。

在現代公司中,與CEO同等重要的CFO需要的是同時精通公司外部的資本市場業務與公司內部的財務管理業務的高級人才。但是由於學科的有關知識分別屬於我國的金融專業與財務管理專業,以致我國高校無法向社會提供合格的人才。

由於歷史的原因,投資學在我國屬於金融學專業,而公司財務學在我國則屬於財務管理學專業。我國的金融學與財務管理學兩大學科專業也一直是相互隔離的。這樣就導致,一方面,財務學家極少運用公司財務理論剖析資本市場運行的機制;另一方面基金經理和金融學家又不熟悉公司財務領域的資本預算和公司戰略等。

金融與財務管理需要深度融合

實際上,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財務與金融存在著角色相互轉換的現象,使得我們更加難以區分財務和金融的區別,例如大型的(工商)企業集團成立了財務公司,財務公司本身是金融機構性質,從事的也是金融業務,但它又是工商企業集團下的理財機構,為工商企業集團財務提供服務,其財務公司的業態上就具備了工商企業和金融企業兩重性,其業務也染上了財務與金融雙重色彩。再如銀行、資產管理公司與企業之間的“債轉股”也是如此,資產管理公司向銀行接受債權時,是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把債權轉為企業股權並制定回購計劃時,無論從資產管理公司看,還是從負債企業看則屬於財務。資產管理公司則具有兩種業態的特性和進行兩種交易的角色。

因此,將金融的研究範圍界定在貨幣銀行的框架內是不符合經濟發展要求的,也不利於我國金融學科和金融人才的長遠發展。我們必須看準我國金融學發展的真正趨勢,只有對資本市場微觀層次上的投資學與公司財務學研究才是未來金融學的生命所在。

3 銀行從業人員學習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與市場體系的逐步完善、資本市場的不斷規範,金融衍生品種的不斷創新,公司財務的升級換代,金融學和財務管理學必將走向相互融合並深化,角色互換的現象也更加頻繁,這樣也會進一步強化金融市場在資金配置和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英國作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英大學會計專業通常是與金融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通稱“會計與金融”專業。而其金融會計專業的畢業生作為複合型人才,就業面很廣,就業機會相對於其他專業也多很多。

金融與財務管理需要深度融合

目前國內外很多高校的金融專業也正在朝著綜合化、多學科交融的方向發展,開設了會計與金融學院,目的就是打破傳統專業之間的藩籬,適應現代學科發展趨勢,在更大的平臺上促進交流和創新,為金融行業培養高端人才和複合型人才,創新管理體制。

因此,學習國際財務管理師課程,有助於全面提升你的綜合能力與素質,拓展你的就業範圍,打造真正的金融學大師。

金融與財務管理需要深度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