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金剛經說什麼》:第二品—善護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南懷瑾老師《金剛經說什麼》:第二品—善護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段文字,好像給我們寫了段劇本,描寫當時的現場。“時”就是當時,就是佛把飯也吃好了,腳洗好了,打坐位置也鋪好了,兩腿也盤好了,準備休息。可是我們這一位須菩提老學長,不放過他,意思是你老人家慢點休息吧! 我還有問題,代表大家提出來問。“時長老須菩提”,所謂長老,照佛學解釋“長老”的內涵,還有許多意思。總而言之,就是中文的年高德勤。前面我們提到過二百六十個字的《心經》,在《心經》裡,向佛提問題的主角是舍利子,也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金剛經》的主角則是須菩提,另如《楞嚴經》的主角是阿難,每人的問題不同,所以佛的答覆方式也不同。本經是從須菩提問問題開始的,因為他談空第一,在大眾中,在所有同學裡,他要起立發言。我們現在發言要舉個手,佛時代的規矩,是從座位上站起來。當時,大家都在坐著,須菩提站起來,“偏祖右肩”,這也是印度規矩,披著袈裝,邊膀子露出來。

在須菩提問問題時,事實上:答案就出來了,這是本經的精神不同於其他經典的地方。佛抓到這個主題,答案的兩句話也是畫龍點睛。所以禪宗祖師特別推崇這一本經,因為這一本經的經文精神特別。諸位要成佛,這兩句話已經講完了,問題與答案都在這兩句話中了。“善護念”,“善付囑”,這兩句話等於許多同學間,老師啊,怎麼做工夫呀?我現在還在練氣功啊。聽呼吸,唸佛,你好好教我啊!還有許多人去求法,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求個法來。

法可以求來嗎?有法可求嗎?這是個妄想!就是煩惱。法在哪裡?法在你心中,就是“善護念’三個字。“善護念”是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圓滿。這個主要的問題,就是《金剛經》的一隻金剛眼,也就是《金剛經》的正眼,正法眼藏。

須菩提講得很坦然,替大家發問:“云何應住?”這個心念應該如何停住在清淨、至善那個境界上?“云何降伏其心?”心裡亂七八糟,煩惱妄想怎麼能降伏下去?古今中外,凡是講修養、學聖人、學佛,碰到的都是這個問題。“云何應住”這個心住不下去。如果唸佛嘛,永遠念阿彌陀佛做不到,不能住在這個念上,一邊念阿彌陀佛,一邊心裡想明天要做什麼,哎呀,阿彌陀佛,老王還欠我十塊錢沒有收回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怎麼辦...心住不下去!你禱告上帝,上帝也不理你啊,你還是一樣的,壞念頭還是起啊! 菩薩也幫不了忙。此心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這許多的煩惱妄想,如何降伏下去?這是個大問題。

現在我們再回過來看佛說的這句話,善哉!善哉!你問得好啊,須菩提,照你剛才說的,佛要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是不是?須菩提說:是啊!我是問的這個。

他說你仔細聽著,我講給你聽,當你有求道的心,一念在求道的時候,就是這樣住了,就是這樣,這個妄念已經下去了,就好了,就是這樣嘛,保持專一的這個念頭求道求佛就護住了。這個就是定的功夫,無所住就住。

人生真正體會到事如春夢了無痕,就不需要再研究《金剛經》了。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這個心無所謂降,不需要降。煩惱的自性本來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樂,憂悲苦惱,當我們在這個位置上坐下來的時候,一切都沒有了,永遠拉不回來了。

南懷瑾老師《金剛經說什麼》:第二品—善護念,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