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茶各有味(四):紅茶

清代,是中國紅茶蓬勃發展、百花齊放的時代。據《清代通史》記載:“明末崇禎十三年紅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種茶、白毫等)始由荷蘭轉至英倫。”文中的“白毫”,是指紅茶類的芯芽,而非白毫銀針。正山小種紅茶出口歐洲,帶動的巨大的紅茶需求,刺激了桐木關周邊紅茶的興起,如閩紅、英紅、湖紅、寧紅、祁紅等。寧紅的製茶技術,在清代又影響了祁紅的發展。宜紅的誕生,是在廣東茶商的購銷出口推動下形成的,它大約產生於道光年間。


清代名茶各有味(四):紅茶


鴉片戰爭以後,英國的殖民地印度、斯里蘭卡,開始種植和製作紅茶,歐美列強刻意打壓出口市場,導致世界茶價巨幅下降,加之國內朝政腐敗,戰禍頻起,經濟蕭條,技術落後,民不聊生,茶園荒蕪,等等因素使我國的紅茶發展,由此進入了長期的蕭條萎縮期,外銷市場瀕臨絕境。到了1900年,印度逐漸取代了中國茶的霸主地位,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茶葉出口國。

滇紅的誕生較晚。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之後,國民政府為保證戰事經費的開支與補給,急需在非淪陷地開闢新的茶葉出口產區,以供應國際紅茶市場,換取外匯支撐抗戰,這便催生了滇紅的興起。1939年初,馮紹裘受命籌建雲南鳳慶茶廠,首次成功試製生產了16.7噸工夫滇紅,經香港運銷倫敦市場,質超印度、錫蘭的大葉種紅茶,創造了國際紅茶市場的價格新高。


清代名茶各有味(四):紅茶


清末,中國輝煌的紅茶出口市場,被印度、斯里蘭卡擠佔之後,造成國內紅茶市場的極度萎縮,這就為獨闢蹊徑的白茶市場,打開了市場空間。1919年的《政和縣誌》證實了這一點,據此記載:“清鹹同年間(1851~1874年)草茶最盛,均制紅茶,以銷外洋。嗣後逐漸衰落,邑人改植大白茶。”又有,“茶有種類名稱凡七:曰銀針,即大白茶芽;曰紅茶;曰綠茶;曰烏龍茶;曰白尾;曰小種;曰工夫。皆以製造後而得名,業此者有廠、戶、行、棧。”有確切的資料認為,福建政和縣在光緒十五年(1889年),開始製作銀針。福鼎縣相傳在光緒十一年製作銀針,但其外銷,卻是光緒十六年的事情。無論是政和還是福鼎,當時製作白茶的目的,都是為了出口國外,彌補紅茶滯銷形成的真空,而非內銷。可見,白茶類中的白毫銀針製作,大概形成於清代,而白茶的製作技術卻是源遠流長,可能傳承於遠古時期,也可能是明代江浙製茶技術的濫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