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大明皇帝朱常洛駕崩

在398年前的今天,1620年9月26日 (農曆九月初一),大明皇帝朱常洛駕崩。

泰昌帝是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在北京的第十二位皇帝。他是大明王朝乃至中國封建歷史朝代中在位時間最短的一位皇帝。

在我的關於明朝皇帝寫作計劃中,本沒有泰昌帝朱常洛,因為他即位後只當了一個月的皇帝就嗚呼哀哉了。甚至連泰昌新年號都無法落實。按照封建王朝年號的更替,都是依據當朝皇帝駕崩後的來年伊始為即位皇帝新年號的開始。

萬曆皇帝死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當年八月初一日朱常洛即皇帝位;九月初一日(1620年9月26日(距今398年))就暴亡;都沒有等到新年號的啟用。只好把萬曆四十八年這一年劈出三分之一即從當年的八月初至十二月底定為泰昌元年,走走過場而已。作為泰昌年號在相關史料中略有記載,但在民間卻沒有留下什麼印記。

}泰昌帝朱常洛生於萬曆十年(1582年);其母王氏曾是皇太后身邊的一個宮女(這也是導致他們母子倆後來命運多舛ǎn>的主要因素)。在其39年短暫人生中,前20年是不受萬曆皇帝待見的皇長子;後19年又是一位儲位不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皇太子,始終被裹挾在宮廷陰謀的旋渦當中。

《歷史上的今天》大明皇帝朱常洛駕崩

矛盾的焦點主要集中在鄭貴妃身上。據說鄭貴妃容顏美貌,有些文化薰陶,且聰明機警,頗受萬曆皇帝寵愛,而且這種寵愛貫穿於萬曆朝始終。她為萬曆皇帝生了兩個孩子,其中就包括皇三子朱常洵,其最為萬曆帝喜愛。愛屋及烏,加之鄭貴妃不斷地攛掇(cuān duō),使萬曆帝在內心深處也希望朱常洵繼承皇位,致使正常的立儲問題久拖不決。出於對祖制和封建綱常倫理的維護,不少朝中大臣們紛紛上疏諫言,要求儘快確立皇長子朱常洛的太子地位。這種時斷時續的拉鋸戰直到萬曆二十九年才勉強見分曉,朱常洛被正式立為太子。但朱常洵並未因此而立即離京就藩,而是拖了很長一段時期才離京。

朱常洛雖然當上了太子,但卻在危機四伏中生活著。他出閣接受講學教育較晚,且二十一歲才成婚,這在明代皇帝中可稱得上是晚婚了。萬曆三十九年,已經有了五個孩子(其中包括明朝的最後兩個皇帝——天啟帝朱由校、崇禎帝朱由檢兄弟倆)的朱常洛早已移居紫禁城內的慈慶宮。雖貴為太子,但為其安排的侍衛卻很少,且防衛鬆弛,門庭冷落。因此在這裡發生了一起撲朔迷離的“梃擊案”。

萬曆四十三年初夏的一個黃昏,有一陌生之人隨一太監衝進皇宮厚載門(此處距太子居住的慈慶宮很近),手持硬木棒,先打傷守門的老太監,而後徑直奔向前殿。幸被及時聞訊趕來的數名太監合力將其拿下。事後有種種確鑿證據顯示,梃擊案的發生是由鄭貴妃指使其心腹太監龐保、劉成一手策劃。

《歷史上的今天》大明皇帝朱常洛駕崩

此事鬧大,被萬曆皇帝知曉後立即派人提審。歷經巡視皇城御史劉廷元(相當於國家監察部門的中高級官員;此人是鄭貴妃派系中人)初審;刑部郎中胡士相(正五品官職)等人的二審復三審,內中盤根錯節的案情已然明晰。礙於鄭貴妃與萬曆帝這層極特殊的關係,太子朱常洛針對此案的發生和朝中大臣們的議論,對父皇說到:“似此(指兇手張差)瘋癲之人,決了便罷,不必株連”;“我父子何等親愛!外廷有許多議論,爾輩為無君之臣,使我為不孝之子”。他這一番話可謂揣著明白使糊塗,用心良苦,委曲求全。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朱常洛本性中的優柔寡斷與膽小懦弱。

梃擊案的最終處理結果是:鄭貴妃及其外戚安然無恙;將兇手張差凌遲處死;兩個替死鬼太監龐保、劉成也被卸磨殺驢而秘密處死。

朱常洛即位後儘管只做了一個月的皇帝,但也還是做了些好事的:他把父皇萬曆皇帝生前大肆斂到宮中的數以百萬計的銀兩(稱為內帑ǎng>)從中分兩次共取出160萬兩,用來賞賜在遼東及北方的前線將士;下令撤回萬曆末年曾引起官怨民憤的礦監與稅監(他們都是由皇帝派到地方的太監,這些人扯大旗做虎皮亂設苛捐雜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召回了一些在萬曆朝因上疏言事而遭處罰外放的大臣。

《歷史上的今天》大明皇帝朱常洛駕崩

在寫前面有關大明皇帝的文章時就曾講到,明朝皇帝絕大部分都好色成性,併為此掏空了身子。泰昌帝朱常洛也不例外。那位在萬曆皇帝生前十分受寵的鄭貴妃曾經多次欲致朱常洛於死命,如今新皇登基,生怕遭怪罪和報復的她,行盡阿諛逢迎之能事,向泰昌帝頻繁進獻美女,數量達8位之多。這些美女各個貌若天仙、風姿綽約;人人能彈會唱,勾魂攝魄。喜愛美色的朱常洛欣然受納,夜夜縱樂。本來就因為多年來遭算計、打擊、迫害而長期在謹小慎微、鬱鬱寡歡狀態下生活的朱常洛,身體健康狀態已經受到影響。如今面對臨朝主政、百廢待興的局面,他白天勞心傷神,夜晚縱樂傷精。不消一月就聖容憔悴、聖體衰竭。

《歷史上的今天》大明皇帝朱常洛駕崩

先是由司禮監秉筆太監(內宮太監中的最高級別)、兼掌御藥房太監崔文升(此人曾是鄭貴妃的親信太監,居然還受到朱常洛的提拔可見新皇帝良莠不辯、缺乏心計)向新皇帝進“攻積導滯、瀉火解毒”的大黃類藥物,致使朱常洛一晝夜瀉肚三四十次;繼而又有鴻臚寺丞(是掌管朝會、賓客、吉凶儀禮等事務的官員)李可灼欲進獻所謂仙丹。大臣們豈敢做主?但朱常洛自知命在旦夕,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試服之。此藥呈紅色,由婦人經血、秋石(童子尿)、人乳、辰砂等調治而成(嘉靖皇帝曾經服用過此類藥丸),藥性屬熱。

上述兩種藥物一寒一熱、一瀉一補,不消十五日就將新皇帝折騰死了。由於在位時間太短,而死的時間太快,哪有建陵寢的工夫?幸虧有一個現成的廢棄了的陵寢閒置了160多年未用。這就是曾經的景泰皇帝生前為自己建造的壽陵,由於其死後被其兄正統(後改年號天順)皇帝廢了帝號、貶為戾王后屈葬於北京西郊的金山腳下而無權享受曾經為自己建造的帝陵。這下倒好,歪打正著,成了短命的泰昌帝的壽陵。經過簡單的修葺後,朱常洛就長眠於此了。

泰昌帝朱常洛於1620年病逝;享年39歲;廟號光宗;諡號貞皇帝;陵寢名稱為慶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