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澳洲研究型硕博:理工科学生如何套磁?

“我的博士‘套磁’邮件怎么都没有老师回复?”

“我发了同系的两个导师,导师都积极回复我了,我该怎么办?”

“我该如何向导师提奖学金的事情呢?”

……

套磁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聊天过程,

你真的会和导师好好“聊天”吗?

在留学过程中,套磁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和教授的联系,加上专业的咨询,可以筛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定位自己最适合的专业和方向,减少申请的盲目性,同时提高申请的准确度,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什么样的人适合套磁?

“套磁”当然人人都可以做,但是效果不会都一样,特定的专业/背景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般来说,理工科学生“套磁”意义最大,尤其是要做项目的,进实验室的。

而文科“套磁”比较起来重要性就没有那么大。另外由于学业时间和内容的限制,本科生“套磁”的效果就没有研究生强。因为后者已经有确定的方向和实践的经验,和探讨起来顺畅得多,成功几率非常大;而前者只能把握专业的大体内容,表达某方面的兴趣以及表现自己的潜力。

申请澳洲研究型硕博:理工科学生如何套磁?

跟谁套?

学校里的教授分为以下几种:

1.Professor 教授: 年纪一般比较大,经历的套磁信也是多如牛毛,而且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招生习惯,一般如果他对你感兴趣的话,一天之内就会回信,在这种情况下,你希望很大。如果他迟迟不回的话,就代表你基本没有戏了,干脆的很。

2.Associate Professor 副教授: 处世灵活,要求又高,当然这类型的教授水平也是很高的,招生也会多一些,因为急着晋升到professor,干活自然也会push一点。所以套磁这种导师,会比较容易出成果。

3.Assistant Professor 助理教授: 助理教授一般都有启动资金,需要人干活,而且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招生习惯,所以套助理教授成功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

4.Affiliated Professor, Emeritus Professor, Adjunct Professor. 这些老师基本不招生了或者不在本校招生,不用关注。

申请澳洲研究型硕博:理工科学生如何套磁?

如何套磁?

首先,要准备一份英文的个人简历。

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一下师兄师姐的模板。在文章上面,即便是Under Review的也可以标注一下放进去。

关于简历的制作,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就是,尽量控制在一页以内。简洁很重要,让外导可以快速了解你并对你产生兴趣,而一旦他对你产生了兴趣,就自然会进一步跟你联系的。

接着,要锁定套磁对象。翻出你看过的所有高水平论文,把同一作者的论文归一下类,深入研究一下比较厉害作者的具体研究方向、工作单位以及联系方式。

最后,就是准备了。先草拟一份套磁邮件模板,包括自我介绍,研究方向以及兴趣点。对于变动部分,就根据每个外导的特色进行撰写,当然都是先要夸一下对方,然后再说自己有多么想进入他的团队诸如此类的话。这种邮件一定要多发,说得不好听就是“遍地撒网,重点捞鱼”。

申请澳洲研究型硕博:理工科学生如何套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