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张良16世孙 因灭东吴而成名相 却因拆散名剑龙泉和太阿而惨死

(说历史的女人——第403期)今天小编给大家说一位传奇人物,他是西汉留侯张良的16世孙,也是唐朝名相、诗人张九龄的14世祖

,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他简直学富30车!被誉为有王佐之才,曾为策划灭亡东吴而成为一代名相,但后来却因为拆散千古名剑龙泉、太阿而遭横祸惨死,全家被杀,实在可惜!那么此人究竟是谁?有什么传奇之处?欲知详情,本回分解。

他是张良16世孙 因灭东吴而成名相 却因拆散名剑龙泉和太阿而惨死

此公不是旁人,他就是横跨三国曹魏和西晋两朝的名臣张华。张华(232—300),这名字有点现代味,可他却不是现代人,而是位古人。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他少年时孤苦贫寒,靠给别人放羊来养活自己。可他读书刻苦,天赋异禀,尤其是记忆力超强,这使他早早就成了满腹才学的人。张华满腹才学不为人知,但他并不着急,而是很注意修养身心,言行谨慎,而且器量宽阔,有胆有识,喜欢见义勇为,扶弱济贫。

张华后来写了一篇文章《鹪鹩赋》,这可不是写鸟玩,而是通过对鸟雀的褒贬,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当时的名士阮籍看到这篇赋后,感叹道:“此人有王佐之才也!”也就是说张华可以当皇帝的左膀右臂了。张华从此名声鹊起。他被人推荐给曹魏朝廷,任太常博士,后又被卢钦推荐给权臣司马昭,转任河南尹丞。不久,又迁为长史,兼任中书郎。张华对于朝政所发表的意见以及所上的奏章,大多都被采纳施行。他年纪轻轻,在三国时的政坛已经是锋芒毕现。

公元265年,司马炎受魏元帝禅让,建立西晋,拜张华为黄门侍郎。由于张华的记忆力极强,而且学识渊博,对天下古今的事物了如指掌,所以很受晋武帝司马炎赏识。武帝曾向张华询问汉朝宫室制度及建章宫千门万户的情况,张华都应对如流,他又在地上画出图样,让旁听的人都瞠目结舌。武帝自己也深敬其才,时人

把张华比作是春秋时郑国的良相子产。数年后,张华又被拜为中书令,后来又加官散骑常侍。

不过张华对西晋最大的功勋就是征伐东吴,统一中国了。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刘备、孙权各自建国,魏蜀吴对阵数十年之久,相互征杀,民怨沸腾。直到公元265年,三国归晋,才天下稍安。不过当时天下并未统一,蜀汉先亡,曹魏被司马氏交接,不亡而亡,但东吴尚在江东割据一方。然司马氏自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之后,似乎一代不如一代,司马炎建晋称帝以后,以为天下已在掌中,万事大吉了,就整日纵情声色,安享富贵了。这时做为朝中重臣的张华显得颇为不安。

张华曾多次给司马炎建言,时不我待,赶紧趁早解决掉东吴,统一天下。可皇帝置若罔闻。张华也跟重臣羊祜多次密谋伐吴之事。当时羊祜做为朝中重臣坐守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他可没有闲着,经常操练兵马,贮备伐吴之事。羊祜数次上书司马炎,均遭皇帝否决。后羊祜去世,死前,他把大事托付给镇南大将军杜预。

这日晋武帝司马炎正跟张华下围棋。这位皇帝不喜欢马上打仗,倒是挺喜欢在棋盘上打斗。二人棋战正酣之时,从外面传了一封来自襄阳的急奏。司马炎随便瞟了一眼就扔给张华了,自己接着纸上谈兵。张华接过一看,是大将军杜预的奏折,仍然说的是要趁机伐吴,“自今秋以来,伐吴之势已明,若即刻兴师,绝无倾败之虑!如不及早动手,那就难以成事了!”于是张华哗地一声掀掉棋盘,激动地说:“陛下大喜!”司马炎懵了,都忘了张华的犯上举动了。这小子敢把皇帝的棋盘掀了,活腻了不是?

他是张良16世孙 因灭东吴而成名相 却因拆散名剑龙泉和太阿而惨死

张华豁出去了,装作激动的要死的样子,说,“陛下,伐吴之机终于成熟了,现在出兵,可一举成功,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于是司马炎不得不让他说下去。张华给他陈明各项理由。他说:“陛下,杜将军所言甚是!目前敌我相比,成败之势一自了然。陛下英明神武,我朝国泰民安兵精粮足,一旦兴师,我军定能全力以赴。而反观东吴,自陆抗病故后,其四子陆景、陆晏、陆机、陆云分领军事,但此四人均无带兵作战的经验,如今的吴主孙皓则荒淫暴虐,更加肆无忌惮地滥杀大臣,国内民怨鼎沸。所以乘势发兵定能一举拿下东吴!若等这个糊涂的孙浩死了,东吴另立明君,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也是羊太傅(羊枯)的遗言,臣以为陛下决不会坐失良机的!”

司马炎终于被张华的一番慷慨陈词所征服,于是说,“太爽了!卿言正合吾意,朕意已决,立马出兵,踏平东吴!”公元279年,西晋大举伐吴,武帝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负责策划及运输粮草,张华又与武帝一起制定作战计划。结果,腐败的东吴不堪一击,晋军一战而胜。东吴终于被灭,晋朝在东汉之后再次统一天下。

张华在伐吴中功勋卓著,从此在朝中的地位更加显赫。但他也因此而造人嫉妒,被调出京师,而一度出镇幽州,不过在幽州他也政绩卓然。张华都督幽州诸军事,又兼任安北将军等。他在任内招抚接纳新归附的人,各族百姓都感念他的恩德,像马韩、新弥等依山傍海,远离幽州、历代都不曾归附的二十多个小国家,都遣使朝贡。当时幽州遥远的少数民族臣服,边疆安宁,粮食连年丰收,兵马强壮。

张华之后入朝任太常。晋惠帝继位后,又累官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等职。但由于晋惠帝懦弱无能,致使残暴的皇后贾南风专权,眼看朝廷岌岌可危。这时张华在众人的推举下得到重用,总摄朝政。他尽忠国事,辅佐朝政,弥补缺漏,尽管在贾后残暴肆虐的时候,但天下仍然安定,这都是张华的功劳。张华怕贾后亲族势力强盛酿成灾祸,于是创作了《女史箴》一文来劝谏。此文后来被东晋大画家顾恺之配以12副插图流传于世,而这幅《女史箴图》更是成了中国十大名画之一。贾皇后尽管性格凶暴嫉妒,但还是敬重张华。几年后,朝廷追论张华前后的功勋,晋封他的爵位为壮武郡公。张华推让十几次,惠帝下诏敦促开导,张华这才接受。

张华特别善于发现人才提拔人才。后来被称为东晋第一名将的陶侃就是张华提拔的。由于张华在文学上的巨大影响,他还扶持了许多文坛新秀。比如当时的陆机、陆云、左思、陈寿、潘岳等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他的门生,得到过他的推举。左思因年少无名,他写出《三都赋》时无人买账,张华看后大为欣赏,于是向大众隆重推荐,此文迅速传播,直接造成当时的纸张涨价,“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此诞生。

陆机陆云兄弟因东吴亡国而以俘虏的身份来到洛阳,但他们二人自持才高,不把张华放在眼里,但张华找他们谈话后,二人大惊,深服其才,于是拜在张华门下。张华也对二陆的才华很赏识,于是也向文坛隆重推荐,二人之名大盛。还有《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被张华器重,被举为孝廉,任佐著作郎,从而成就一部辉煌的史学著作《三国志》。

他是张良16世孙 因灭东吴而成名相 却因拆散名剑龙泉和太阿而惨死

当然张华自己的文学才华也是杠杠的,可以说是当世第一。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其作品多有“侠骨柔肠”,可谓诗如其人。《文心雕龙》称其文章“奕奕清畅,其《鹪鹩》寓意,即韩非之《说难》也”。《晋诗》收录有其三十多首诗。张华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博物志》共十卷,分类记载了山川地理、飞禽走兽、人物传记、神话古史、神仙方术等。为继《山海经》后,中国又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填补了中国自古无博物类书籍的空白。并且张华还是中国志怪小说的开山祖,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博学多才的张华藏书十分丰富,曾经搬家,光书就拉了三十车。简直是学富三十车了!他去世后,家无余财,只有文史书籍满架盈箱,且多珍善之本。他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当世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张华还是为大书法家,有《得书贴》《闻时帖》等作品传世。张华无论是在政坛,还是文坛,以及学界,都当之无愧的西晋第一。

但就是这位声名显赫的人物最后却死于非命。大家知道,西晋后来爆发了有名的八王之乱,张华即在此乱中被冤杀。不过在民间,关于张华的死有许多版本,最著名的就是

他拆散了史上赫赫有名的神剑龙泉剑和太阿剑。龙泉剑和太阿剑本是一对雌雄剑,谁拆开了他就必然会带来杀身之祸,即便连才高八斗、位极人臣的张华也不能例外。

话说当初吴国还未灭亡时,天上的斗星与牛星之间常有紫气,相信道术的人都认为这是象征吴国正强大,不可征伐,司马炎和朝中的一些大臣当初也是这么认为的,可只有张华不以为然。后来在张华的策划下,吴国被灭,天上的紫气更加明显。张华听说豫章人雷焕精通天象,就邀请雷焕来判断吉凶。二人登楼仰观天象,雷焕说:“我观察很久了,斗星牛星之间,有非常不一般的气息。”张华说问这是什么征兆,雷焕说是宝剑的精气上贯于天。张华说:“你说得对。我少年时,有个相面的说,我年过六十,会位登三公,并当得到一把珍稀的宝剑佩带。这话大概是会应验的。”因而又问剑在哪里。雷焕说在豫章的丰城。

他是张良16世孙 因灭东吴而成名相 却因拆散名剑龙泉和太阿而惨死

于是张华就把雷焕调到丰城做官,让他找剑。雷焕到丰城后,挖掘监狱屋基,下挖四丈多时,发现一个石匣,发出异样的光彩,匣中有两把剑,剑上都刻有字,一名龙泉,一名太阿。这天晚上,斗牛之间的紫气也消失了。雷焕派人送其中的一把龙泉剑给张华,留一把太阿剑自己佩用。张华得到龙泉剑后爱不释手,大为喜悦,但他经过仔细研究,发现龙泉剑是把雄剑,就像干将、莫邪剑一样,它肯定还有一把配对的雌剑,即太阿剑。于是给雷焕写信问此事,说为什么太阿剑没有送来。可雷焕并没有把太阿剑再送给张华。稀世珍品,谁不喜欢呢?

他是张良16世孙 因灭东吴而成名相 却因拆散名剑龙泉和太阿而惨死

就这样,张华得到了一柄神剑,但也拆散了这一对宝剑,终于招来杀身之祸。在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起兵造反,诛杀恶后贾南风,由于此前张华也曾得罪司马伦,所以司马伦也把张华以反贼名义抓捕,张华被杀害,并灭三族。不过一年后,司马伦被杀,张华即被朝廷平反,恢复名誉。张华被杀时,幸亏有孙子侥幸逃走,才保了一脉。不过张华的后代还是很争气,多有名人出现。比如五世孙张次惠,在刘宋时官至濮阳太守。六世孙张穆之,官至交州刺史。十四世孙即张九龄,唐玄宗时名相和著名诗人。

他是张良16世孙 因灭东吴而成名相 却因拆散名剑龙泉和太阿而惨死

话说张华被杀后,龙泉剑也被掠走,下落不明。那个留下太阿剑的雷焕去世后,太阿剑传给了他儿子雷华。雷华任州从事,一次带剑经过延平津时,太阿剑忽从腰间飞出,嗖的一声跳入旁边的河中。雷华让人下水找剑,一直找不到。却见到两条龙各长数丈,盘绕在水中,龙身上有花纹,寻剑的人惊惧之下连忙离开。不一会儿,水中波浪大作,双龙升天而去。这件事被记在《晋书》里,被后人津津乐道。看来,剑也是有生命的,既然是一对雌雄剑,就不应该被强行分开,谁要违背它,终究会得到报复。并且,这一对雌雄剑终归还要在一起相守的。(文/冰岛啖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