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有人說,順德人有兩樣功夫,

一是善拳術,一是廚藝,

有了這兩樣,走到天下哪裡都不怕。

功夫的至高境界,

控制雙手的早已不是眼睛,

而是內心對食材的感受。

令人讚歎的刀工並不只為炫技,

在廚師之鄉,每一位令人尊敬的工匠,

都需要經過漫長的歷練。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順德廚藝,文化的瑰寶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曾經有人把順德美食說成是粵菜烹飪的“豪放派”,可能他只看到一些表面現象:能燒(烤)制重達120千克的大燒豬,能蒸制約50千克重的均安整豬,又或者農村烹飪服務隊能操辦1000多席/次的鄉飲盛宴,那些鄉村大廚揮舞大鐵鏟,在一口口直徑1米的鐵鍋裡,奮力翻炒滿滿的菜餚……應當說,以上這些,也是獨樹一幟的廚藝。但概括而言,或從根本上說,順德廚藝就是“精”“巧”二字。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長期以來,作為鳳城廚師群眾基礎的“魚塘公”(養魚農民)不僅能切“輕可吹起,薄如蟬翼”的魚片,而且“天下最會烹魚”(美食散文家沈宏非語),他們的燜魚絕活被命名為“魚塘公燜魚”。清末民初及20世紀30年代前後,順德媽姐,或稱“順德廚娘”作為中國最早的“家政助理”,利用主人豐厚的財力,精心煲燉老火靚湯,細緻入微地製作家鄉菜點,成為廣東婦女精通烹飪的楷模、廣州西關美食的製作者、順德飲食文化的傳播者。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據有關史料記載,順德媽姐創制了魚羹、魚腐、荷香冬瓜卷、炒水蛇絲、水蛇肉餅、榴 燉雞等精細菜式和中山杏仁餅、小鳳餅(雞仔餅)等小吃。她們講究蒸魚前先弄熱蒸器,在瓷碟橫放蔥條,讓碟與魚體之間有空隙,以利熱的蒸汽運行,使魚受熱均勻。

她們認為,魚脊骨還有一點點未熟而將熟時,則魚肉最嫩滑。而當今賢惠的順德婦女繼承了媽姐們精通烹飪的傳統。至於鳳城廚師,廚藝自然更加精湛。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2004年,“順德——中國廚師之鄉”考察認證組專家一致認定,鳳城廚師擁有三大烹飪絕技:一是擅長烹製河鮮和水產品;二是擅長烹製奶製品,創制了炒牛奶、雙皮奶、炸牛奶和鍋貼奶等,他們烹製的奶製品菜,已成為中餐烹調技法的代表菜而列入教材;三是擅長小炒,順德的小炒菜餚十分豐富,隨炒隨賣,鑊氣足,味道好,深受大眾喜愛,在粵菜大系裡享有“單列”的殊榮。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食不厭精

▼妙在家常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順德廚藝還以鮮明的個性特色蜚聲嶺南。比如 “南烹”,是對先民南越人雜食遺風的承傳(例如煎焗鼠脯),正如中山大學教授司徒尚紀先生在《廣東文化地理》中所說,順德“當地風俗文化有很多特殊性,都與南越有關”。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中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指出:“順德菜是正宗粵菜,對‘食在廣州’起了推動作用,應當引起重視,讓一代名廚充分展示才藝,並且總結經驗。”康教授還提醒,順德廚藝是順德十分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點很多人並未關注。的確,順德廚藝是順德文化中的瑰寶,粵菜烹技的精華,具有極大的研究、開發、推廣價值。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全民皆廚,食風熾盛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在廣東,“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這句名言可謂家喻戶曉,這無疑向世人宣稱順德是廣東著名烹飪之鄉,粵廚搖籃。事實的確如此。人們一般稱呼順德名廚為“鳳城廚師”。“鳳城廚師”在廣東乃至全國、東南亞都是塊響噹噹的金字招牌。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如果把“鳳城廚師”比作寶塔塔尖,那麼,其塔基無疑就是烹技不俗的家庭主婦、善烹好煮的魚塘公(養魚專業戶)和隨便找幾個都能炒兩碟噴香小菜的普通順德人。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順德的家庭主婦,即使是最不顯眼的普通鄉間女子,只要她袖子一捋都能動手做一兩桌讓人咂舌舒眉、餘味縈魂的好菜。不少順德大廚更屢屢聲稱自己的烹飪絕技其實都私授於家中母親,他們甚至把自己的菜稱為“阿媽菜”。據順德籍香港美食家唯靈先生說,順德名菜“四杯雞”就是由順德女子妙手創制的。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筆者曾在大良金榜社區一條尋常巷陌中訪問過一位徐姓家庭主婦。她對烹飪原理的認識,對烹調訣竅的把握不亞於職業廚師,談起做菜來更“一發不可收”。她的拿手家常菜有鹽焗雞、豉油雞、蜜糖雞、六味會長魚、白瓜生炒黃鱔酸、海味瓜、煸禾蟲、雞蛋蒸魚腸等。她說:

製鹽焗雞,雞開背後刀口向上放,焗熟的雞焦香濃郁;刀口向下放,焗熟的雞則嫩滑,皆因受熱不同之故。

黃鱔先要餓養兩天,別忘了往水裡放兩片生薑,催促黃鱔吐盡腹中汙穢,尤其是極腥的蚯蚓。炒黃鱔沒放醬油和陳皮絲就算不得及格。

燜海味瓜,用不起眼的“老身”“初出節瓜仔”最好,大腳趾般大小,先用絲瓜絡擦去細毛,千萬記住保留皮青,大的一分為二,小的原條照用,走油後放入魷魚仔、蝦米、冬菇同燜,燜熟後勾一個薄芡,節瓜熗爽,海味味鮮。

燜節瓜用醬油必酸。“豉油雞”有醬油兌水多與少的兩種製法……

操辦幾桌家庭宴席,對她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這位徐大嬸可謂是順德民間女性擅長烹飪的代表。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順德食客舍得把許多心思和智慧花到精製“捻手小菜”上。順德傳統名菜掛爐、燒筍尾(紅燒大腸頭),創新名菜市長鵝,皆出自民間食家之手。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赫赫有名的市長鵝

口感香滑,味道甘美

曾擔任過順德、新會、高明、佛山等縣、市領導職務的歐陽洪先生,就是民間烹飪高手的代表。他經常在工作之餘琢磨美食,尋找深藏民間的美味小菜,深研粵菜烹技,更別出心裁地運用甘草引味,妙製出一款香滑甘美的燜鵝,此菜遂被美稱為“市長鵝”,至今仍廣為流傳。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學校·勤學苦練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寒假,王正亞在家裡苦練。每天至少要切掉300條黃瓜,手上功夫進步飛快,但他並沒有就此停歇。食材的質地不同,下刀的力度也不同,必須反覆練習,才能諳熟於心。

這群年輕人剛剛邁出第一步,他們是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烹飪專業的學生。在學校,除了理論知識,師徒間的口傳心授以更為系統和科學的方式完成。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蓑衣黃瓜是他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關,這也是一名專業廚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每一刀都要兼顧角度、深度以及移動的速度,兩根黃瓜,總共240刀,要做到刀刀深淺一致,厚薄均勻。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展示成果的時刻到了。合格的蓑衣黃瓜,兩刀間距僅2毫米,拉開後長度延展一倍而不斷裂。王正亞最先完成,但結果卻除了他,其他同學都符合標準,老師宣佈王正亞下學期要進行補考。王正亞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廚師,他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家裡·薪火相傳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除了學校,更多的傳承是在家裡。

葉松柏今天要把自己的拿手菜傳授給女兒。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14歲的葉苑馨第一次接過父親手中的刀,鯪魚去骨,切薄片,再細細斬成魚蓉;反覆摔打,直到起膠。要獲得彈牙的口感,需要用力摔打近200次,而這隻完成了第一步。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苦瓜和辣椒去瓤,魚蓉作餡放在中間,當地叫“釀”。小火油煎,苦瓜青椒爽脆,鯪魚蓉外酥裡嫩。煎釀,不僅讓菜餚口感豐富,更平衡了蔬菜與肉類的營養。

釀菜的極致要數釀鯪魚。完整撕開薄可透光的魚皮,不容一絲破損。取出魚肉,去骨後剁成魚蓉;火腿、香菇、馬蹄、熟花生米切碎,再加入粉絲吸收多餘水分;手工摔打,讓魚肉的骨骼肌凝結成網格狀態,獲得更好的彈性。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加工後的餡料釀回魚皮中,鯪魚脫胎換骨,神奇“復原”。魚骨湯慢火燜燉,在熱力催動下,各種氨基酸互相滲透交融,造就釀鯪魚鮮甜嫩滑的醇厚滋味。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順德有8000多家餐飲企業,約有8萬名廚師,平均每30個人裡就有一位職業廚師。無數人像王正亞一樣,需要經過嚴苛的訓練。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PK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他們憑著一身廚藝行走江湖,將順德美食帶向各地,樹立粵菜的典範。紅案、白案、刀工、火候,都是一輩子的功夫,除了手藝,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用心表達自己對食物的理解和尊重。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文章素材來源丨順德區旅遊局、佛山電視臺順德分臺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今日話題:你會做飯嗎?來分享一道你的拿手菜吧

尋味順德丨兩種功夫闖天下,順德名廚是怎樣煉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