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孔子在历史上的身份不但是“先师”,而且是“素王”,其世俗功业虽不及建立道统的影响大,但也不可忽视。今天是至圣先师2568年诞辰,本文主要说说孔子究竟有多牛,而这种世俗功利方面的牛,孔子其实根本不care。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孔子像

如果从世俗功利的角度来看,换到今天,孔子会有哪些身份?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官二代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孔子的祖上出于殷商王室。

周朝消灭商朝后,封殷商王族微子启于宋,建立宋国,孔子祖上由殷商王室变为宋国公室。

西周后期,孔子先祖弗父何从公室中分出,为宋国之卿,由诸侯之族转为公卿之族。弗父何及曾孙正考父,都是宋国名臣。

春秋早期,宋国内乱,孔子先祖孔父嘉被华父督所杀,宋国华氏始强。孔父嘉曾孙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奔鲁国,世为鲁国大夫。

孔子之父叔梁纥是鲁国大夫,也是当时著名猛将,偪阳之战中曾经手托千斤闸,扬名诸侯。

所以,孔子其实是官二代、官N代。但是很可惜,孔子是世代的贵族,行事有自一套规范,而早死的叔梁纥也不是什么贪官,不会转移资产到齐国银行,孔子并不像他们想象中那样炫富斗狠,左拥右抱。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周润发饰演的孔子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职场精英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孔子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不得不出仕养家。

春秋时代的高官和政务官被大贵族垄断,中下级官吏多为国家和大贵族管理具体的事务,可以视为被雇佣了领薪水的职员,他们的圈子职场性质比官场性质要大。

就是在职场上,孔子也混得不错,能胜任会计、牧业管理等多个岗位,而且肯定做出了一点名声,才能为齐、鲁国君(CEO)所知,今后设帐收徒时,才能来那么多人。

另外,孔子主动完善职业技能,对与职业有关的农业、园艺也颇有研究,否则后来樊迟也不会问他园圃之事,虽然孔子自称不如老农、老圃,但那一是自谦,二是不大感兴趣,并不是不会。

孔子自己就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后来孔子担任鲁国中都宰,一年之内使中都大治,在中下级官吏的业务范围内不愧是能吏,后来在高级官员任上又不愧为名臣。

这样的职员,无论在哪个老板手下都是人见人爱,在鸡汤文里更是典型的职场精英、成功人士、人生赢家,等等等等……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高官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孔子中年以后,声望大增,其时鲁国政局动荡,孔子因缘际会成为鲁国高官。

春秋时代,鲁国国政长期被鲁桓公的子孙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把持,史称三桓。但到孔子时代,三桓也日益脱离实际政务,权力被家臣把持,进入“陪臣执国命”的时代。

季孙氏的家臣阳虎作乱后,三桓意识到跟国君的矛盾已经让位于跟家臣的矛盾,有意与国君联盟以自保,于是季桓子默许了鲁定公起用一向主张强化公室权力的孔子。

孔子一年内从中都宰到小司空到大司寇,并且暂代宰相执政(摄相事),完成了坐火箭式的官场三级跳。

其官阶换算到现在相当于鲁国最高院院长兼国务院总理,鲁国是当时的中等强国,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一个省,所以孔子官职最高时几乎做到了一省长官。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名臣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孔子主持鲁国国政后,开始了隳三都的大手笔政改,尽显名臣风范。

三桓各有一个老巢,叔孙氏有郈邑,季孙氏有费(bì)邑,孟孙氏有成邑,即所谓三都,但这时都被家臣把持。

孔子趁势向国君提出隳三都,即建议毁坏三都的城墙的建议,国君自然可以借此收权,三桓也可以摆脱被家臣控制的尴尬局面,于是与鲁定公和孔子达成一致,支持堕三都。

孔子这一条计策,实现政治理想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具备切实的可操作性,可见孔子实是政治操盘的高手,绝非后世腐儒可比。

而隳三都的计划,在实施中也进展顺利,几乎成功。

叔孙氏的郈邑曾被齐国夺取,这时归还不久,还没有任命宰官,轻松的拆掉了。季孙氏的费邑,宰官公山不狃叛乱,被孔子平定,费邑也被拆掉。然而在孟孙氏的成邑那里遭遇了挫折。

成邑的宰官公敛处父较得孟孙氏信任,这时提醒孟懿子,拆了老巢孟孙氏就没有保障了,而且齐国部队没有成邑阻挡可以长驱直入到鲁国都城,于是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鲁国的大军攻打成邑失败。

季孙氏、叔孙氏也回过味来,而齐国忌惮鲁国公室复振实力增强,也开始搞小动作,鲁定公收回一定权力,也是小富即安,于是孔子的堕三都政策至此终结。

虽然堕三都最终失败了,但孔子在此过程中体现的谋略、眼光、操作,纵不及当时第一流的大政治家,也是相当的出众。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儒将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隳三都过程中,费邑宰官公山不狃先发制人,奇袭鲁国国都,鲁定公和季桓子措手不及,被费邑的部队包围,情势十分危急。孔子指挥申句须、乐颀奇袭公山不狃,大破费军,救出国君。

孔子虽然在卫灵公、孔文子等人的面前一再自称“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但其实深通军事,对军事常有卓越见解,如“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等等,都足以垂范后世。

而且他还把军事技能传授给弟子,孔门弟子冉求在郎之战中大破齐军,自称军旅之事“学之于孔子”,“杀妻求将”、“变法强国”的战神吴起,先后求学于孔门弟子曾参、子夏,说起来也是孔门的再传弟子。

孔子之所以给我们留下不通军旅的印象,是因为他深明战争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动隐藏自己的军事才能。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外交家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春秋时代,晋楚争霸是主旋律,但到后期,把持晋国国政的六卿内斗,使晋国陷入衰落,齐国开始挑战晋国霸权,拉拢晋国的盟国鲁、卫等国。孔子相鲁期间,齐鲁为此举行了夹谷会盟。

此次会盟,孔子软硬兼施,折冲樽俎,尽显外交才能。

首先,孔子预料齐国作为大国,会要炫耀兵威,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力主带上军队。齐国果然派莱夷士兵劫持鲁定公,因鲁国有备,没有成功。

仪式上,齐国又让侏儒上来演滑稽戏,这在庄重的会盟上是非常失礼的行为,而且带有侮辱的性质,孔子当机立断,斩杀侏儒,又一次挫败齐国的计策。

会盟结束时,齐国临时加了一个条款,规定齐国出兵,鲁国要出兵车三百乘助战,这时如果硬顶会过于得罪齐国,但低调接受又会让齐国予取予求,于是孔子放软身段,提出以齐国归还汶阳之田为交换,有条件的接受。

最终齐鲁夹谷会盟成功,孔子也获得齐国君臣的尊重。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中科院院士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上古贵族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

礼、乐具有与神沟通的宗教意义,是贵族们在祭祀及意识形态方面的需要;射、御是贵族们“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必须技能,是军事方面的需要;书、数是行政技能,是贵族们治政方面的需要。

而孔子祖述先贤,六艺皆精。

礼乐方面,孔子对上古典籍进行整理,述而不作,去芜存菁,修《诗》、《书》、《礼》、《乐》,撰《春秋》,序《周易》,著作等身,是一代学术宗师,国际影响极大(当时相对封闭的华夏诸国可视为一个单独的世界),放到今天,一个中科院院士跑不了的。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钢琴师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孔子少年丧父母之时,已经琴艺有成,礼乐斯须不去身。

孔子跟鲁国国家乐师师襄学习弹琴,一段时间后即令师襄自愧不如。

后来孔子客居齐国期间,在齐国听到上古的《韶》乐,与齐国的首席大乐师(太师)讨论乐礼,学习古乐,三月不知肉味。

此后孔子即成为音乐界名流,经常跟各国的乐师谈笑风生,单论音乐水平,其圈内知名度不在如今的郎朗之下,换到今天是妥妥的大钢琴师。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神枪手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孔子既然六艺皆精,其中射箭一艺自然也拿手得很。

孔子之父叔梁纥本来就是鲁国猛将,所以孔子也遗传了一副好身板,《史记》说他身长九尺六寸,合今天的1米91,《吕氏春秋》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可见孔子射箭的基本硬件十分出色。

而软件方面的射术,孔子也是练得极精,《礼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得不好是不会有这么多人看的。

而且孔子赞成弟子比箭,因为他认为射箭“内志正,外体直”,有助于修炼心性,是一种有意的竞技活动。这换到今天,说是神枪手、枪王之王也不过分。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秋名山车神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孔子射艺既精,驾车的御艺也不含糊。只不过他“博学而无所能名”,所以很多才艺被自己埋没了。

春秋时代以车战为主,一车乘者3人,分别是车主、御戎、车右,都是贵族,每车配72名平民出身的徒兵,列阵而战。车主持弩杀敌,车右挥舞长戈扫荡敌军,御戎则驾车出入敌阵,所以御戎驾车机动的同时,要注意军阵变化,十分重要。

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什么技艺最强,原来他最强的还不是礼乐书数,而是射、御两艺,最终孔子还是认为自己御比射要强。

他射箭已经那么强了,驾车更强的话,那简直是强得不像话,不在秋名山车神之下,说不定能架着战车来个漂移什么的。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成功学大师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孔门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而且这七十二贤的成就涵盖各个方面,可见孔子因材施教的成功。

其中冉求、樊迟、仲由(子路)擅长军事,冉求、仲由又擅长政事,端木赐(子贡)是天下首富、外交高手;公西赤(子华)是礼仪专家;颜回、闵损、原宪是圣徒;曾参是学术大师;公冶长是语言学家、动物学家;宰予是辩论大师;宓不齐、巫马施、高柴都是能吏。

而颛孙师(子张)、言偃(子游)、卜商(子夏)、澹台灭明(子羽)、漆雕开等都各自办学,从者如云,培育人才无数,相当于今天的常青藤校长。

孔门弟子成功率如此之高,放到今天也是成功学大师!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然而,以上这些头衔与其说是对孔子的赞誉,毋宁说是对孔子的侮辱。因为孔子压根就志不在此,他追求的是“大道之行”,对于一时得失、一身荣辱看得极轻,不然就不会放弃高官厚禄周游列国。

孔子非不能取荣华富贵,而是“道不行”时,宁愿“乘浮浮于海”、“居于九夷”,也不愿苟且取容。孔子对道的坚守,也与当今流行的不良价值观迥异。

子贡说: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对于至圣先师孔子,认知在不同档次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侧面。




从今天的世俗角度来说,孔子也是人生赢家,还有你不知道身份……


阅读有质量,思考有灵魂

企鹅\头条\百家\搜狐\网易…

全网分发 全屏覆盖

【爨乡书院】

资料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