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未来量子力学可以让人们瞬间从金华到北京"的演讲有科学依据吗?

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


感谢很多反对的声音让我们这些普通民众能更多关注科学、关注现在比较火热的量子技术,这是好事情,科学热情应该成为不亚于影视的社会效应,这是我们国家能在科学研究得以进步的基础,就像爱因斯坦时代之于美国。

开始看到很多反对派别的声音,看到他们对一个名词概念的执著,看到以一个名词表达来对整个科研进行全盘否定的过程,也看到类似于无赖一样用听说了方式说潘教授的人品不好,看到说潘教授就是一个诈骗犯、诈骗科研经费与收割股民……

其实对于科学的证真或证伪,我对双方都是保持足够尊重的,就像听一场最高水平的交响乐、看一场最高水平的对抗赛。但低级到这样的做法几近于毁谤,就反而让人怀疑证伪者的用心了!

潘教授团队的科研价值、科研成果是不能被否定的,当然他的科研本身有多大的开创性、取得的成果具有多大的实用性价值,这有待评估,但对量子技术的推动意义、相关配套科研设备的技术突破,是必须要肯定的。

量子技术应用,尤其是量子计算,应该是有很大想象空间的,但面对的困难本身也不小,不管是通过量子计算、还是量子通信技术进行突破,大家要解决的都是同样的问题。所以将国内量子科研力量进行整合,结合企业管理对科研经费进行精准投放,这是我们最好的方式!

当然很多反对的声音,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作为国家层面来说,我们不能将未来全部押注在量子科技(科学研究有可能进入瓶颈),集中局部力量进行公关是对的,但研究经费的投放也要适度,不能影响到其它科研项目的进展。而且科研经费的投放,我们也要抓好中间与事后的审计审查,防止科研经费被滥用、被侵占。

希望这个争论能成为推动我们国家科研进步的动力,成为科研经费投入的一个检讨,让我们国家迎来科学研究的春天!那就是国家民族之幸


流水清风40925301


我虽然不知道潘建伟院士是在啥场合演讲的时候说过这个话的,但总体来说他说得话在理论上没问题。

不过他的这句话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瞬间”,瞬间表示很快,到底有多快,他也没说。

他的意思不是把一个人打包做成快递,然后从浙江金华(他的故乡)发送到北京。他的意思是利用量子隐形传态技术,把一个人的全部原子的信息从浙江金华传递到北京,然后在北京重新组装出一个你的肉身。这个说法在理论上没问题,但具体实现起来难度巨大。因为一个人身上的原子实在太多,原子与原子之间有相互作用与纠缠,是很难把如此复杂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传递那么远的距离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潘院士给我们描述的是1000年以后的可能的人类文明图像,所以听起来比较科幻。

我到现在还没有听说过原子态的量子隐形传态,他们已经完成的量子隐形传态实验是基于光子的。


潇轩


潘建伟确实说过这话,完整的视频是有的,对话我整理在下面。

https://zj.zjol.com.cn/news/812851.html?from=timeline

在2017年11月26日上午举行的2017金华发展大会发展论坛上,潘建伟做了《新时代、新机遇、新征程,新量子革命》的主旨演讲,向家乡人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近期的科研成果。在视频中20分钟的演讲里,潘建伟向观众介绍了量子力学相关的一些新概念,如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隐形传态。“瞬间从金华到北京”的相关内容,视频的11分钟潘建伟说了一次,演讲结束后,女主持人对此很感兴趣,又追问了一次,潘又作了一些补充。

(演讲中的相关内容)

潘建伟:另外一个应用,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能做个类比。比如说今天,如果我在北京,上午,我如果说坐飞机来不及了,那我要到金华来开会怎么办?利用刚才所说的量子纠缠啊,它可以用一种非常方便的旅行方式,比如说北京和金华之间,如果在这两个桶(手比划了两个桶)里面,装有足够多的纠缠粒子的话。我可以把这个纠缠物质和在北京的潘建伟作一个操纵,把它给塌缩到两两的纠缠粒子之中,那我就会得到一组数据。那么这组测量数据,通过电台我发射到金华,我把金华的这团物质重构一下。不用把物质送过来,但是我可以在金华把潘建伟重新构造出来,这就相当于神话传说里面的孙悟空的筋斗云一样。当然这个事情要把它做成,还需要很多很多年的时间,能不能做成,有没有受到新的化学规律和生物学规律的限制,我们不知道。但是在物理学方面,我们至少已经可以肯定,我可以发送,几十个光子的状态,几百个原子的状态。

(演讲结束后的对话)

主持人(女):潘教授留步,我还有一个问题给您,刚才我在后面听,我对“您人在金华,可以回清华”,就这事是怎么实现的,可以实现吗?

潘建伟:目前的量子力学原理告诉我们,应该是可以做的。但是可能在技术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现在只能操纵几十个粒子,或者几百个粒子。但是我们人是由10的28次方个颗粒组成的。所以这可能得在几百年或者几千年之后,也许才能完成。但是,谁知道呢?比如说,300年之前,当时开普勒给伽利略写了封信。开普勒说我们要坐一个飞船,到宇宙当中去航行。那么300年前别人问他,你怎么做到?他可能说,他也不敢肯定。但是到了上一世纪300多年之后,我们就已经跑到月亮上去了。所以我想,也许,我是觉得应该可以做到。至少目前物理学原理是允许我们这么做的。

主持人:您在原理上可以从金华马上就出现在清华,但是真正出现的,可能不是您了,而是若干百年后了。


潘建伟:呵,那不是。它那个是以光的速度在飞行的。就说,如果说,我在这里,把这个操作完成之后,其实在这里的潘建伟已经不存在了,就还原成一团原始的物质。但是呢,在北京的那个我,其实就是真正的我。就是,我们同样多的原子,同样多的粒子,把我给构造出来。所有我的思想啊、记忆啊、幸福啊。。。


主持人:您再说就是李hong志了,我都听不懂了。(众人笑)


潘建伟:所以说科学和那个那个。。。只有一丁点区别。

根据以上的演讲和对话记录,可以看出,潘建伟确实说过“未来量子力学可以让人们瞬间从金华到北京",但是他认为这是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很遥远的事。不过他认为就象人类宇宙航行一样,300年前只能想象,300年后却上了月球。他认为物理原理上,是可以这么做的,也就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样表述是比较保守的,应该是有科学依据的。


风云学会陈经


这个问题有点断章取义的意思,我去找了一下这个演讲的出处,这是潘建伟院士在“2017金华发展大会发展论坛上”做的《新时代、新机遇、新征程,新量子革命》的一次演讲,主要是介绍了他的研究领域和近期的科研成果。这并非是一次学术讨论,至于“

未来量子力学可以让人们瞬间从金华到北京”是在随后的访谈环节中,被主持人董倩问的一个问题,当时问的原话是“人在金华回清华是怎么实现的?”摘录一段潘建伟院士的原话如下:

“目前的量子力学原理告诉我们是应该可以做的,但是在技术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现在只能操纵几十个粒子或者几百个粒子,但是人是由10^28个颗粒组成,所以这

可能得在几百年或几千年之后也许才能完成,但是谁知道呢。比如说,在300年之前开普勒给伽利略写了一封信,他说我们要做一个飞船到宇宙中去航行,那30年前谁能问他怎么做到,他也不敢肯定,但是到了上个世纪,300多年之后,我们就已经跑到月亮上去了,所以我想,也许,或者我是觉得可以做到的,至少目前物理学原理容许我们可以这么做到。”有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找到这些视频。

虽然主持人随后的问题可能有些理解偏差,但这回答并无什么不妥,原理上已经证明可行,技术上难度很大,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从技术上去实现。至于原理,潘建伟院士并没有详细说明,不过应该指的是量子隐形传态技术。

而“量子隐形传态”是量子纠缠的一种奇妙的应用。它可以使量子信息(或称为量子态)在某处消失,随后在另一处重现,这种现象确实有点像神话传说中的“瞬间转移”。但需要注意的是,量子隐形传态传递的并不是物质本身,粒子并没有从相隔万里的一处跑到另一处。它是利用一端的信息通过技术手段在另一个遥远的地方将原先的量子态重塑出来,但原先的量子态会因为测量遭到破坏。就是说,如果“传输”一个人,原型的你在传输时就会回归为一群基本粒子而消散,另一个你才会被完整的“复制”出来。这点潘建伟院士也在回答中有所提及。总之,量子隐形传态只是使信息发生瞬间移动的技术,而非物质。

理论上是没有障碍,但在技术上要实现这样的“瞬间移动”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我们需要提前布局好每一个粒子的纠缠态,然后把人体的每个粒子的量子态进行传输,光传输的数据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假设我们需要在十秒内传输一个人,那就相当于在十秒内要传输10^30比特信息的粒子,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说要实现人体的“瞬间移动”,按照未来不久后5G网络后约10G每秒的网速进行数据传输,不断网的情况下需要3000亿年才能把信息传送完成,这个“瞬间”就有点久了啊。另外,数据传输过去后,还需要一个能把这些信息粒子重组起来的生命模拟态的构架,如何制作这个构架也是一大难题。所以说,利用量子力学进行有生命的“瞬间移动”还需要很长时间。

目前的量子隐形传态技术,也只能控制几十个光子进行这种实验。相对量子力学,人类要想要达到瞬间越过千万光年,也许虫洞更有可能。


清明的星空


没有看过潘建伟说过这句话的演讲视频,但抛开这点,他这句话并不是胡言乱语,作为在量子力学领域很有研究的潘建伟来说,他这句话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这个基础就是量子力学里的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不太难理解,简单理解,就是如果有一对互相纠缠的粒子,其中一个粒子出现变化,另外一个粒子瞬间就能做出相应的变化,无论距离多么遥远!

爱因斯坦称这种现象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如果一对粒子可以发生这种现象,而人体又是由数量众多的微粒组成的,那么理论上我们人体也能发生“量子纠缠现象”,就可以通过这种现象实现瞬间传送!

但正如潘建伟所说,大自然不反对我们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们真的能做,起码目前实现这种瞬间传输是不可能的。

不过一切都只是技术问题,也是时间问题!遥想300多年前,如果有人告诉你他能上月球,你肯定也认为不可能,虽然大自然并不反对你上月球,但当时的人们有谁敢想去月球?

所以,潘建伟说几百年后实现所谓的瞬移并非天方夜谭,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只不过以目前人类科技水平来看,这种瞬移科技更多的还停留在科幻阶段!


宇宙探索


当美国国会对量子研究立法保护,提供资金援助的时候,中国依然有人认为量子科学是门伪科学,认为潘教授是为了骗取资金,这种人其心可诛。墨子号量子卫星升空,北京至上海之间的量子通讯投入运用,美国IBM的量子计算机研发成功,这些事例某些人选择性的过虑掉了,科学探索要允许失败,美国阿波罗号航天飞机升空失败,数名极其优秀的航天员命丧长空,但美国依然是世界上的太空霸主,沒有天量资金的投入,没有数千甚至上万次的失败,美国不可能成为全球的科技霸主。中国要想与美国并肩或赶超,只有在科技上更加拼命的投入,更加疯狂的实验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那些质疑中国科技界的吃瓜群众其实什么也做不了,除了歪嘴说几句风凉话外一无是处。


不平就干


本人是这个提问的题主,旨在通过发起网民对此提问的讨论,进一步加深国民对光量子科技虚伪性的认识,以阻止其继续诈骗国家经费与量子股市资金。

2017年11月26日,《浙江新闻》在标题为《潘建伟:未来量子力学可以让人们瞬间从金华到北京》的报道中,叙述了潘建伟在金华发展论坛上作了题为《新时代、新机遇、新征程,新量子革命》的演讲,详看本文后面的截图,在随后的访谈环节中,央视主持人董倩问"人在金华回清华是怎么实现的?”,这明显是针对潘建伟量子神学大师在主题演讲中涉及瞬间异地传输真人的言论的事后提问!但潘建伟作为主题演讲的这篇文章没有出现在网上,很有可能是怕出丑而删除了!但《浙江新闻》的标题与董倩在事后的提问,可以一直证实潘建伟有此言论。

潘建伟异地传输真人的依据,是基于用第三个纠缠粒子传输在两地的两个粒子之间的量子纠缠关系的所谓"隐态传输"原理,这本身就是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传递过程,与量子神学大师们关于"量子纠缠不传递信息"的说辞明显自相矛盾,这种瞬间的超光速传输,也与爱因斯坦光速极限论不相容,而光速极限论是基于世界公认的质能换算公式,它历经无数高能物理实验与原子弹爆炸试验中的质能关系测算的验证,其严肃性是不容挑畔的!

异地传输真人之说,还违背其它大量的物理、化学与生物学规律及常识,明显是胡说八道!

欲详细了解光量子通信、计算与探测等量子伪科技的真相,可用本人姓名在头条搜索相关质疑文章。欢迎你的批评与指导。



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


不知道潘老师说过这话没有,即便他真的说过,也只是一种期望:即期望未来对量子隐形态传输有更深刻认识的时候,可以做到把人瞬间转移,就像科幻电影里面经常出现的桥段。



实现人的瞬间转移,就是通过测量人体所有的量子态,然后把这些量子态通过量子隐形态传输传过去。这种技术听起来很酷,很高大上,其实基于现在对量子力学的认识,实现起来几乎不可能。如何测量人体的量子态?如何实现多态多量子纠缠?都是悬而未及的问题。要知道,目前最多的量子纠缠态也就是6个光子的3个自由度相互纠缠,即18比特。这像对于人体上千万亿亿的量子信息来说,基本属于九牛一毛。



就像是我们说制造虫洞可以时光旅行,但是理论上可以,现实就一定能够实现吗?很多时候愿望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是骨干的。未来没有人穿越回来,就已经说明了问题。所以,关于把人体瞬间传输的量子技术,目前也只能够展望一下,想要实现,概率几乎为0。


PhD肖


人类需要想象,科学家却不能胡说八道!

我们能够容忍民间存在诸如算命打卦、灵魂附体、念经治病等等很多无法证明的神技,却不能接受永动机等技术忽悠。

潘的瞬移设想,明显是有目的的宣传需要,用来迎合大众对未来的幻想和权力的政治需求热望。如果他不是科学家,只是一个商人或政治人物,那他的这个演讲可以认为富于激情和鼓动,但从一个科学家嘴里说出来就显得荒唐和不负责任了,因为既没有方法论基础,更不见技术端倪!

要想瞬移,无非两个方法: 一是用快速运载工具,这受限于光速、惯性、阻力等!二是潘所说的隐形传态,说的再玄乎,其实可以总结为几个字: 异地复制!就是把原地的人的全部信息精确测量,把测量的信息传到异地,在异地就地取材,按照信息指示的结构在量子级别安装!不说人类对生物体了解的深度够不够、所谓量子信息技术到何时才能达到要求的高度,就问一个问题: 原地的怎么办?他把他爹送回家结果他得到两爹😁

可能还是有人说,是把人分解为量子级别传送出去的,那不还是我说的第一种情况吗(运输)?传送的总物质数会变吗?不就是生猪运输和肉馅运输的区别嘛!

所谓隐形传人只能是这样: 先把被传送的人磨成最细的人渣,挨个测量人渣,把测量数据用神奇的量子通信(不是加密啊)传到目的地,目的地按数据就地取相同的人渣严格拼接!能不能复活是技术问题,可不可行是逻辑问题,信不信是你的脑瓜问题😄😄😄

纠缠们神奇就在于: 不管逻辑,只管想象!不管可能,只管忽悠!


黄国勇781


潘建伟的说法是,如果量子力学达到把人瞬间在一地分解为量子,并通过量子传递到达别外一地,并在那个地方把量子瞬间组合还原原来的这个人,这就实现了量子瞬间传送,只要技术达到了,这个想法是可以实现的,问题是,如果用于实际应用,需要这么麻烦吗?我认为不需要,对于人来说,到一个地方是想亲临到那里去感受,或者是去办事,只要把相关信息传送到那个地方,就可以在那个地方组合一个同样的人,只要把这个人的感受实时传送回来,获得的效果是一样的,在技术方面,前一种需要把人分解,并传送到想传送的地方再组合,这个技术复杂,后一种技术只是获取信息,把信息传送到另一地,并在另一地组合一个分身,并把分身信息实时传送回主身,分身由主体控制,通过控制分身,同样能做到相同的事情,效果是一样的,但这个技术简单实用,投资更少,不会因为出现重新组合时发生故障造成死亡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