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诸将之韩擒虎:直取金陵生擒陈后主,功成名就得以善终!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功臣,他与高颖、史万岁、贺若弼并称为隋朝“四大名将”。韩擒虎,本名擒豹,据说他在十三岁时擒过一头猛虎,于是改名为擒虎。

隋唐诸将之韩擒虎:直取金陵生擒陈后主,功成名就得以善终!

出仕北周 屡有战功

其父韩雄,以勇猛有气节而名,在北周做官,官职到大将军、洛阳、虞州等八州刺史。韩擒虎年少时,粗犷豪迈,以有胆识和谋略而著称,体貌魁梧伟岸,有一副英雄豪杰的仪表。他又喜欢读书,经书、史书、百家之言都略知大旨。周太祖宇文泰觉其独特,就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们一起游玩。后因立军功,授官职为都督,为新安太守,又擢升至仪同三司,世袭新义郡公。

周武帝宇文邕攻打北齐,齐将独孤永业镇守金墉城,韩擒虎说服其投降。进军平定范阳时,他又被加授上仪同,授官职为永州刺史。南陈军队逼进光州城,韩擒虎以行军总管之职打败他们,又跟从宇文忻平定合州。杨坚做了丞相之后,他又为合州刺史。陈将甄庆、任蛮奴、萧摩诃等互相声援,多次侵犯江北,先后侵入北周边界,韩擒虎多次挫败他们的锐气,使南陈士气大丧。

隋唐诸将之韩擒虎:直取金陵生擒陈后主,功成名就得以善终!

兵不血刃 直取金陵

581年杨坚代北周而称帝,认为韩擒虎有文武之才且名声远播,授其为庐州总管,委其以平定南陈之重任。588年隋文帝杨坚大举伐陈,以韩擒虎为先锋,他率军接连攻取采石、姑苏、新林等地。陈人惧其威名,将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先后投降。晋王杨广如实上奏给隋文帝,文帝听后非常高兴,大摆宴席犒赏群臣。

后晋王杨广等继续伐陈,陈叔宝派领军蔡征镇守朱雀航,听闻韩擒虎将到,众士兵因害怕而溃逃。任蛮奴被贺若弼战败,丢下军队向韩擒虎投降。韩擒虎以精锐骑兵五百人直攻朱雀门,南陈士兵纷纷溃散逃走。于是韩擒虎平定金陵,活捉陈后主陈叔宝。

隋唐诸将之韩擒虎:直取金陵生擒陈后主,功成名就得以善终!

生擒后主 二将争功

话说当时韩擒虎平定金陵活捉陈叔宝时,隋朝大将贺若弼也有部分功劳,隋文帝下诏嘉奖此二人。但等到回到京城时,贺若弼与韩擒虎二人在隋文帝面前争功,互不相让,隋文帝最终都给予封赏。此番过后,韩擒虎被封为上柱国,赏赐绢物八千段。后因有人揭发他放纵士兵、淫污陈宫,没有加封爵邑。

隋唐诸将之韩擒虎:直取金陵生擒陈后主,功成名就得以善终!

功成名就 得以善终

突厥来朝拜,隋文帝当着突厥使臣的面,高度赞赏活捉了陈后主的韩擒虎,韩擒虎于朝堂之上威风凛凛。后隋文帝另封他为寿光县公,食邑一千户。以行军总管的身份屯兵驻守金城,防备胡寇来犯,随之又授凉州总管之职。不久,韩擒虎被隋文帝征召回到京城,隋文帝在内殿设宴款待,恩礼很厚。开皇十二年(即公元592年),韩擒虎病重去世,时年五十五岁,其子韩世谔继承其爵位。韩擒虎有一外甥,就是隋末唐初名将李靖,李靖之母为韩氏。

隋唐诸将之韩擒虎:直取金陵生擒陈后主,功成名就得以善终!

评价

魏徵:"贺若弼慷慨,申必取之长策,韩擒奋发,贾余勇以争先,势甚疾雷,锋逾骇电。隋氏自此一戎,威加四海。稽诸天道,或时有废兴,考之人谋,实二臣之力。其俶傥英略,贺若居多,武毅威雄,韩擒称重。方于晋之王、杜,勋庸绰有馀地。然贺若功成名立,矜伐不已,竟颠殒于非命,亦不密以失身。若念父临终之言,必不及于斯祸矣。韩擒累世将家,威声动俗,敌国既破,名遂身全,幸也。"

建中三年(即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另有贺若弼、史万岁、杨素。宣和五年(即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韩擒虎。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韩擒虎亦位列其中。

隋唐诸将之韩擒虎:直取金陵生擒陈后主,功成名就得以善终!

小史个人之见:

隋朝的四大开国名将(贺若弼,韩擒虎,高颖,史万岁)中,韩擒虎无疑是结局最好的一个,其他三人基本都在日后隋王朝权力斗争中遭到诛杀,惟独韩擒虎独善其身。

读史明志,翻翻书,看点儿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