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於家庭的培養,自卑的孩子一般家長有這幾個習慣

現實中我們會經常遇到一些有著自閉症的孩子,這些孩子普遍都是有著自卑的心裡,不想與人交流,但是卻又在暗地中與人比較,不如意就會偷偷的抹眼淚,這樣的心理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好。孩子剛出生下來就是一張潔白的紙,後期的性格發展是與家庭的培養離不開關係的。一般自卑的孩子的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都會有以下幾種狀情況。


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於家庭的培養,自卑的孩子一般家長有這幾個習慣


第一種:經常數落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認可是很重要的,孩子做錯了一件事首先不是要去責怪孩子,數落孩子,而是先問清楚孩子的想法,對於積極向上的想法態度要給予認可,對於不好的想法加以教導,這樣孩子以後做事不會畏手畏腳的,敢於自我的嘗試,不害怕事情做得不好。孩子犯了點小錯就數落責怪久而久之孩子不敢做事也不願做事,對於家長所說的話也非常的抵抗了。


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於家庭的培養,自卑的孩子一般家長有這幾個習慣


第二種:比較孩子

這樣的情況在一直都存在,就是我們口中經常提到的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這是教育上錯誤非常嚴重的一件事,家長們可能想的是激勵孩子,但是在孩子得到心裡就不是這樣的了,可能會對別的孩子產生仇恨心理,另一方面家長們的比較肯定是拿比自己孩子優秀的來對比,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卑心理也就產生了。


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於家庭的培養,自卑的孩子一般家長有這幾個習慣


第三種:經常向孩子訴窮的家長

孩子從小不懂得金錢的概念,對於想要的東西就知道要,有很多家長這時候就會給孩子灌輸家裡窮,沒錢,不買的觀點,不給孩子買東西,後來孩子大了點的時候買東西也是這樣經常的叮囑孩子,不要亂花錢,家裡窮,掙錢不容易的話語,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理上就會有這樣的定位了:我是窮人家的孩子,這些東西我不配,也不能擁有。這樣的教育方式說不上是哪裡的失敗,教導孩子勤儉節約嘛,但是完全可以有著更好的方式去讓孩子體驗生活的不易,給孩子自己鍛鍊的機會,孩子自己體會到的不易往往比叮囑的效果要好上很多倍。


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於家庭的培養,自卑的孩子一般家長有這幾個習慣


第四種: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但是世上還是普通人居多,平平淡淡健健康康的就是好事了,很多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期望值很高,這樣孩子也很有壓力,假如達不到父母的期望的時候,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否定自己。久而久之壓力越來越大,自卑心理越來越強。


孩子的自信心來源於家庭的培養,自卑的孩子一般家長有這幾個習慣


以上的情況希望父母們可以結合自己的教育方式,看看有沒有這樣的行為,孩子健康成長才是父母們最大的心願。大家有什麼其他的想法或者教育經驗可以在留言區積極發表,與大家一起討論下觀點,有疑惑的家長也可以提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