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讓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你首先需要成爲這樣的一個人!

當你帶著孩子出門,給孩子帶上小書包、小水壺的時候,別忘了給他帶上教養。有教養的人在哪裡都會受到尊重,而沒教養的人,除了噁心,還有點可憐。

如果你上網搜“熊孩子”三個字,發現滿屏都是各種雷人“熊法”。

如在4月份的事件:熊孩子在公交車上玩耍,一直不斷地踢向坐在旁邊的男子,男子突然站起,將小孩重摔在地,並用腳拼命踩小孩的頭。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需要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對於孩子來說,好奇心強、淘氣頑皮、求知慾和探索欲強烈這些特點絕非什麼毛病。

但是這些特點不守規矩,以破壞秩序為代價,最終也會受到懲罰,而熊孩子出現的背後原因卻是父母的教養問題!

1

朋友大學期間在一家飯店兼職,一次有兩個家庭在聚餐,其中幾個六七歲的孩子,一會拿筷子敲碗製造噪音,一會滿店亂跑追逐打鬧。

周圍的人因為影響了進餐而紛紛側目,朋友試著對幾個熊孩子講道理無果後,便誠懇地請求孩子的家長能不能管管。

但是他們忙著聊家長裡短,裝著沒聽見,毫不在意。

朋友想著畢竟他們是客人,也就是作罷了。後來,朋友上菜時被其中一個熊孩子將菜湯潑到身上,還很氣憤的說道:誰叫你不給我玩。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需要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最氣的是孩子的母親也沒有歉意,反而陰陽怪氣地說道 :“哎呦,你下班洗洗不就行了麼,這麼大人了就不要跟孩子一般見識”,轉頭又對孩子說,“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像她一樣,當個服務員。”

朋友本來想要發飆的,聽到這便心平氣和了,回道:我確實不會跟孩子計較,甚至還覺得有點可憐,攤上這麼一個沒教養的父母!

說完便揚長而去,並回頭補了一句:對了,我是附近xxx大學的一名大二學生。

作家莫言說過:“你的長輩,你的親人,他們是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工作、對待他人,我想會對孩子產生非常直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需要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孩子們說錯話、做錯事是難免的,但當他們發現說的這些話、做的錯事不討人喜時,就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自動消失。

但很多時候,父母往往以“他還是個孩子”“為什麼要對一個孩子如此苛刻”為其開脫,也讓他們解讀出接收到的信息是:我不需要理性、不需要考慮任何後果,也不需要遵守規則等。

所以,教養是啥東西,他們從小就沒有個概念,還能奢望他們長大後的教養嗎?

2

最近有兩則新聞,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其一是杭州孕婦楊女士和網紅爭執致先兆早產的事件。

9月7日晚上,懷孕8個多月的孕婦楊女士和丈夫回家時,在公寓門口,一條沒有牽繩的狗突然朝她身上猛撲。

旁邊的丈夫為了保護她,就用腳將狗推開。結果,有三百萬粉絲的網紅狗主人就上前斥責,認為不應該踢她的狗。

隨著雙方口角升級,網紅的母親也加入進來。除了進行辱罵,甚至還撕扯孕婦頭髮,推孕婦的肚子,最後導致楊女士被緊急送醫,並出現高風險早產徵兆。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需要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簡直完美呈現“有其母必有其子”的反面例子。

這樣讓娛樂圈紀委書記王思聰參與了討伐:“美麗的皮囊碰到醜陋的心靈會變得一文不值,看到她媽那潑婦樣,我就懂了,從小就沒人教她好好做人。”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需要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 ◆ ◆ ◆ ◆

其二就是朋友圈瘋傳的地鐵3號線撿蒜皮的初中女生事件。

天津地鐵3號線上,一名60歲左右的男乘客不顧周圍人的反對在車廂內肆意剝起了大蒜,蒜皮扔了一地。

旁邊的乘客雖然不滿,但礙於情面,要麼白眼捂鼻,要麼轉身離開。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需要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這時候,一位穿校服的女學生走上前去,默默地彎腰把一地蒜皮撿起拾到手裡,把垃圾帶出車廂。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需要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事後面對媒體的採訪,女孩卻顯得格外平靜,說道:“其實這是挺平常的事情,父母就是這麼教育我的,父母也會在單位自覺自願打掃維護環境衛生。”

不知道名60歲左右的男乘客看到女孩的話是作何感受?是為自己不如一個孩子而羞愧還是會回想起自己的父母呢?

3

在孩子正式步入社會之前,教養涉及的是非對錯、禮儀舉止等多半是從家庭中通過觀察和模仿習得,人們常說的“言傳身教”就是這個意思。

哈珀·李的作品 《殺死一隻知更鳥》,一部經典的成長小說,作者結合個體成長的家庭背景,刻畫了一群獨特的人物形象,通過探析這些小主人公的家庭和別樣成長過程,清晰展示出四種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

其中主人公的家庭就是父親以自身的行為來教育孩子如何成為一個有正義、有教養、有勇氣的人。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需要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在大多數白人對黑人持有嚴重的種族偏見環境中,父親阿蒂克斯不顧他人非議、安全威脅和家人反對,勇敢接受為黑人湯姆辯護的案子,為良心和道義吶喊抗爭。

他對孩子說:“勇敢是,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你很少能贏,但有時會。”

期間發生的一幕也令人影響深刻:

女兒斯庫特在學校因為父親阿蒂克斯幫黑人打官司而受了同學的嘲笑,當她跟父親說一定要給他們一頓教訓時,父親卻笑著回應:“不要打架,斯庫特。明天你經過他們時,昂起頭,迎過去,做個紳士。”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需要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要是現實中,當我們的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的時候,你會如何跟孩子說?

是讓他們打回去還是儘量避免那些同學碰面交流呢?亦是像阿迪克斯那樣,告訴孩子們要做個紳士。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需要成為這樣的一個人。

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把教養帶給孩子,讓他們成為一個因教養而美麗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