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改革开放|许钦松:创新,我的步子比别人迈得快一些

画说改革开放|许钦松:创新,我的步子比别人迈得快一些

许钦松

7月27日许钦松的作品《高原甘雨》“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展出。▼

画说改革开放|许钦松:创新,我的步子比别人迈得快一些

《高原甘雨》 许钦松 184cm×147cm 2009年

那一年西北遭遇干旱,许钦松多次到大西北写生创作。

当时,他正在探索山水画水墨灰色的表现力,经过反复地尝试琢磨后,完成了这幅甘雨降落、云开见日的高原山水图景。

《高原甘雨》墨色鲜明跌宕,达到形式上的纵深性,尤其是硬边的黑白墨色,转化成实虚关系,浓淡的墨色营造出氤氲的空灵感。

画说改革开放|许钦松:创新,我的步子比别人迈得快一些

《高原甘雨》局部

画面行笔如运刀,以点和线塑造出一层层丘壑,构造了高原骨架,展现高原刚健挺拔、连绵起伏的景象。

画面上方的阳光穿透云层射向高原,又表现出大雨即将过去的瞬间变化,表达作者对天降甘霖润众生的喜悦畅快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神秘、圣洁的热爱。

画说改革开放|许钦松:创新,我的步子比别人迈得快一些

《高原甘雨》局部

此外,许钦松在这幅作品解决了国画难以表现下雨题材的难题,他将西北山水的雄阔与南方山水画的氤氲灵动结合起来,创造了水墨淋漓的感觉,实现了对山水画从形式到技法再到意境的创新。

整幅作品在一种激情下创作完成的,很好地把握了创作激情与笔墨控制力的问题,并且在水墨色彩、高原大雨的题材上,创造出一种富有变化的奇妙效果。

以下是南方日报记者对许钦松的独家专访

Q

请您讲述一下《高原甘雨》的创作过程和使用的一些新技法。

许钦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开始做“水墨灰色地带的探索”课题,画了大量西北题材的山水画,从西北题材里寻求一种对原有传统笔墨技法的突破。

那一年西北干旱,我正在做水墨探索,画西北题材的作品。那边的广播、电视里轮番报道干旱给西北地区带来的灾害。身为南方人,我经常看到下雨,对雨特别亲切。而在西北,雨对他们而言是甘雨,只要能下雨就是天大的事,(因为)缺水。于是我就想到这个主题,叫《高原甘雨》。我把“水墨灰色地带的探索”这个技法运用上去,希望这张画充满着激情。

创作过程中,为了表现下雨的技法、水分,水墨把握得非常到位,这里也有偶然的因素。现在如果叫我重画一张,估计也画不出来。

就是那个时段、那个探索,加上这样一个构思,几方面融合,产生了这张作品。它是当年我的作品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后来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了。

画说改革开放|许钦松:创新,我的步子比别人迈得快一些

大地风骨 许钦松 中国画 650cm×230cm 2009年

Q

这件作品中,您把南方山水画和北方山水进行创造性融合,能否谈谈您在这方面的探索心得?

许钦松:最近这二十年,我在水墨创作里会不知不觉把下雨这种景象融合到西北题材中,或是北方的大山大水里。

我从小时候就很喜欢下雨。突然下大雨时,很多孩子就跑起来躲雨。我跟他们不一样,那时我就几岁,下雨我就脱光自己身上的衣服,然后在田野里头跑。让雨点抽打着自己的身体,产生痒痒的感觉,又非常清凉,就像泼水节那样。所以下雨在我的潜意识里是愉悦的感觉。

大家都知道,在我多年的创作中,为了表现北方雄壮的山水题材,我自然而然地把南方这种滋润、灵动融入到里面。因为在我看来,如果仅仅直接表达北方山水的雄壮奇崛,它缺乏一种灵动的东西,那我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把岭南滋润和灵动的意味融合进来,变成北方与南方、庄重与灵动的结合,于是赋予了山水画一种新鲜的风格样貌。

画说改革开放|许钦松:创新,我的步子比别人迈得快一些

谷底腾云 许钦松 中国画 184cm×147cm 2012年

改革开放四十年,您艺术上最大的一个改变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许钦松: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片热土也催生了我艺术的成长。

这里能接触到最新的思想观念,广东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文艺界、美术界……都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坚持创新创造,给广东发展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机遇,广东也由此为全国发展提供了新经验。

改革开放之初,我调入广东画院,到今年刚好40年。我在这样的一片热土里成长,目睹了这四十年来的变化。自然而然地,这样的氛围给了我很大的创作空间。这样的大环境,催生了我的艺术探求,助推我艺术道路的发展,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而因为有创新意识,某种程度上,我的山水画比别人的创新步子会迈得快一点,或者力度更强一点,于是成就了我的山水画艺术。

画说改革开放|许钦松:创新,我的步子比别人迈得快一些

舒卷万里 许钦松 中国画 240cm×600cm 2011年

Q

在这个过程里面有没有您印象特别深刻的节点。

许钦松:大概有三个节点

第一个是上个世纪新的美术思潮,西方各种文艺思潮、西方当代艺术涌入,我们一下子懵了:原来艺术这么多种多样,而且跟中国传统意味的艺术非常不一样。

那时我正年轻,三十多岁。这个阶段,我创作的很多作品大胆吸收了当代艺术的某些理念,我的山水画有新的面貌,比如我吸收西方艺术的平面构成、线与线的组合以及色块的组合,形成新的山水画基本主调。那时候我很喜欢画四尺对开的方形构图。

后来我到国外西澳洲访问,又把西澳洲写生的素材,融入进我的山水探索,形成了一批访澳大利亚的作品,在广东画院展出,引起很大反响,人们感叹,中国山水画竟然可以这样画,这一步迈得有点大。

第二次节点是我2003年在广东画院举办的展览。这次展览开启了我对“金石入画”和“光色入画”的探求,属于创作层面的转型。

我多年在美术院校,经过长期严格的色彩训练,我的水彩画、水粉画、油画都画得不少,这些色彩学方面的修养,我自然而然带到了中国画里去。所以我就懂得不同的画面应该使用什么颜色,也必须讲色调。事实上,油画会强调色调,国画没有人提出这个概念,国画颜色用的是本色,原料是什么色就用什么色。

所以这一阶段,我打破了传统国画在这方面的束缚,探索“金石入画”和“光色入画”,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一批西北、新疆题材的国画。集结成书并展出,也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第三个就是对水墨灰色地带的探求。有些理论家指出,我的作品体现了一种“宇宙意识”与“诗意情怀”、开创了圣洁山水、吞吐大荒的许氏山水图式,被认为是引领新时代岭南山水画创作的典范。

这一层面的探索发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延续到现在,以这种新的大笔墨观,我创作了一大批大张山水画,还有一大批纯色的水墨山水画。

对纯水墨灰色的探究,笔墨黑白之间的灰度空间得到了深入细致的表达,墨色层次和光色敏感度的发挥,使得画面灰色极度饱满、变化丰富,跟传统水墨相比,大大拓展了中国画笔墨原本的内涵和极限,提高了画面的构建、气场、动势及精神维度。

纵观中国整部山水画史,虽然它在我们心目中具有最高级的艺术品格,但在淡墨这个层面并没有做很深入地探索,所以我把主要精力放在这里。再加上我“大笔墨观”的提出,形成了作品大气势、大气象的格局。与传统琢磨一笔一划的小笔墨相对,它更追求一种大气涌动的气势。

“大笔墨观”的提出也有其来由。

自南北朝以来,中国山水画一直秉承宗炳《画山水序》提出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思想。但过去古人看画都是在案头,一边打开一边近距离安静地观赏,这是一个案头观赏、观看的方式。

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有了第一座美术馆,把西方美术馆的展览机制引入中国,我们观看中国画的方式产生巨大转变。从案头变为在一个庞大的空间里去观看,这种改变,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考量中国当代山水画,欣赏方式的改变,它的落点应该在哪里?我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大笔墨观”理论,以新视角、新笔墨、新技法诠释现代山水画,终于形成我特有的山水画思想,然后通过艰苦努力走到了今天。

画说改革开放|许钦松:创新,我的步子比别人迈得快一些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广东省山水画名家集体创作大型中国画长卷《珠江胜景》也在此次展览中吸引众多目光。

其中,中卷《云涌珠江》由许钦松带领黄唯理、陈映欣、张东三位山水画家组成创作团队集体创作。此卷主要表现黔桂流域至西江一带景色,突出峻岭激流,兼顾亭台古迹,侧重浑厚雄奇,渲染曲折崎岖。 许钦松表示,这一段富有戏剧冲突性、起伏跌宕。画面通过江水浪潮与升腾云潮奔流的速度,表现珠江的勃勃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