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公司增資潮消退,主動管理能力待提升

信託產品“高收益、低風險”特性將難以為繼;“重規模、輕質量”的發展路徑難以為繼;以信貸類、通道類為主的業務模式難以為繼。

文丨陳洪傑 來源丨 第一財經

監管趨嚴背景下,信託公司不再一味追求管理信託規模的擴張,對增資的需求自然也有所降低。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就2018年上半年來看,信託公司註冊資本增加總額僅為129.93億元,今年第三季度更是0增資。而2016年全年信託公司增資364.95億元,2017年降至308.65億元。

增資退潮

信託公司增資潮消退,主動管理能力待提升

2016年,信託公司迎來“引戰”高峰,新股東的引入為信託公司發展帶來新的契機。當年全年共有21家信託公司完成增資,註冊資本增加總額364.95億元。2017年有18家信託公司完成增資,註冊資本增加總額308.65億元。

到了2018年上半年,僅有6家信託公司增加註冊資本,增資總額共計129.93億元。包括:華潤深國投信託增資50億元,江蘇信託增資10.76億元,華鑫信託增資13.75億元,愛建信託增資12億元,英大信託增資10.07億元,中建投信託增資33.34億元。

普益標準研究員吳紅麗認為,2018年以來,大多數信託公司已完成增資,對資本補充的需求不再迫切;“去通道、降規模”成為信託公司新的共識。

2018年下半年以來,信託公司增資更是消退了不少。三季度僅有兩家信託公司增資獲批:外貿信託股權變更及增加註冊資本的申請獲得批准,註冊資本由22億元增至27.4億元;愛建信託的註冊資本由42億元增加至約46.03億元獲批。

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稱,這跟信託公司的發展模式轉變有關,在嚴監管環境下,信託公司不再一味追求管理信託規模的擴張,重結構、強質量、內涵式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

此外,渤海信託原計劃的曲線上市也遭終止。在10月24日晚間,渤海金控連續發佈多則公告,稱將終止收購渤海信託33.45%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渤海金控給出的理由是“擬將發展戰略調整為聚焦租賃主業特別是航空租賃主業的發展,打造全球領先、專業化的租賃產業集團,不再拓展多元金融業務並逐步剝離與租賃主業關聯度低的金融或類金融投資,切實降低整體資產負債率”。

主動管理能力待提升

信託公司增資潮消退,主動管理能力待提升

信託業現有發展模式面臨“三個難以為繼”的壓力:信託產品“高收益、低風險”特性將難以為繼;“重規模、輕質量”的發展路徑難以為繼;以信貸類、通道類為主的業務模式難以為繼。

吳紅麗稱,信託公司在轉型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難及障礙:公司股權價格缺乏估值定價基礎,在引進戰略投資者時,股權出讓方和受讓方可能存在較大價格分歧,影響投資者合作意願;存在股權比例限制,大股東堅持控股股東地位,外資股東持股比例受限,影響了戰略投資者合作意願;退出渠道的匱乏,亦消弭了參股信託公司的熱情。

“此外,盲目跟風上市,沒有很好地定位公司發展方向;信託公司在向內涵式發展中可能面臨新的挑戰。傳統通道業務模式難以為繼,向主動管理和淨值化轉型中對組織架構、人才隊伍以及信息系統建設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吳紅麗表示。

帥國讓認為,就固有業務而言,當前信託業務還是以規模、增速、收入為主導,但結合市場主導的信託產品為單一資金信託、事務管理類信託、被動管理型信託這一事實來看,信託業固守原有優勢,業務開發、業務創新能力不足,衍生服務與高附加值產品相對於其他金融機構處於低水平。目前信託公司依賴於牌照優勢或者制度紅利的優勢還比較明顯,但開展主動管理能力還有待提升,

安信信託前總裁楊曉波也曾表示,信託公司比拼信託資產總規模,在當下已經沒有很大意義,甚至會出現一定的風險,而真正有意義是信託公司的主動管理業務的規模和佔比。

楊曉波稱,只有主動管理,才能夠發揮信託公司在實業投資領域的研究、管理、風控優勢。信託公司應充分利用信託業務的靈活性和敏銳性,加碼主動管理信託業務,獲得更豐厚的信託報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