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物盞集:建盞是如何形成的?(工藝全面解析)

在很多不瞭解的人眼中,建盞似乎只能是一個黑乎乎的茶碗,不過,一旦開始接觸並去了解,很可能你就停不下來了。

而停不下來的原因很多是因其獨特的魅力;

有接觸的盞友應該瞭解,建盞的珍貴,很多要歸結於其高難度的燒製工藝。

那今天就跟大家來一起梳理這建盞製作工序。

夫物盞集:建盞是如何形成的?(工藝全面解析)

1. 採料

建盞其用料就兩種:胎土和釉料

胎土又分為三種:紅土、粘土和高溫土。

雖然在我國有很多地方也有這三種泥土,但是符合燒製建盞的卻只有建陽區的水吉鎮範圍內的土,無法人為添加(這是真假建盞的主要要素)選土也要經過一番測試才能找到合適的取土地。

夫物盞集:建盞是如何形成的?(工藝全面解析)

2.碎土 、淘洗

在採集完這些泥土後,必須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適當的配比。

關於這個比例,其實每位工藝師都有自己的經驗跟方法,每個配方都決定了建盞鐵胎的顏色和質感(這就是每個工藝師其不同的原因),另外一點就是建盞胎土的顏色也是略有差別,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夫物盞集:建盞是如何形成的?(工藝全面解析)

3.陳腐

這個步驟是將泥料放置在陰暗密閉的室內,維持一定溫度和溼度,再儲存一段時間,通常陳腐時間是越長越好。

這樣可以提高坯體的強度,增強可塑性,減少變形。

4.煉泥

即要將泥巴處理成可以做成胚的狀態。技藝師還需要揉泥已達到泥料均勻,利於成形,同時防止後面工序的乾燥、開裂。

夫物盞集:建盞是如何形成的?(工藝全面解析)

5.製坯

製坯分為手工拉坯和機械模具壓坯。

機器做的一般都是量產,手工製作的現在說實話不多了,價格相比其也更高。

6.修坯

傳統建盞器形的主流修足方式為淺圈足,圈足的底座部分和內圈都需要以修刀修出。

夫物盞集:建盞是如何形成的?(工藝全面解析)

7.素燒

素燒是現代工藝添加的一道工序,“是把做好的胚在晾乾之後先放入低溫窯裡大概燒到800度預熱一遍。

這樣的話是可以增加坯體的機械強度,也能實現剔除一部分易裂、易碎的素坯,然後再上釉。

8.配釉

建盞是單色釉,配方是天然鐵釉礦加草木灰粉碎打勻後製成

鈾礦是建陽當地的一種山上的石頭,這種礦石是建盞釉料最重要的著色劑,也是建盞可以形成斑紋最主要的因素,另外一種原料是草木灰,其主要成分是是農村土灶裡燒過柴火後留下的灰。

夫物盞集:建盞是如何形成的?(工藝全面解析)

9.上釉

上釉看似簡單,卻也是很關鍵的一步。

上釉不可太薄,若太薄是很難出精品;

如果太厚,就很容易粘底。

所以,施半釉,也是建盞工藝的一大特點。

因為如果隨意施全釉,在高溫下會因釉水流動而粘底。

注:在宋代時期束口盞會特意修一條止釉線,便於把控施釉範圍。

夫物盞集:建盞是如何形成的?(工藝全面解析)

10.裝窯

宋代建窯是長龍窯,而現代多用電窯。裝窯時,電窯通常在胎底墊氧化鋁防粘,龍窯則是以匣缽分裝。

夫物盞集:建盞是如何形成的?(工藝全面解析)

11.焙燒

真正決定建盞品相和顏色的是燒窯的過程,這個是建盞無法繞開的技術難點。

其中艱難不僅宋代工藝師明白,現代工藝師也深有體會。

建盞要在1300左右度的高溫下的窯內燒製,並且要有良好的還原氣氛。

今天的電窯本身也不能自動保持還原氣氛,仍需要人工投松油柴控制。

夫物盞集:建盞是如何形成的?(工藝全面解析)

12.松油柴

燒製過程中加入的松油柴,就能燒成唯美的建盞(結晶釉),其斑紋和顏色都是隨機形成,人為不可控制。

燒製過程此兩點要素最為關鍵:

一是溫度,

二是時間。

坯入窯後,工藝師必須集中精力仔細把控還原程度,不能長時間離開窯爐,不論春夏秋冬。

夫物盞集:建盞是如何形成的?(工藝全面解析)

13.出窯

要製作出最完美的建盞,需要在燒製過程中100%控制窯爐裡每個角落的溫度完全一致,且每種溫度持續的時間精確到秒,但這基本是不可能,所以一隻建盞的完美很難很難看到。

夫物盞集:建盞是如何形成的?(工藝全面解析)

建盞燒成率非常低,往往大美之物,都是萬里成一,靠老天成全。

其精品建盞成品率更是低。


物有情,溫暖無聲;玩盞興趣為先,不忘初心!

此文章為【夫物盞集】整理發佈,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私信或者點擊文章末端的廣告進去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