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樓市的七個趨勢

2018年還剩下不到2個月的時間了,今年對於很多城市來說都是冰冷而低迷的,但對於部分城市來說又是冰火兩重天。

對於即將到來的2019年,很多人感覺非常的迷茫,不僅僅是對於新地產人而言,對於老地產人來說,都充滿著不確定性。

今天,我就從幾個方面對明年的房地產市場進行以下大膽而出格的預測。

2019樓市的七個趨勢

經濟層面

中國的經濟和房地產調控政策其實是密不可分的,下圖是我將過去20年中國經濟增速與房地產調控政策走勢畫出的一個示意圖。圖中紅線為GDP的年度增速,藍色虛線為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導向示意,2018年之後的數據是趨勢預測示意。


2019樓市的七個趨勢

首先我要解釋的是中國經濟的未來趨勢預測,為什麼我預測的會持續下行,其實很簡單,中國的GDP總值已經全球第二,基數已經非常的龐大,未來經濟增速只會持續的放緩,參考其他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史,我們可以預知:未來中國的經濟還會持續的向上增加,只是增速會持續的放緩。這就像汽車爬坡一樣,我國現階段還在爬坡,只是離頂峰不遠了。

2018年中國前三季度的GDP增速為6.5%,這個還不是最差的時候,政府對於經濟增長的最低容忍值應該在6%左右,所以預估全年的增速可能會保持在6.5%左右,這是與年初的預期差不多的結果。

2019年中國的經濟到底是向上還是向下呢?我個人預估是與今年保持一致,現在國家還處於調整經濟結構的關鍵時期,經濟結構轉型的陣痛期還未結束,只要這幾年我國經濟增速不低於保底值6%,且不出現其他突發的大事件,那麼經濟發展政策和方向就不會出現大的調整。

換句話說,我們要適應未來經濟增速逐漸放緩的趨勢,並努力的適應這種生存環境(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

這裡要強調的一點是:政府從未否定房地產行業在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所以,現在的經濟結構轉型,並不是要全盤去地產化。只是要從過去的過度依賴,變成合理比重。

政策層面

上面說了那麼多的經濟發展預估,那麼我們再來說說對明年房地產政策的預估。

從上圖其實可以看出來一些過去20年的規律:當經濟下行的時候,房地產就會被正向刺激,拉動經濟上行;當經濟開始過熱的時候,房地產又會被快速的冷凍遏制。(夜壺理論)

2018年的房地產政策一直沒有放鬆,上個月廣州嘗試著有一些小動作卻沒有被叫停,這讓很多城市都開始有些蠢蠢欲動——但是,廣州沒有被叫停並不意味著其他城市就可以跟著放鬆——我們的政策早就不是一刀切的時代了!這幾年一直是一城一策,部分城市還是被中央嚴控的。比如北京、深圳、成都等地,都是在中央掛名嚴控的城市。

2019樓市的七個趨勢

那麼過去的判斷經驗還能用在預測未來嗎?個人認為還是有一點點參考價值。畢竟中國的城市太多,經濟表現過於複雜,每個城市的經濟及房地產行業發展水平也不同。

截至2017年10月2日,在總計334個地級行政區中,其中有294個地級市、30個自治州、7個地區、3個盟,地級市數量約佔地級行政區總數的88%,地級市已逐漸取代地區成為地級行政區的主體。每個地級市的房地產發展都是不均衡的,每個城市的內部房地產發展也是不均衡的。所以,每個城市對房地產的條款政策應該擁有較大的自主權,這是房地產調控實行一城一策的根本原因。

從國家層面來看,未來的經濟不能過於依賴房地產,所以房地產在經濟中的比重必須要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過度依賴單一行業的發展模式。

所以,明年大概率的情況是:小部分城市(經濟較弱的二三線城市)會稍微放鬆一點調控政策,大部分城市還是會持續嚴控。國家層面不會全面放鬆調控,房地產稅持續推進立法。

市場層面

2018年部分城市的房價已經被得到有效的遏制,上漲的勢頭已經被休克療法有效的壓制住,部分城市甚至還出現了向下的勢頭(比如北京、重慶),但都是極少的個別現象。

但是我相信,2019年如果還繼續嚴控,那麼會有更多的城市出現真正的市場下行。

不過,我們要了解的是市場下行也有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價平量跌

第二階段:價跌量漲

第三階段:價平量平

第四階段:量價齊跌

好了,如果各位能夠看到自己城市的房地產量價數據,那麼就可以對比一下,看看自己所在城市正處於下跌的哪個階段。

這裡我就拿幾個城市來舉例子,比如重慶(市場化程度高)、成都(嚴控重災區)。

重慶這個城市房地產市場相對健康,調控方面也並不是最嚴的城市,過去市場化基礎較好,市場較為成熟。在調控最嚴格的2017-2018年度,重慶市場反而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上漲趨勢,尤其是在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成交量較大,價格出現了明顯的上揚。下半年市場出現冷卻,量價都開始出現明顯的下滑,很多企業開始降價促銷。可以說重慶是一個市場嗅覺較為敏銳的城市,市場化程度高的好處就在於開發商處置靈活,以市場供需關係來決定市場價格。

2019樓市的七個趨勢

成都這個城市是屬於調控的重災區,從去年開始的嚴控到現在,從未有過絲毫的放鬆,並且嚴控程度也屬於“地獄級”的。市場基本屬於休克的狀態,不論一手房還是二手房的買賣條件都非常的苛刻。不少開發商都被迫離開了成都去開拓周邊的市場,不少開發商手上的貨值已經超過了幾十億而沒有拿預售許可證,所以市場上的供應非常少,大大少於真實的積壓供應存量。銷售價格被嚴控的情況下備案數據出現了非常有意思的短波振幅(如圖),備案成交量更是少的可憐。過去要搖號才能購買的房子,現在出現了一個項目只有一個人排號的現象。預計明年成都的房地產市場將會加快洗牌的速度,供應劇增之後的市場價格有望能夠出現真正的下行。

2019樓市的七個趨勢

總之,對於明年的房地產市場,個人並不是很看好,市場依然較為艱難,房產商過去那種“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產品層面

在近5年的時間裡,房地產本已從剛需階段走向改善階段,但經過了一年多的嚴控之後,部分城市的改善產品比重又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有些城市的改善型產品面積段也出現了嚴重的“縮水”。

改善型產品其實也是要進行細分的,比如:奢侈型改善、個性化改善、舒適性改善、剛需型改善等。大別墅、大平層在部分城市已開始出現滯銷,反而100-140左右的剛需型改善走勢還較為良好。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政策倒逼的市場倒退,高房價抑制了人們對於大房子的需求,但同時調控政策又抑制了開發商供應改善型產品的動力。

2019的市場,又會是一個剛需改善的消化年,能夠買得起並有資格買改善型產品的客戶畢竟是少數,所以那些大房子、大別墅,在明年又會沉寂下來。投資型的產品去化速度放緩,剛需小戶型比重還是會持續緩慢的下降,剛需改善成為比重較大的產品類型。

順帶說一句,智慧型社區、精裝房將會面臨較大的挑戰。資源型(學區房、區位好、環境好等)和品質型產品還能繼續走量。

土地層面

這話題或許較上面的價格來說沒有那麼的敏感,但卻是各地政府最為關注的問題——這直接影響到地方財政的收入。那麼開發企業都在做什麼呢?

2019樓市的七個趨勢


2019樓市的七個趨勢

上面的兩張圖其實說明了一個問題:有實力的開發企業正在逆週期拿地。一二線城市縮減,三線城市比重上升。

對於2019年的土地市場,我個人的看法是:整體持續萎縮,價格平穩中部分城市下行,成交總額下滑。

企業層面

2018年對於房地產行業而言是較為艱難的一年,但依然有吃飽飯踩對節奏的企業,行業集中度快速的提高,可以說中國正進入下圖中的第三個階段(集中階段)。


2019樓市的七個趨勢

在這個階段裡,幾乎大部分的企業將會消失,未來的市場將會加速淘汰。2019年房地產並不會在政策層面鬆綁,這會繼續加速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不論是強強聯合還是相互彌補,找一個同伴一起扛的情況將會出現的更多。

中小企業學會生存,大企業學會轉型,不論是開闢新的戰場還是全面的退出,總有一款適合你。

結束語

2019年並不遙遠了,對於地產人而言這個冬天的確有些冷。今年的新聞裡很多企業開始大面積的裁員,對於企業而言就是生存之戰,對於地產人而言,或許思考的不僅僅是生存的問題。

還有不少專家參加了很多政府內部的工作會議,感覺到了經濟和地方財政方面的壓力,認為政府在明年有很大的概率會放鬆調控。我個人認為還是會一城一策,不排除部分城市會放鬆,大部分城市會跟進,但一旦全面放鬆的後果就是房價的飆升,這又是中央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明年很有可能就是地方適當放鬆,中央依然嚴控部分重點城市,這樣的結果大家可以自己去預想一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簡而言之,部分城市的2019會比2018更加難過,望各自珍重。

中國華創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成都開發企業協會監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