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毀”了孩子,就繼續做這5件事吧,多少家長正在做?

很多年輕的父母在結婚生子之前,一直過著兩個人的無拘無束的世界,但是有了孩子之後,兩個人的言行舉止就要有所收斂了,不會再像沒有孩子之前那樣,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孩子畢竟也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他也會有思想,所以在孩子面前,不少家長都一直做錯了。

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他看到什麼就會表現出什麼,父母日常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家長怎麼說怎麼做在孩子的眼裡都會深深的記下來,如果是一些好的積極的言行舉止,孩子跟著學是好事,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一副消極的不好的一面,那麼孩子同樣也會跟著學的,沒就不是好事了。

你想“毀”了孩子,就繼續做這5件事吧,多少家長正在做?

像下面五件事,聰明的家長絕不會當著孩子的面去做,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太大了!

一、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打架

脾氣暴躁的父母在生活因為一些小事經常吵架是家常便飯,但是有些有心的家長會偷偷揹著孩子的面吵架,也有一些家長就顧不得這些了,即使是孩子在跟前,也是該怎麼吵怎麼吵,甚至出手,這會嚴重剝奪孩子的安全感,讓他變得膽小、敏感,影響心理性格正常形成。在這種爭吵不斷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慢慢會出現條件反射性的聽見人講話就害怕。造成孩子膽怯、自卑的性格。對以後的身心健康發育是極其不利的。

你想“毀”了孩子,就繼續做這5件事吧,多少家長正在做?

二、在孩子面前摔東西發洩脾氣

不少家長在兩口子吵架的時候,生氣之際就會摔東西,看見什麼摔什麼,這個時候如果是當著孩子的面,孩子難免會產生恐懼心理,甚至是被嚇哭,家長摔,孩子哭,亂成一團,家長經常發脾氣、摔東西,孩子耳濡目染,脾氣也會變得十分暴躁易怒,動不動就拿摔東西來發洩情緒。長此以往,孩子會慢慢養成脾氣暴躁,愛發脾氣摔東西的壞習慣,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這種暴力會愈演愈烈,甚至造成違法犯罪行為。

你想“毀”了孩子,就繼續做這5件事吧,多少家長正在做?

三、保姆式照顧孩子

孩子總會離開我們的照顧自己去成長,但是一些家長恰恰卻做了相反的事情,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充當孩子的生活保姆,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是家長一手包辦,生怕累著孩子,甚至是一些已經上了小學的孩子刷牙洗臉疊被子還是媽媽來做,孩子即使是在寫作業的時候也會在旁邊伺候著,端茶倒水,長期這樣下去,孩子會學習不專注,注意力不集中,思維經常被打斷,學習成績也不會好,可另一面,孩子還會慢慢形成一種依賴,什麼事情都會扔給父母來幫著做,逐漸喪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等到孩子再大點進入住宿學校,就會出現出不適應住宿的現象,這對孩子都是百害無一利的。

你想“毀”了孩子,就繼續做這5件事吧,多少家長正在做?

四、當著孩子的面嘮叨抱怨

一些碎嘴的家長會經常對生活中一些事情嘮叨抱怨,碎碎念,不僅是在親戚面前,甚至是在孩子的面前抱怨,在孩子看來,爸媽是無所不能的,外面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如果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壓力,把這些負能量傳遞給孩子,會提前讓孩子產生對社會或生活的恐懼,增加孩子的內心壓力,讓他變得消極、不自信。

你想“毀”了孩子,就繼續做這5件事吧,多少家長正在做?

五、在孩子面前佔小便宜

父母的德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父母的一些價值觀念也會潛移默化的感染著孩子,很多家長都有一些愛佔便宜的缺點,比如想方設法帶著孩子逃票,看似省了票錢,卻也"省"下了孩子的格局和尊嚴。或者是帶孩子去超市的時候甚至鼓勵孩子偷吃超市的小零食......這些看似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但是卻給孩子養成了佔小便宜 的壞習慣,我們都知道一些大的的壞習慣都是從一些小事積累起來的。

你想“毀”了孩子,就繼續做這5件事吧,多少家長正在做?

"小時候偷針長大偷牛"就是這個道理,愛佔小便宜的家長難以培養出胸懷博大的孩子,孩子長大後也會容易被眼前的小利益誘惑。

家長永遠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第一面鏡子,家長的言行舉止都會密切感染著孩子,孩子處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什麼樣德行的父母,孩子的未來發展也大同小異,在這裡建議看到文章最後的家長們:如果你們都想自己的孩子長大成材,擁有美好的德行和前途,那就從自身著手吧,給孩子樹立一面好的形象和榜樣,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比什麼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