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時,這5種懲罰孩子的方法很管用,但很多父母卻很少用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棘手的教育難題,對孩子打罵也成了很多父母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孩子被父母打罵後,表面上看起來是聽話了,但孩子的內心服不服你就另當別論了。而且,從小被父母經常打罵的孩子,長大後心理肯定有陰影的。


就拿我身邊的兩個家庭的例子來說吧,一個從未被父母打罵過的姐弟,長大後家裡很和睦,從未發生過爭吵,還常年親自帶父母去遊山玩水,看她從朋友圈發出來的照片,對父母的孝順和愛是發自內心的。

而另外一個家庭,孩子長大後開了一間公司,算是事業有成吧,但因從小被父母打罵,長大後心裡有陰影,跟父母很少有話題可聊,一家人還常爭吵。

父母想去旅遊、生病了什麼的,都是用錢打發父母,雖說父母老後衣食無憂,但很難看得出兒子是發自內心的孝順和痛愛父母,他對父母的養老,更多的是體現“任務式養老”。


時代不同了,棍棒底下出孝子,可能真的不太適合現代的教育,父母們還是要儘量少用。

那...有些父母可能會反駁了,打罵不行要怎麼教育他?給孩子苦口婆心的講道理,他就左耳進右耳出,下次照樣犯錯?要如何教?

其實懲罰孩子要講究科學懲罰,結合規矩才能對教育有所幫助。這幾種懲罰的方式,供父母們參考。

孩子不聽話時,這5種懲罰孩子的方法很管用,但很多父母卻很少用

一、取消某些待遇

當孩子胡攪蠻纏不聽話的時候,父母肯定會怒氣攻心,恨不得立馬教訓孩子,讓他長長教訓。父母沒必要大動肝火,要先把脾氣壓下來,在教育孩子才有效。

可轉移注意力或心中默唸30秒,等自己氣稍微消點的時候,再對孩子進行科學懲罰。

比如取消他一個星期內不能看電視、玩手機或吃零食的權利。

當這種懲罰約定一旦執行的時候,父母們一定要實施到底,中途千萬別心軟或因為爺爺奶奶的勸阻,放棄執行。

這樣父母很容易在孩子失去心中的威信,日後父母會更加難以管教孩子。

孩子不聽話時,這5種懲罰孩子的方法很管用,但很多父母卻很少用

二、罰站

罰站主要是給孩子一種心理上的懲戒,適用於8歲之前的孩子。父母可把家裡一個固定的就落設定為“罰站角落”,一般罰站時間設定這30-60分鐘。

在罰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跟孩子講清楚,為什麼要去罰他,切記別吼孩子,當罰站結束後,讓孩子說出自己當下犯的錯誤,要如何改正當,這才是父母對孩子罰站的意義。

當這種懲罰方式在孩子腦海裡留下印象的時候,孩子下次犯錯之前潛意識就會想到自己犯錯了,會被爸媽罰站,這樣很沒“面子”,從而長記性。

孩子不聽話時,這5種懲罰孩子的方法很管用,但很多父母卻很少用

三、沒收孩子心愛的東西

每個孩子童年都有屬於自己心愛的東西,當有人觸動了孩子的奶酪,那麼孩子肯定會拼死的維護它。

父母可抓住這個點,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沒收他的玩具或心愛的東西,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犯錯的行為時,改正了父母就歸還給你。

在這種教育條件反射下,孩子以後就會更加珍惜自己心愛的東西,不會輕易的無理取鬧或不聽話。

孩子不聽話時,這5種懲罰孩子的方法很管用,但很多父母卻很少用

四、做家務

孩子犯錯時,與其打罵孩子還不如懲罰孩子做家務,用這樣的逆向思維去教育孩子,反而會更好。

給孩子準備一條專用的抹布、掃把、盆子、讓他去擦窗、洗碗、打掃房間、拖地等。只要孩子以後犯錯,就用這種方法懲罰。

時間久了,也能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

孩子不聽話時,這5種懲罰孩子的方法很管用,但很多父母卻很少用

五、打手心

這是不得已用的一步,當孩子屢教不改或犯一些原則性錯誤時可用。比如偷東西、亂打人、抽菸等。

可用這方式去懲罰孩子,讓他長長記性,打手心的時候父母要選擇適當的工具,不能對孩子下手太重,這些打手心的工具父母可以掛在家裡顯眼的地方,給孩子起警示作用。

孩子不聽話時,這5種懲罰孩子的方法很管用,但很多父母卻很少用

綜上所述供父母參考,很多時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沒辦法,誰叫那個不聽話的是自己的孩子呢,只能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做一個有休養的父母、別隻會把孩子當成洩氣筒。結合這5種科學的方法,才有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