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鬧脾氣,家長的第一句話能起到關鍵作用!

孩子在父母眼中永遠是長不大的,有些時候,孩子因為一些小事而生氣鬧脾氣,家長狀態好的時候大多會選擇包容,碰到煩躁的時候也許就是對孩子 "一通撒氣"。

孩子鬧脾氣,家長的第一句話能起到關鍵作用!

對待孩子鬧脾氣,父母也不能一味意氣用事,正因為孩子小所以我們才需要謹言慎行,否則給孩子帶來一個壞的榜樣,造成的影響是惡劣的。

在某親子真人節目中,飯點時,某女星的孩子對於桌前的美食毫不動心,心心念唸的只有自己剛到手不久的玩具,對於媽媽男孩絲毫不留情面,要求媽媽把玩具裝好,並用上了"立刻、馬上"的字眼,遭到媽媽反對之後,男孩更是絲毫不退步,依舊我行我素甚至大發雷霆。

孩子鬧脾氣,家長的第一句話能起到關鍵作用!

但溫柔的媽媽卻用這樣的一席話,不僅合理的拒絕了孩子不合時宜的請求,同時也化解了孩子的怒氣:我知道你很喜歡你的玩具,很想讓它成為威武的機器人,但是這要等到吃飯之後,這是規則……

後來在男孩得知自己的玩具是沒辦法帶走時,同樣情緒爆發,媽媽又一次用聖母光環"安撫"了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但……

孩子因為害怕水堡而哭泣時,媽媽又說道:我知道你很害怕,但你真的很勇敢……

孩子鬧脾氣,家長的第一句話能起到關鍵作用!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總結出,家長安撫兒子的訣竅在哪裡,那就是開頭的"我知道"。無論兒子出現了什麼情緒,媽媽一定第一時間送出了我知道這三個字。也許在成年人眼中這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在弱小的孩子身上,這簡單的"我知道"代表就是理解和信任,"我知道"代表著孩子此時此刻的心情爸爸媽媽不僅理解同時還接納了孩子,沒有打壓,先接納孩子讓孩子情緒得到平復。

孩子鬧脾氣,家長的第一句話能起到關鍵作用!

在孩子情緒爆發的時候,成年人的思維並不適合小孩子,孩子的小小腦袋完全管不住"強大的大腦情緒",這時家長千萬不要試著給孩子講道理!第一時間表示接受孩子並展現出媽媽的愛,會很容易讓孩子接受媽媽的拒絕。大夏天感冒的孩子非要吃雪糕,媽媽對此並不理睬,孩子嚎啕大哭,儘管這一件小事,但此時一個雪糕就是孩子心中最大的!如果媽媽這麼說:寶貝,我知道你很想吃雪糕,雪糕又冰又甜的一定很好吃,但是你正在感冒生病呢,吃了會更咳嗽的,我們改天再買好嗎?

孩子鬧脾氣,家長的第一句話能起到關鍵作用!

在強硬的拒絕和溫和的接納之後再拒絕的兩種方式中,明顯後者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在孩子眼中最愛的媽媽如果沒有第一時間接納自己,那麼媽媽的"強勢拒絕"對於孩子來說根本不成立!

孩子鬧脾氣,家長的第一句話能起到關鍵作用!

家長要知道,孩子的強烈情緒很多時候是通過行為來直接表達的,這也正是為什麼孩子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不滿,如果父母不善於接納,往往會被孩子的簡單"腦回路"排斥。父母永遠是孩子最貼心的人,所以當孩子出現狀況時,一定要第一時間接納,這樣才能更好的安撫到孩子的情緒點上!也能更好的和孩子相處,教導起來更是事半功倍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