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中画经典之文征明《兰竹图》】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兰竹图》文征明 局部

这幅文征明的《兰竹图》为纸本长卷,纵纵26.8厘米,横636厘米,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征明用飞白勾石,细笔写草,整个长卷用笔潇洒自如,恣意纵横,将自己的才情展露无遗。幽兰与翠竹和荆棘丛生于湖石、流水之间,疏密有致,千姿百态。

观整幅长卷似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特别是在对兰草的处理上,不同浓淡的笔墨线条,穿插交织,看似寥寥数笔,竟然韵律无穷,画出兰草的勃勃生气,若要讲对“古法用笔”的理解,文征明此画可做一例。

文征明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11月28日),当时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宪宗皇帝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在浙派绘画创始人戴进与江夏派吴伟等人的画名显著之时,年轻的文征明尚籍籍无名。

据说文征明直到7岁时还不会开口说话,他的父亲文林却坚信他能够大器晚成。18岁时,文征明参加了生员考试,老师因为他的字写得差,被评价为三等。他因此开始发奋练习书法。1494年,文征明已经跟随老师李应祯学习了3年书法。李应祯当时为官南京太仆寺少卿,与文征明父亲文林是同僚,也是文征明好友祝允明的岳父。

拜李应祯为师后,文征明也完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他于1492年(或稍早)娶了昆山吴愈第三女为妻。这次联姻,堪称江南文化人在精神财富领域的一次大结盟。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兰竹图》文征明 局部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兰竹图》文征明 局部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兰竹图》文征明 局部

文氏家族的远祖包括春秋时代帮助勾践复国的功臣文种,是文祁的后人之一。文祁三十四代孙,东汉庐江郡舒(今安徽舒县人)的文翁,是明代文征明家族的直系先祖。文翁名党(前156-前101),字仲翁,汉景帝末年,出任蜀郡太守。文翁好教化,“兴学校以化民”,又筑“石室”为学官,因此这一派文姓后人又称石室后人,如宋代的墨竹画家文同。历代文人言及学校教育,即以文翁为首,现今成都石室原址的“石室中学”,就有纪念中国官办学校开创者文翁之意。

文翁嫡裔文时(约906-965)自成都徙庐陵,传十一世至宋代宣教郎文宝,因其官衡州教授,子孙因家衡山,遂称“衡山文氏”。文征明也因此自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文征明所出生的文氏家族,世代读书为官。从元入明之际,这个家族大部分显赫人物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这种尚武、刚烈一面的基因早在文时十二世孙的文天祥(1236-1283)的身上,就已经有显露。进入元代后,镇远大将军文俊卿,为湖、广管军都元帅,文俊卿生六子,长文定开,从朱元璋平伪汉,以功授荆州左护卫千户;次文定聪,侍明太祖为散骑舍人,后赘为都指挥蔡本婿,跟随蔡徙苏州,复随蔡徙杭。文定聪所生四子,其中第二子文惠(1399-1468),自杭来苏,因婿于张声远氏,遂留居吴门。文惠则是文征明高祖,可惜他没有看见文征明出世,其卒后两年,文征明方诞生。

文征明所娶的昆山吴氏家族,则一直享有诗书声望。文征明岳父吴愈,是吴凯的长子。吴凯(1387-1471),昆山人。因工书被选修《永乐大典》,以礼部主事致仕,平生以礼自律。这位不苟言笑的老先生去世后,他的墓碑就是文征明所写。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兰竹图》文征明 局部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兰竹图》文征明 局部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兰竹图》文征明 局部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兰竹图》文征明 局部

吴愈(1443-1523),愈字惟谦,晚号遁翁,仕至河南参政,以详审明察,狱无滞囚,不畏强梁著,1522年以登极恩进阶嘉议大夫致仕。文征明的老师沈周评价其“才茂德优,为东昆名流”。

文征明的岳母,姓夏,名安人。夏氏家族世代为苏州人氏,因曾祖父夏亮(1353-1425)晚年置田娄水,于是举家迁居昆山。夏亮喜赋诗,亦善写山水林木,好古善鉴(尤于书画),与倪瓒有交,与王绂、戴进、张益等亦师亦友,为朝中诸同高官所钦佩者。

文征明的外舅公,则是明朝大画家夏昶,官至太常寺卿直内阁。他画墨竹师王绂,时推第一,坊间有“夏昶一箇竹,西凉十锭金”之谣。夏昶的兄长夏昺,字孟旸,亦以书法召试称旨,命与昶同拜中书舍人,时称“大小中书”。据说夏昺也擅长画竹石,萧萧有林壑之气。

在昆山一隅,与夏家族有联姻之好并引以为荣的大文学家还包括后来的散文家归有光(1506-1571),与这些文人脉络的广泛交织,奠定了文氏家族在江南地区的广袤深厚人文根基。

诞生于这样的官宦世家中,家族成员都将考取功名、传承儒家传统家族典范作为人生第一要务。文征明的父亲就是其中的榜样。他在成化八年(1472)就与吴宽、杨一清、司马垔、桑悦等同榜进士,成为家族中首位进士,后升任南京太仆寺丞。

然而命运似乎一直捉弄着文征明,他考了十次生员都没有考上。一直到53岁,才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的翰林院待诏职位。

以下请横屏欣赏: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赏析」文征明的《兰竹图》和江南文氏家族

这时的文征明,书画已负盛名,3年后他辞归出京,放舟南下苏州。终于放弃了仕途后,他的文笔却传遍了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而吴门画派,始于沈周,成于文征明,继起者包括唐寅、仇英、张宏等人,他们在艺术上较全面地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并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开创一代新风,取代院体和浙派而占据画坛主位,历时150多年。

据说文征明年近90岁时,还在为人书墓志铭,没有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