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以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三歲以前的教育對孩子至關重要,關係到孩子很多習慣的養成,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如果沒有在三歲之前培養出孩子的一些良好習慣,以後再想要進行糾正,就比較費勁了。

但是培養孩子也不能硬來,要講究一定的方法。

著名的詩人紀伯倫曾經在自己的詩裡這樣寫到: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許多父母樂衷於將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品,總是試圖控制自己的孩子。這樣的行為毫無疑問必然是會失敗的,沒有人願意被控制,哪怕他只是一個丁點大的孩子。

那我們該怎麼教育孩子呢?難道只能看著孩子調皮搗蛋卻無計可施,任由他變成一個熊孩子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養育孩子是有方法的。

芝加哥大學心理/人類發展系博士艾麗卡·雷斯切爾就撰寫了這樣一本書,告訴我們該如何養育孩子。這本書的書名是“What great parents do”——偉大的父母都會做些什麼,中文書名被翻譯成《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

三歲以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艾麗卡在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後,和普天之下的所有母親一樣,迫切希望尋找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並啟動了一個私人項目,將優質父母集中到一起,探討育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得出的經驗。隨後產生了將這些育兒知識集結成書的想法,於是便有了《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這本書。

這本書與其他的育兒書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沒有那些讓你摸不著頭腦的長篇大論,有的只是各種簡單實用的行動原則,讓你可以馬上付諸實踐。

三歲以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接下來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印象最深的幾條原則。

1.說話算話、言出必行

狼來了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故事中那個小男孩幾次三番的說謊,戲耍村民,導致最後狼真的來了時,也沒有村民再相信他的話了。

撒謊的人誰都不喜歡,大人總是教育孩子不要撒謊,可是自己卻常常欺騙孩子,隨意對孩子做出一些承諾,而不加以實踐。並且認為孩子還小,大人說話不算話也沒什麼,孩子不會放在心上。

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孩子是小,但並不傻,你必須要讓孩子知道你是說話算話的,這樣才能建立起父母與孩子之間相互信任和尊重,保證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石。

比如,你的孩子吃飯的時候總是喜歡邊吃邊玩,需要奶奶或者姥姥在屁股後面跟著餵飯,你嚴肅地告訴孩子,現在是吃飯時間,如果不好好吃飯,待會等我們吃完飯了,我們就會把你的碗筷收走,直到吃晚飯之前,你不能吃任何零食或是點心。

那麼你就必須按照自己說的來做,哪怕下午的時候你的孩子餓得不行,故意撒潑,耍賴哭鬧,你也要堅守自己的原則,直到晚飯時間才為孩子提供食物(當然這一前提是你要確保孩子聽懂了你的話)。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孩子對你忍耐邊界的挑戰,因為他們知道你會言出必行,下一次,他們就會乖乖聽話了。

同樣道理,如果你答應了孩子星期天要陪他出去玩。那麼當星期天到來時,你就應該真的帶孩子出去玩。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可以和他開玩笑,隨便說個承諾逗他開心,而不實踐。如果你經常讓孩子失望,或者改變約定的時間,那麼當你以後再對孩子做承諾時,孩子就有可能會不相信你的承諾。

2.避免毒舌傷人

是個孩子,難免都會有調皮搗蛋的時候,很多父母在生氣的時候就會失控,對孩子大喊大叫,或者說出一些帶有侮辱性的詞語,比如你怎麼這麼傻;你好煩啊;再鬧,就把你丟這兒不管了;你看某某如何……之類的話。

不要以為孩子還小,聽不懂,其實孩子什麼都明白,這樣對孩子說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喜歡”沒有自信、缺乏安全感。長此以往,孩子要麼變得缺乏膽小、自卑,要麼就是慢慢“學乖”,一味迎合大人。無論哪一種,都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我們生氣常常是因為孩子犯了一些“我們眼中”的錯誤,比如亂翻東西、大吵大鬧等等。但實際上這只是孩子自我探索的結果,他只是想要探索這個世界,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或是想證明自己能夠掌控自己的行動,這是他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階段。

並且大人想表示不喜歡的對象,並不是孩子本身,而是眼前發生的某件具體的事。那麼就不要說“不喜歡孩子”,而是就事論事,“媽媽不喜歡你這麼做”、“爸爸不喜歡你說髒話”。這兩種表達方式之間的差異,孩子是能夠感覺到的。

至於“再怎麼樣爸爸媽媽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父母不該這麼想,也不該這麼說,為人父母是自己的選擇,也是一輩子的責任,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困難,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提升自己作父母的能力,而不是遷怒孩子。

我們的語言會對孩子造成重大影響,如果我們經常對孩子說一些刻薄的話,親子關係就會很糟糕。優質父母總是用愛的語言和行為來與孩子交流。

3.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

從出生到五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孩子的大腦飛速發育,神經連接和神經路徑以驚人的速度生長,大腦的結構能達到成年時期的90%,這些神經路徑就像森林中的道路——一旦被開闢出來,形態就被固化了,無法再改變。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神經路徑就是我們平時通常所說的習慣和觀念,如果父母在孩子年幼時,就讓他養成良好的習慣,會讓父母和孩子獲得巨大的好處。

習慣的養成來自行為的不斷重複,因此如果我們想要讓孩子養成或改變一種習慣,就必須反覆操練新的行為、思想或感受,直到成為習慣。

比如,你想要讓孩子養成喜歡閱讀的習慣,那麼你就可以經常讀書給孩子聽,節假日時將孩子帶去圖書館,限制孩子看電視、玩遊戲的時間,與孩子一起談論書中內容……

又比如,你想改變孩子經常打擾你的習慣,那麼當孩子來打擾你時,你就要跟孩子說,“你打擾到我了,請等一等,我此時正在做一份非常重要的計劃報告,不能被打斷”。當然啦,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耐心等待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此你可以繼續跟孩子說,“如果你想要找我,而我又正好在忙,那麼你起碼應該說一聲打擾了”。說完這句話之後,接下來的時間,在孩子沒有對你說“打擾了”之前,你都不應該將注意力轉向他。這樣你才能讓孩子意識到,當別人在忙時,他應該耐心等待別人,或者,至少應該跟別人說一聲“打擾了”。

習慣看上去似乎無關緊要,但卻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就像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的那樣,“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書中還列舉了許多其它實用的教養指南,一共有75條,我在這裡只是列舉了其中的三條。艾麗卡在書中說道,養育小孩是一項既有樂趣又有挑戰的工作,而家長的行為極大地影響著孩子的行為,作為父母,想要改變孩子,首先得改變自己。

魯道夫·德雷克斯在《父母:挑戰》中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孩子註定無法成為天使,但我們始終可以成為更好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