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什么把曲阜县城迁往寿丘,并改称仙源县?

宋朝为什么把曲阜县城迁往寿丘,并改称仙源县?

宋真宗赵恒,是信奉道教的。当时有好事之人,也可以说等同于现在的所谓“专家”吧,考证出赵家的始祖是轩辕黄帝。而黄帝的出生地,就在曲阜城东四公里处的寿丘(今旧县)。这样一来,宋真宗真是高兴极了,他终于可以把赵家打扮成“真龙天子”,从此永远统治天下了。

宋朝为什么把曲阜县城迁往寿丘,并改称仙源县?

寿丘

于是,在公元1012年(大中祥符五年),宋真宗下诏,将曲阜改称为“仙源县”,意为神仙出生的地方,将县治移往寿丘。并在寿丘大兴土木,营建了壮丽的景灵宫、太极殿等一批宏大的建筑群,以供奉黄帝及夫人嫘祖的神像,派道人看守,岁时奉祀。

宋朝为什么把曲阜县城迁往寿丘,并改称仙源县?

少昊陵

当时的景灵宫,建有各种殿、宫、门等1320间,规模宏大,富丽庄严。景灵宫大约在元代末期或明代初期被毁,现存遗址已埋在地下,地上仅存有原来的石碑两幢。2013年5月,景灵宫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朝为什么把曲阜县城迁往寿丘,并改称仙源县?

景灵宫遗址

宋朝为什么把曲阜县城迁往寿丘,并改称仙源县?

万人愁碑

宋朝为什么把曲阜县城迁往寿丘,并改称仙源县?

仙源县故城

仙源县城是一座长方形的夯土城郭,面积37.6万平方米,外绕护城河,城内有纵横大街与四门相通。县衙设在北城门内路东,城内还有古楼、县学、粮仓、庙宇等建筑。仙源县城历经500余年,直到明正德末年才迁至鲁故城西南隅,即现在的明故城所在位置。

宋朝为什么把曲阜县城迁往寿丘,并改称仙源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