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房價走向:無腦上漲or迴歸理性?專家告訴你

過去這短短的十年時間,相當比例的家庭從有可觀積蓄轉變為積蓄空空並且揹負了二十年的債務。也就是說,這十年時間,我們消費掉了 過去10年的積蓄 + 10年間的勞動所得 + 未來20年的勞動所得,一共接近40年的勞動生產價值。橫跨40年的勞動價值,跨越了時空齊聚在了當下,造就了當今的繁榮與諸位賬面千萬富翁。

2019房價走向:無腦上漲or迴歸理性?專家告訴你

如大家所知道的,這些錢絕大部分進入了房地產市場。當然你可以說,這不是消費,是投資。但是在我看來投資和消費其實沒有太過明顯的界限。從某個角度看,沒有升值預期和合理變現渠道的投資,就是消費。而某些消費,也會因為意料之外的價值回報而變成了投資。並且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把消費說成是投資來賣,不管是什麼都會好賣很多。所以你看現在滿屏幕都是教你如何投資自己的,可是定睛一看,5成是消費,4成是騙錢。畢竟最好賣的商品是焦慮感。

2019房價走向:無腦上漲or迴歸理性?專家告訴你

話說回來,經濟週期往往是這樣的:在蓬勃發展期,資本每年投資生產銷售20塊錢的商品,給自己留出6塊錢利潤後(這筆錢作為資本的積累增值通常不會進入消費市場),14塊錢給到廣大勞動人民。勞動人民用其中的10塊錢去購買之前生產的商品用以生活,而剩下的4塊錢就作為積蓄。那麼還剩下10塊錢的商品則銷往海外市場或者是曾經的殖民地,這樣庫存清完,國內商家大賺特賺,國內民眾消費有盈餘,積蓄增加,社會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2019房價走向:無腦上漲or迴歸理性?專家告訴你

例如曾經的日不落大英帝國便是如此。可是很快,國外或者殖民地的消費能力就漸漸力不從心了,20塊錢的商品開始有了庫存,於是商家規避損失減產裁員,只生產10塊錢的商品了,相對應地,一半的人失去工作,開始靠前幾年的積蓄生活。失業又導致消費的進一步萎縮,原先國內能消費10塊錢商品的,現在節衣縮食只消費8塊錢商品了,惡性循環……於是所有人都意識到,經濟危機來臨了。

轉嫁經濟危機的方式就是找到新的市場,把過剩的產品賣掉,讓銷量帶動產量恢復上去,產量又帶動著就業率的回升。可是世界就這麼小,爭搶市場加上局勢不穩定,很容易就演化為戰爭。通過戰爭消滅掉一部分資產,把世界變成一片廢墟,投資機會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了。而到了投資回報期的時候,問題還會回來。但是核平衡意味著世界大戰很難再發生,那這個時候,市場擴張的訴求就不得不從時間軸上想辦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