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突發利好,買房人的福音

1978年的時候,安徽省鳳陽小崗村首先發出了改革開放的第一槍,恢復包產到戶責任制,給全國農民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前兩天全國首例集體建設用地的入市公告發布,就像當年的改革,帶給全國眾多買不房子的同胞一線希望。

12月27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掛牌三塊位於大興區瀛海鎮的集體建設用地,通知公告裡顯示這三塊地將會用來建設共有產權的房子。

樓市突發利好,買房人的福音

這三塊地的屬性都是集體用地,按照原先的規定,集體土地想要入市的話,首先要經過國家來徵收轉變成了國有土地之後,才可以進入市場拍賣。在徵收,拍賣這些流程裡面,大部分的土地出讓金都屬於國家。

例如一塊集體用地,政府用了2個億來徵收,然後變成國有的,最後用8個億的價格來賣給開發商的話,等於政府賺了6個億;這種模式使得土地的成本高了好幾倍,房屋的價格也就會大浮動的提高。

去年,政府為了鼓勵租賃市場的發展,提倡集體用地可以建設租賃住房,只是還不能直接進入市場買賣;但現在北京這一步,標示著,這三塊集體土地入市已經不會再有國家徵地這個關節,能很大幅度上的減少土地這塊的成本,然後壓縮房子的在售價格。

樓市突發利好,買房人的福音

根據發佈的通知公告可以看到這三宗地塊處於大興區瀛海鎮。

1、京土集使掛(興)[2018]003號,起始價為人民幣158879萬元,)本次出讓宗地F81建築規模全部建設“共有產權住房”,包含全裝修費的銷售均價為29000元/平方米。

2:京土集使掛(興)[2018]004號,掛牌出讓起始價為人民幣162089萬元,本次出讓宗地F81建築規模全部建設“共有產權住房”,包含全裝修費的銷售均價為29000元/平方米。

3:京土集使掛(興)[2018]005號,掛牌出讓起始價為人民幣220862萬元本次出讓宗地F81建築規模全部建設“共有產權住房”,包含全裝修費的銷售均價為29000元/平方米。

樓市突發利好,買房人的福音


從告示裡面看到凡是我們國家境內的合法企業,組織和個人都能參加競買著三塊集體土地的70年使用權,用來建設‘共享產權住房’,以後入市包含全裝修費的銷售均價為29000元/平方米;這個售價比起它周邊的房價來說,實在便宜太多;在它200米龍湖天琅預售價格是接近8萬元/平方米的價格,比它貴了塊三倍了。

聽一個地塊的房子,這邊80平的只要232萬,旁邊的樓盤卻要640萬左右,之所以能有這麼低的售價,在於集體土地少了國家徵收的這個節點,直接進入市場交易,使得價格便宜了很多,按照這個數據來算,每平米建築土地價格大概在15000元左右。

按照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的規定,50%是個人產權份額比例的“保底線”。共有產權住房的個人產權份額比例按照5個百分點一個檔位,即50%、55%、60%、65%、70%、75%、80%、85%、90%、95%。一共10檔。

也就是說,符合資質的買房人,最低可以花費50%的總價,買下房子70年完整使用權。假如房子面積為80平米,那50%的總價就是116萬元。

如果你運氣好的話116萬就可以在北京安家了,這對北漂的人來說簡直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但是符合購買共有產權住房的條件很難!

根據《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規劃設計宜居建設導則》規定:

樓市突發利好,買房人的福音


以上可以看到,申請共有產權住房需要以家庭為單位,且在北京沒有任何住房轉讓記錄,並滿足北京市規定的購房條件者,外地人需要連續不間斷繳納5年社保。

符合這些條件的北漂不多,更多的是北京本地人。

據統計北京目前有接近30個項目,三萬多套共有產權住房進入市場,相對來的這個數量還算不錯;要是別的城市也能這樣,地方政府大施拳腳,增加集體土地進入市場的比例,買不起房子的人們購房,住房的大事就能解決。

這是在房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每個人都能有住的地方的一個方法;為了堅持這個方針,還規定了共有產權住房性質永遠不變;共有產權性質再上市後也不能改變,進行封閉管理,循環使用。個人份額無論是出售給組織還是別的購房人,都不涉及到政府份額,政府也不會出售或購買。

這樣的話就只會在共有產權的板塊流轉,不會跟商品房相同,能用這麼便宜的價格享受到70產權的使用權利,可以說是萬幸了!以後政府如果能夠多多加推這種房子,那麼就不會有這麼高的房價了!

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因為沒有比土地更多的財政收入,如果這些便宜的土地大量進入市場,恐怕對於地方政府的財政極大的消減,這種方法也只有幾個不太依賴土地財政的一線大都市都承受的起,其他城市要嘗試這種方法,需要很大魄力和勇氣,唯有這個土地收入這一關,才能做到房住不炒的地步;而北京現在做的這個舉動是有歷史意義的,會起到極大的帶動作用,它將會帶動更多的集體土地使用權進入市場,幫助低收入人群解決住房問題,希望最後人人都能買的起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