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二千年来的中国史,永远遵循的一个旋律


钱穆:二千年来的中国史,永远遵循的一个旋律

政治不是一个法的问题,不是一个制度问题。探源究本,更要的,还是“人才”问题。“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熄”,这虽是两千年前的老话,但两千年来,依然有它的真实性。

只要没有人,一切好法良规,还是要变质,要腐败。只要有人,不一定要有理想的好法良规,还是勉强可支撑。而且中国的政治规制,又是平铺的。中央腐败,只要地方过得去,也不至于大动乱。

中国历史上,每逢一次大动乱,便是告诉你,这一时代普遍缺乏了人才。否则中国人才常是大部干政治,非人才破产,政治极端腐败黑暗,这样一个广大的农业国,遍地是散漫安静的小农村,也掀不起大乱子。必得全国人才枯竭,才始有广泛的大动乱。

在大动乱后,人才更枯竭,未必能急速产生大批的新人。以中国之广大性,难骤乱,亦难骤治。难骤动,亦难骤定。这只是同一原因,其关键全在人,不在法。

因此中国历史在大动乱之后,必得与民休息,清静无为。政治只采消极方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一些时,社会渐安宁,元气渐恢复,新人才兴起。到那时,才再是文物光昌,从头整顿的时代。

二千年来的中国史,永远遵循这一个旋律。

本文选摘自《文化与教育》钱穆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