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绘本等于讲故事?太浪费,3个阅读技巧,有效提升孩子思维力

我们都知道,陪孩子读绘本有非常多的好处。比如,

  • 能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提升他的语言能力;
  • 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 帮助他克服成长中的困难,如适应幼儿园、交朋友、管理情绪等;
  • 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 增进亲子关系等。

我们身边有很多妈妈,一直在坚持陪孩子读绘本这件事,真的是很棒。

不过,也有不少妈妈在陪孩子共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陷入一些误区。

读绘本等于讲故事?太浪费,3个阅读技巧,有效提升孩子思维力

这些错误的做法,很可能让孩子的收获大打折扣。花了很多时间,却只读到了故事的情节。时间一长,甚至连故事的内容都忘得一干二净,岂不是很亏?

所以今天,小样妈想和大家分享3个绘本阅读技巧。让孩子读完一本书,就吃透一本书的精华。

还有更重要的,在读绘本的过程中提升他的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基础。

误区一:只读绘本上的字

很多妈妈在读绘本的时候,受自身阅读习惯的影响,会很看重“读字”这件事。

绘本上有的字,必须一个不落地念完,绘本上没有的字,我们也不会额外补充。

假如孩子能安静地坐着,让我们从头到尾顺畅地把字念完,我们就会有一种满足感。

我一开始陪小样读绘本,也有这样的强迫症。不过后来通过学习,我才明白,绘本之所以字少图多,并不只是因为孩子不认识字而已。

和很多人的观念相反,绘本里的图其实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超过了文字的重要性

读绘本等于讲故事?太浪费,3个阅读技巧,有效提升孩子思维力

一本好的绘本,它的图片会包含非常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文字里没有的,必须图文整合在一起,才能帮助孩子理解整个故事

而且图画和文字一样,也是一种抽象、简化后的符号。对图片的理解能力,会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听课效果和学习成绩。

所以我们陪孩子读绘本时,除了用念文字的方式,让孩子听到声音的线索,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孩子读图

具体要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在读完文字后,在画面上多停留一点时间,引导孩子去观察画面的信息

比如大家很熟悉的《菲菲生气了》

读绘本等于讲故事?太浪费,3个阅读技巧,有效提升孩子思维力

一开始,菲菲很生气的时候,画面的背景是红色的,菲菲的脸占满了整个画面,比例非常大,而且菲菲的头发也气的翘了起来,真的是“怒发冲冠”。

读绘本等于讲故事?太浪费,3个阅读技巧,有效提升孩子思维力

后来,菲菲出门散心,慢慢平静下来,画面的颜色也柔和了不少,以蓝绿色为主。菲菲在画面中的比例也变小了。她坐在大树上,望向远方,显得非常平静。

文字中提到了“微风轻吹着头发”,我们可以从画面中观察到树叶、草,还有湖水都是往右边倾斜的,仿佛真的能感受到有微风在吹拂。

在读绘本的时候,如果可以停下来和孩子一起观察,讨论,鼓励他说出看到的细节,把听到的文字和看到的图片结合起来,孩子阅读的深度和理解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误区二:妈妈只管讲,孩子只管听

第二个读绘本的误区,是妈妈成了阅读的主角,忙着念文字、讲道理,帮孩子归纳总结,孩子却成了配角,只要安静地听就可以了。

这样的模式很像我们听老师上课,不仅吸收率差,时间长了,还容易降低孩子听绘本的积极性。

读绘本等于讲故事?太浪费,3个阅读技巧,有效提升孩子思维力

想要真正让孩子有所收获,爸爸妈妈就得后退一步,把主角的位置还给孩子。

比如年龄小的孩子有注意力分散的特点。他们经常会一边听妈妈讲绘本,一边走开管自己玩

很多妈妈觉得这是不专心的表现,甚至会因此批评孩子,其实这是完全正常的。妈妈管自己讲就可以了,孩子有在听,听到有趣的地方,他还会凑过来看呢。

我们还可以在共读中,加入表情和动作,邀请孩子一起动起来。

文字简单或者有韵律的书,可以把重复或者押韵的部分留给孩子,请他来读

对于一些比较熟悉的绘本,可以请孩子根据画面,把故事讲给我们听

读绘本等于讲故事?太浪费,3个阅读技巧,有效提升孩子思维力

前面提到要和孩子慢慢地读,引导他观察画面的细节。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问问孩子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你觉得菲菲现在是什么心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看到那么多绿树,你的心情怎么样?是舒服的,还是生气的?”

多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要急着去评价孩子,或者给他讲道理,这样孩子在读绘本的时候,思维会更活跃,参与感也会更强。

即使之后我们没时间陪他看书,他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自己读图,自己思考。

误区三:只局限于绘本,没有拓展

不知道妈妈们自己看书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感觉:看的时候明明都懂,也觉得记住了,但一合书本,就什么都忘了。

我们之所以记不住书里的内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书里的知识和我们已有的经验、知识联系起来。

孩子读绘本也是一样的。如果想加深孩子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尤其是想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我们一定要多做一步,那就是把绘本内容延展到孩子的生活中

读绘本等于讲故事?太浪费,3个阅读技巧,有效提升孩子思维力

比如我们在读

《菲菲生气了》这本书时,可以启发孩子思考。

你最近生过气吗?有没有像菲菲一样,气得火山都爆发了呢?”

“菲菲生气的时候,出去散步,看到漂亮的风景就慢慢不生气了。我们生气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呢?

又比如《云朵面包》这本书,讲了下雨天,猫姐姐和猫弟弟给爸爸送云朵面包的故事。由这个故事出发,我们可以和孩子聊聊下雨

读绘本等于讲故事?太浪费,3个阅读技巧,有效提升孩子思维力

下雨是什么样的感觉,湿湿的还是冷冷的?”

你最喜欢在下雨天玩什么?

“下雨有什么好处(可以玩踩水),又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容易堵车)?”

像这样和孩子聊一聊自己的生活,他的感受和想法,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就开阔了,对绘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以上就是我们陪孩子读绘本时容易掉入的3个误区,还有对应的一些阅读技巧。

虽然说只要坚持共读,孩子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但如果我们能再讲一些方法和技巧,孩子的收获就能成倍增加,何乐而不为呢?

愿你家宝贝从书里收获的不只有故事情节,还有理解图画的能力,和深入思考的习惯。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转发支持小样妈。

更多早教游戏文章,可以戳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