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弱和心衰的預防和治療

衰弱是身體生理儲備的加速下降,是一種由多系統損傷導致的臨床綜合徵。表現為在應激事件刺激下,維持身體穩態的能力下降,變得十分脆弱,從而增加不良健康後果的風險,包括跌倒、譫妄和殘障,使老年人成 為依賴群體。衰弱的原因包括遺傳和表觀遺傳、身體、 心理、社會和環境因素等。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指由於心臟的收縮功能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不能發揮血液泵的作用,不能將從靜脈迴流入右心的血充分排出心臟,導致靜脈系統血液淤積,動脈系統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引起心臟循環障礙的臨床綜合徵。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死亡率高,預後差且治療費用高。

既往研究發現衰弱在老年心衰者中發病率高達30%-50%,在相對年輕的慢性心衰的患者中也高達1/3。同時也發現,衰弱是心衰患者發生不良事件的獨立預測因子。

最近,我們課題組對既往20項相關研究做了綜合分析發現,衰弱比非衰弱的心衰患者的全因死亡風險高了1.59倍,再住院風險高了1.31倍。此外,衰弱患者心室輔助裝置(VAD)植入後全因死亡風險較非衰弱心衰患者顯著增加了1.62倍。

衰弱是一個動態的可逆過程,適當的干預可以延緩甚至逆轉衰弱的進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對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後影響。衰弱的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運動(抗阻及有氧運動)、營養干預(補充熱量和蛋白質)、合理補充維生素D以及儘可能減少多重用藥。

綜合上述,臨床醫護人員需在心臟功能評估的基礎上,開展對心衰患者衰弱的評估,為患者制定最佳的個體治療護理方案,儘可能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質量,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衰弱和心衰的預防和治療

參考文獻

Zhang, Y., et al., Frail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Heart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Am Med Dir Assoc, 2018. 19(11): p. 1003-1008 e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