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肝癌多學科綜合診療高峰論壇在廈門舉辦

中國網海峽頻道3月7日訊 中國是肝癌大國,每年肝癌新發率和死亡率佔全球一半以上。由於肝癌單一治療手段無法滿足肝癌治療領域的需求,多學科綜合診療手段將成為今後肝癌治療領域的發展方向。近日,由福建抗癌協會主辦的“福建省肝癌多學科綜合診療高峰論壇”在廈門舉辦,會議圍繞肝癌多學科綜合診療的基礎及臨床展開討論。

福建省肝癌多學科綜合診療高峰論壇在廈門舉辦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廈門弘愛醫院院長應敏剛介紹,在腫瘤的治療當中,由於腫瘤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器官的一個表現,所以它在局部治療的過程中離不開對全身的治療,以肝癌這個病種來講,它非常突出,由於肝癌是癌中之王,它的治療效果並不是非常理想,等到病人發現的時候,局部治療已經無法做到根治,這時候就需要有多學科的參與。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博恆介紹,儘管我國在肝癌的治療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肝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僅12.7%,肝癌的治療任重道遠,而多學科綜合診療是目前最理想的會診模式。

福建省肝癌多學科綜合診療高峰論壇在廈門舉辦

福建省腫瘤醫院首席專家、主任醫師黃誠認為,福建在腫瘤多學科診療上應當建立省一級的專家團隊,併為市縣醫院提供多學科綜合診療的建設指導意見,並形成跨醫院協作及資源共享,

廈門弘愛醫院醫學主任醫師、教授李槐說,過去是誰接到病人,就用自己最熟悉的治療手段來給患者治療,這也導致一些患者可能失去其他手段治療的機會。現在的多學科治療是由內科、外科、放療科和介入科的醫生一起討論,根據腫瘤、肝臟功能以及病人全身狀況選擇一個最適合他的治療方式。

福建省腫瘤醫院腫瘤主任醫師、教授林海瀾介紹,肝癌發病分佈在全國範圍來看,福建是高發區,尤其是沿海地帶,因此福建各大主要醫院在腫瘤介入、肝癌防治工作方面傾注不少力量,就是希望降低肝癌的發病率。

福建省肝癌多學科綜合診療高峰論壇在廈門舉辦

近幾年來,福建在肝癌研究及治療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在吳孟超院士、應敏剛教授、張博恆教授等全國有影響力的腫瘤專家的帶領下,各主要醫院不斷累計經驗,培養多層次人才,而多學科綜合診治的引入與建設也必將給民眾帶來新的希望,它可以實現各科資源和優勢的最大化整合,提高診治質量,從根本上降低醫療費用,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