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內部信承認蔚來人員冗餘待優化 3年虧損172.3億


李斌內部信承認蔚來人員冗餘待優化 3年虧損172.3億


在被曝出交付數量存貓膩、公司正大量裁員負面消息的第二天, 3月22日,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發表內部信,確認蔚來今年以及未來三年的目標和關鍵行動,並提到蔚來汽車在快速發展中出現了一些人員的冗餘,今年上半年要對現有團隊進行3%的優化。

根據財報,蔚來盈利問題仍未解決,3年已虧損172.3億元。在巨大的資金壓力下,蔚來自建工廠的計劃也已“擱淺”。蔚來汽車已到了背水一戰的境地。

計劃對現有團隊進行3%的優化

李斌在內部信中表示,2019年的3個目標分別是完成年度用戶發展計劃、顯著提升運營效率、完成第二代平臺NP2的啟動工作。具體的行動包括6月要按時交付ES6、提高預算和投資的使用效率、顯著提升毛利率、形成在第二代平臺及其首款產品的定義和研發計劃、組建一定規模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隊等。

李斌還承認,蔚來汽車在快速發展中出現了一些人員的冗餘,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優化人員及業務結構、苦幹實幹、合理控制戰略發展節奏會是下一階段重要主題。李斌在內部信中表示,今年上半年要對現有團隊進行3%的優化,將總人數控制在9500人以內。

除了人員的冗餘外,李斌稱,蔚來要提高預算和投資的使用效率,具體表現在對於已經投入的設施,比如能源服務網絡、蔚來中心、試駕車等,要確保高效使用。

萬輛交付被質疑是“自導自演”

就在李斌發內部信的前一天,蔚來剛被曝出正在裁員以及一萬輛交付是 “自導自演”的相關傳聞。

2018年,李斌曾與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定下年底交付萬輛的賭約,在行業內引發震動。最終,這場備受矚目的賭約以蔚來勝出劃上句號。但在今年3月21日凌晨四點左右,一名自稱是蔚來的前員工“紙孩子”在知乎上爆料稱,蔚來2018年交付一萬輛車輛有貓膩,多數系內部員工自購。“紙孩子”稱,蔚來為了能在2018年交付出1萬臺,便讓員工買車,公司分3年回租。員工以46萬的價格購買一輛蔚來ES8,公司用3年時間回租這臺車,每月1.5萬元,3年就是54萬。對員工來說,3年後不僅得到了一輛車,還白賺了8萬元。

此外,另有用戶爆料稱,蔚來汽車由於銷量不佳,依靠供應商等合作伙伴購買來充實銷量;以分期購買電池等方法替代車貸;公司存在利用金融產品獲得私利等腐敗問題;內部開始悄悄裁員等問題。

3月22日中午,蔚來發布聲明表示,所謂“銷量作假”及“大幅裁員“純屬捏造”。截至2019年2月底,蔚來共交付13964臺ES8,其中員工自行購買和購買後與公司共享的ES8佔比僅2%。對於裁員的消息,蔚來稱,蔚來已進入精細化運營和體系化效率提升的階段,會根據發展戰略進行業務結構調整和相應的人員結構優化。

而在內部信中,李斌稱,“對於質疑和批評,我們需要客觀冷靜對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於惡意的造謠攻擊,法務和公關部門以後將會採取必要手段以正視聽。”

3年已虧損172.3億元

事實上,深陷輿論風暴中心的蔚來汽車已經到了背水一戰的境地。

3月6日,蔚來汽車發佈首份年報。財報顯示,在ES8量產與交付方面,2018年ES8總產量為12775輛,交付總量為11348輛。但蔚來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1月和2月,蔚來的交付量僅為1805輛和811輛,遠低於2018年12月的3318輛。蔚來首席財務官謝東螢表示,由於2019年電動汽車補貼政策和宏觀經濟走勢的觀望,預計蔚來二季度交付量仍會較低。蔚來汽車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ES8交付量在3500輛至3800輛之間,環比下降56.1%到52.4%;總營收在13.9億元至15.15億元之間,環比下降59.5%到55.9%。

同時,蔚來汽車的虧損也在持續擴大。根據財報,蔚來2018年實現營收49.51億元人民幣。但經營性虧損為95.956億元,同比增長93.7%;全年淨虧損為96.39億元,同比增長92%;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233.279億元,同比增加208.5%。毛利率為-5.2%。該年報發佈後,蔚來股價應聲下跌,當天收盤股價跌幅為21.16%。

而據此前蔚來汽車上市招股書顯示,蔚來汽車在2016年和2017年的整體淨虧損分別為35.18億元和75.62億元,歸屬普通股東的淨虧損則分別為25.73億元和50.21億元。這也就意味著,蔚來汽車在2016至2018三年裡,累計虧損已達172.3億元。

李斌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經營層面,短期內虧損的情況很難改變。最樂觀的預計也是,虧損幅度明顯收窄要等到ES6批量交付以後。

此外,蔚來籌謀2年的在上海嘉定建蔚來新能源電動車先進基地的計劃宣告取消,依然需要依靠江淮蔚來工廠的代工。對於這一爆炸性消息,業內有猜測稱停建或因特斯拉工廠建設而擱置。不過李斌向媒體否認了這一說法,稱停建嘉定工廠是蔚來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和發展節奏做出的決策。“停止上海工廠建設,能幫助我們節省更多的支出。”李斌稱。

在業內看來,隨著特斯拉大舉進軍中國市場、電動車補貼退坡以及資本市場的退潮,2019年新造車企業還將普遍接受批量交付考驗,內憂外患之下,蔚來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和更惡劣的生存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