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磨蹭蹭不是病,這3種情況下不要"催",對孩子危害頗深!

自從升級當了寶媽,每天總感覺有那麼幾個字要重複成百上千遍:

"快點起床"

"怎麼這麼慢?"

"趕緊吃飯"

"我讓你快點你聽到沒?"

從起床開始,就陷入了一場和娃"爭分奪秒"的大戰。

然而"越催越慢"卻成了困擾老母親的頭號難題。為了讓親子關係不在"催催催"的道路中徹底擱淺,我決定好好反思一下。

孩子磨磨蹭蹭不是病,這3種情況下不要

其實這個畫面無比熟悉,在我小時候,媽媽也每天從我起床就開始施展"催功"。

最後的結果是,我順利地成為了一個"慢性子"。有事沒事總喜歡磨蹭磨蹭,在磨蹭中竟然有一種安心的快感。

換位思考下來,猛然發現,父母愛催促,對孩子來說危害頗深:

一、打擊孩子的主動性

我們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自己原本剛剛想要去做一件事,卻被別人搶先要求了,一下子就覺得索然無味不想做了。對孩子來說也是如此。每一個孩子內心都有主動變好的驅動,但父母的催促越密集,孩子的主動性就越沒有施展的空間。時間久了,憤怒感還會觸發逆反,甚至讓孩子愛上磨蹭。

孩子磨磨蹭蹭不是病,這3種情況下不要

二、 不利於"秩序感"的養成。

孩子天生具有內在的秩序感,並且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完善。秩序感本身,是孩子產生自律的基礎。孩子有自己的節奏,很多時候,我們的催促實際上是在要求孩子用自己的秩序來向父母的秩序做妥協。比如,我們催促孩子快點出門,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自己上班快遲到了。我們催促孩子快點吃飯,可能是因為我們想要早點出門逛街。孩子註定比成人"慢半拍",我們逼迫的"提速",並不能真的使孩子效率變高。催促過於頻繁和嚴厲,還會使孩子形成簡單服從而懶於思考的習慣。

對於催娃,本身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儘管我們不情願,但總有些時候不得不催。不過,催娃做為一個保留手段,仍需要慎用。

孩子磨磨蹭蹭不是病,這3種情況下不要

首先需要區分的是,哪些情況下不能催,哪些情況下"套路催"。

在下面這些情況中,儘量做到不催娃:

一、 "全神貫注"時不催娃

當孩子處於全神貫注的探索狀態中時,我們要儘量尊重孩子的節奏。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與孩子之間的"衝突":想拉著他去遊樂場,他卻蹲在路邊專注地看起了螞蟻。想抓緊時間出門,孩子卻努力地繫鞋帶繫了5分鐘。

當孩子全神貫注的投入在一項新技能的拓展,或者新事物的觀察,或者自己喜歡的遊戲中時,父母的催促,會成為一種打擾,不利於孩子專注力和秩序感的形成。

二、"結束收尾"時不催娃

結束收尾階段的催促打斷,不利於孩子在完整的自主活動中創建成就感、節奏感和責任心。

當孩子處在收尾階段時,比如,搭積木即將完成、剪紙已經剪了一半時,儘量給孩子的"收尾"工作讓出時間。

相比過程中的磨蹭,孩子也可能收尾時故意磨蹭。我們可以提醒孩子下一步的行程和錯過的結果,讓孩子把控收尾節奏,同時也形成"有始有終"的行為習慣。

孩子磨磨蹭蹭不是病,這3種情況下不要

三、"延遲滿足"時不催娃

延遲滿足是自律的基本原則之一,自律的孩子註定能走得更遠。"延遲滿足"有時候會自發地發生在孩子身上。

比如,得到一塊糖卻捨不得吃,在手裡握很久以後再慢慢地吃掉。買了一塊蛋糕,把奶油留在最後慢慢吃。

這些情況下,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延遲滿足"的意願,孩子將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強化自己的延遲滿足能力。

教育家盧梭說:"在早期教育上,不僅不應當爭取時間,而且還必須把時間白白地放過去。"

孩子,作為來到這個世界的"新人",在他們的眼睛裡,有太多被我們忽視的美好。我們長大太久了,久到常常忘記了,那些地上的格子路、樹下的螞蟻洞,也曾經輕而易舉地佔據了我們一整個下午的時光。

孩子磨磨蹭蹭不是病,這3種情況下不要

有時候,當催促即將脫口而出,不妨蹲下來,看看孩子的世界裡正在發生著什麼。

靜待花開,不僅是對花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溫柔。

焦慮被放下時,才能夠看見陽光滿室、樹影婆娑。

親愛的孩子,你慢慢來,陪你慢慢長大,於我已是最美好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