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杨家将吗?

村录农记


历史上真有杨家将,但真正的杨家将与演义中杨家将的事迹相去甚远。

演义中的杨家将至少有七代,以金刀杨令公杨业为中心,向上可以追溯到五代后梁时期的金刀杨会,往下直接到南宋初年名将杨存中(杨沂中),其中有令公令婆(杨业和佘赛花)、七郎八虎(杨业的七个儿子)、杨门女将(杨家的媳妇、女儿、烧火丫鬟)等。

更有甚者,把《水浒传》中的青面兽杨志、岳家军名将杨再兴,甚至金庸小说中的杨铁心、杨康、杨过都弄假成真,认定为杨家将的后人,让人哭笑不得。

正史上虽没有“杨家将”这个英雄群体,但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三代为将,赤胆红心,忠君报国,为北宋守边的事迹却是真实的。


一代杨家将杨业

杨业本是北汉将领,曾与北宋为敌,北汉被北宋所灭后,杨业归降北宋,被宋太宗赵光义任命为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主要负责山西一线对辽防务。

杨业熟悉山西地形以及辽军战法,智勇双全,因而对辽军作战屡战屡胜,尤其是著名的雁门关一战,大败辽军,被辽军称为“杨无敌”,此后一见杨业旗帜,必定敬而远之。

杨业后来在雍熙北伐中受命掩护百姓撤退,因监军王侁陷害、主帅潘美(奸臣潘仁美的原型)拒不发兵救援,被辽军俘虏,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杨业拒不投降,绝食三日而死。

戏曲演义中说杨业头撞李陵碑而死,是为了突出杨业的忠烈而虚构的情节。


二代杨家将杨延昭

真实的历史上,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但除次子杨延玉随杨业战死,长子杨延昭子承父业外,其他5个儿子大多是低级武职,并未带兵打仗,史料也没有事迹记载。

在杨业的儿子中,杨延昭各方面最像杨业,他的事迹也最像杨业。

杨延昭主要活跃在宋真宗时期,在河北一带防御辽军,并在与辽军作战中屡战屡胜,被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北方,是他们的克星,因此把英勇善战的杨延昭看作是六郎星下凡,专门克制自己,尊称其为杨六郎。


三代杨家将杨文广

戏曲演义中,杨文广是杨宗保的儿子,杨延昭的孙子,但真实的历史中,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杨宗保是演义虚构出来的一代人。

正史中的杨文广主要活跃在宋仁宗时期,既曾追随范仲淹守御西北,与西夏作战,也曾随狄青南征,最终官至定州路副都总管、侍卫步军都虞侯。不过在演义评书中,杨文广被塑造成一个妻妾成群、艳福齐天的男人,拥有19个老婆,让人十分无语。


虽然真正历史上的杨家将与演义中杨家将的事迹相去甚远,但杨家将忠君报国的精神却一直为人民敬仰和怀念。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人说这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哪八十仍嫌少。老梁每天读书往哪脑细胞里塞知识,今天就赶巧了,恰好读了一点关于杨家将的事,也就在这里给大家伙唠叨唠叨,顺带着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

咋说呢?咱大华夏历来就是个重英雄识英雄的地,如果您是一位英雄,不好意思咱这历史会大书特书这么一段,而且在民间还自发的,给您著书立说,顺道演绎小说啥的供人顶礼膜拜。

尤其是这精忠报国的事,更是被人津津乐道,小时候老梁每到十二点蹲收音机跟前听评书,啥《杨家将》《薛家将》《呼家将》听一遍都不过瘾。

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真有着杨家将吗?老梁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还真有。但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怎么个高发呢?老梁给大家伙掰扯掰扯。

杨家将领军人物——杨继业

杨继业那是杨家人的老资格,打一开头的时候人家就不叫杨继业,叫杨业,这杨继业是戏里的名。

咱大山西太原这嘎达刨食的老人们养育了这老英雄。打小这马背上的各种骚操作别人会的他会,别人不会的他也会,掌中的长弓搞个弯弓射大雕啥的更是不在话下,瞅瞅钢盔里装的哪大脑壳满满的智慧,用咱大白话讲,那叫颇有韬略。

开头的时候,人家是五代十国里最后一国北汉地头上的大将,咋说呢?这人的名树的影,牛掰到被自己人起外号叫“无敌”,咱戏文里瞅的杨无敌就是这么来的,这军功扣脑袋上摁都摁不住。

这不北汉开国皇帝刘崇,将自己的姓扣下来按他脑袋上,并赐予了名——继业,得,就这么一转脸的功夫,改名换姓叫刘继业了。

大家伙都知道五代十国的时候,咱大华夏那叫个乱,能在这个时期活下来的人,都是祖坟里冒青烟的主。回头咱瞅瞅北汉,这地头可小,扒拉扒拉只有三万五千二百户的人口。这北汉被拍死也是早早晚晚的事。

当年宋太宗要搞北汉的时候,就听说过杨业的大名,羡慕的不得了。这不一家伙就把杨业带着他的主子给怼到了古城里去了。

这时候北汉已经到了外无援兵,内无强兵的时间点上了,古城的陷落就是个迟早的事。杨业一摸大脑壳就对北汉末帝刘继元说:“咱降了吧!”

说道这里,也许就有人不乐意了,扯犊子了的说:“他不是杨无敌吗,咋就让怼的要投降喽?”

这就叫形势比人强,你一个人再牛掰,手上连十个手指头都拢不齐,你拿什么跟人家打。

这不宋太宗赵光义这就乐呵呵的接受了北汉的地盘,顺带着召见了杨业。君臣之间开了一场开诚布公的盛大“趴体”。

这宴会上就命令杨业改回杨姓,而且肯定了他的为人和能力,并十分隆重的将代县这块和契丹接壤的地交给了杨业,拜他为代州刺史镇守边疆。

杨无敌的败亡

杨无敌就是杨无敌,契丹那些个混蛋拿着狼牙棒跑来骚扰,每次都被杨业怼的丢盔弃甲,只有哭着回去的份。搞死契丹驸马,活捉契丹马步军都指挥使,到了最后,这契丹人一瞅见杨业的旗号,手巴掌一拍宽脑壳,那叫个头痛,仗也不打了掉屁股就跑路喽。

咋说呢?杨业的无敌是咱老百姓和国家的福气,可他这就被同僚们的嫉恨,一帮人给赵光义上书,玩了命的给杨业上眼药水。

这玩意赵光义瞅了之后,直接封好丢给了杨业,而杨业该干嘛还干嘛。

可这时间到了986年,辽国换皇帝,赵光义点了一堆大将,分三路就要往死里怼辽国,顺带着收复燕云十六州。

开头的时候,大军拿下云州、应州,寰州和朔州,但猪队友曹彬被人家给踹趴下了,一帮人没得办法只能撤退。

于是大家伙带着四个州的百姓撤退。辽国一瞅屁股被你搞一家伙,完事你这就要跑,没这道理。这不撵着北宋一帮人屁股后头捅。

这个时候,那个潘美(就是潘仁美)要求杨业出去顶,这没得说,杨业就去了。

说好的潘美会在路上接应,可杨业怼完了辽国,回头到接应的地头上,连个鬼影都没有,杨业知道自己个被潘美给耍了。

没得退了,杨业拼光了自己手上的兵自己也杀了数百辽兵,最终战马重伤被人家给活捉了,二儿子杨延玉战死。

杨业绝食三日而死(并非戏文里说的自杀撞死的)

这潘美潘大将军降三级,至于监军丢了官,赶到了金州搞了个流放喝起了西北风。这世人恨潘美恨的牙痒痒,一出戏文就把个潘美钉在了耻辱柱上,现在都没下来过。

杨业七个儿子,长子的官做到了防御使,二子战死,其余儿子做到了供奉官或者殿直。

至于佘太君这只是个艺术形象不是历史人物,她最早出现元杂剧中。

十二寡妇征西这是流传于准格尔地区一个传说,她们各守一城与西夏展开交锋最终大败西夏大军。

这些个传说只是人们不愿意杨业就这么走了,大家伙秉承着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原则,一遍又一遍的叙述,一遍又一遍的讲述中丰满了杨业的故事,就成了我们现在瞅到了《杨家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说起杨家将,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杨继业、佘太君、杨六郎、杨宗保、穆桂英、杨文广以及孟良、焦赞等等,这些名字我们在评书、戏曲和连环画中常常见到,可谓是耳熟能详。

历史上真的有杨家将吗?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后,与宋同时存在的还有个史称北汉的小国。北汉有个将军叫杨崇贵,因作战勇敢受到北汉开国皇帝刘崇喜爱,杨崇贵后被刘崇收为养孙,于是改名刘继业。

北汉位于今天的山西一带,刘继业是太原当地人,熟悉地形。当时辽国经常在雁门关一带劫掠,北汉皇帝便派刘继业镇守边关,辽人从此不敢来侵。北汉被宋灭后,刘继业投降了宋军,宋太宗听说过刘继业的名字,于是派他继续镇守雁门关,以防止辽国骚扰。降宋后刘继业改回本姓并更名为杨业,流传至今的《杨家将演义》中称其为“杨继业”,估计是受了刘继业影响。

山西雁门关

杨业和其长子杨延昭都是北宋时期的抗辽名将,父子都曾镇守边关,其中杨业战死沙场,杨延昭也死于任上。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后来也成为一名名将,在《杨家将演义》中被塑造成杨延昭的孙子。

戏曲中的杨家将形象

当时杨家虽然出了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这些名将,但北宋时期并无杨家将这个称呼,杨家几代人的地位和职务也没有评书和戏曲中那么耀眼。在真实历史中,杨业和杨延昭都当过北宋的兵马都部署,这是个作战时的临时职务,可以带兵独当一面,类似于今天的方面军司令官。

至于演义中的其他人物譬如佘太君、穆桂英等人,就属子虚乌有了。


民国年间那些事


1

那天黄昏,残阳如血。

已与辽军厮杀一整天的杨业,带着创痛、疲惫,和仅剩的残军,来到了陈家谷。

出战之前,杨业哭着与自己的顶头上司潘美告别,并请求在陈家谷预先设下步兵强弩,等他转战到此的时候接应支援。

他对潘美说,如果不这样做,则“无遗类”矣!

潘美答应了他。

然而此刻,模糊的视线透过血水和夕阳,杨业发现陈家谷空空然。

约好的援兵一个也没有出现,辽军的铁蹄声却在耳边轰轰回响,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杨业拊膺大恸。没有援军,也就没了生还的希望。他对身边残存的将士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儿,跟我一起死在这里,不值。快跑!活下来,把今天的事报告给皇帝!

众人却都哭着不肯走。

辽军追兵到了,夕阳之下,血色为山谷又添了几抹红。

杨业力战,“手刃数十百人,身被数十创”,却因战马重伤,终被辽军擒住。陈家谷的宋军,果然“无遗类”。

▲ 杨业(?-986),影视剧照

辽军统帅耶律斜轸见生俘杨业,便亲自来劝降。

此情此景杨业似曾相识,宛若七年前,在太原城头。

那时杨业的老板不姓赵,姓刘。

2

杨业,原名重贵,跟后晋出帝石重贵一个名。

少年时期的杨业,倜傥任侠。不好读书,却善骑射,每次出去打猎,打到的猎物总比别人多。曾有豪言壮语:

“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由于其父杨信,是北汉的麟州(今陕西神木)刺史,所以从弱冠之年开始,杨业便在刘崇帐下效力。

刘崇?北汉的开国君主。

公元951年,后周太祖郭威黄袍加身,灭了后汉。同年,割据河东的刘崇在太原称帝,其国史称北汉。

由于与后周有不共戴天之仇,北汉要想立国就必须打着“正统”的旗号与中原政权争斗,正如三国时期的蜀汉之于曹魏一样。南方的越、闽等国,尚可向中原政权称臣,保一方割据,保一时平安;但北汉不行,它只能不停地战斗。

杨业在北汉为将,便意味着他将与后周,以及后来的宋朝为敌,直到双方分出高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 五代十国中,只有北汉在北方割据

杨业没有让刘崇失望,成年后的打猎小能手在战场上骁勇异常、屡立战功,成为对抗后周和宋朝的主力战将。凭借着杨业等人死战抵抗,以及盟友辽国的援军,北汉在后周和宋数次北伐中,顽强地存活下来。杨业的名声也在两军阵前传播。北汉的国人,称他为“杨无敌”。

公元979年,宋军再度围攻太原。

这一次北征太原,宋太宗赵光义做足了功课。考虑到历次北伐失败,皆因辽国援军搅局,这一回宋军决心好好打援。

在白马岭,辽国援军和宋朝打援部队隔河遭遇。辽军监军急于求战,不听主将的意见执意渡河攻击宋军,而宋军则趁辽军半渡发起攻击,辽军不敌,大败而还。

▲ 宋灭北汉

没了辽国援军,陷入重围的太原便成了孤儿,城破是早晚的事。最终,北汉末帝刘继元选择投降。

彼时的杨业,正在太原城东南墙据城苦战,“杀伤宋师甚众”。在老板刘继元的招降下,杨业这才“北面再拜恸哭,释甲来见”。

三国时期蜀汉末年,姜维等人在剑阁抵挡钟会大军,不想被邓艾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当后主刘禅投降的消息传到剑阁的时候,蜀军“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如今在太原城头,数百年前姜维的心情,杨业亲身体验了一回。

▲ 姜维之怒,感受一下?

3

久慕“杨无敌”之名,在太原城下,赵光义接见了这位太原降将。

在友好而亲切的氛围中,赵家皇帝数次称赞杨业的勇武,并告诉他自己打算马上北征契丹,收复幽云,“恢复旧疆”。

有感于对方不计前嫌,有感于民族大义,杨业表示愿意为新主效劳。

赵光义大喜,授予杨业右领军卫大将军,继续让他带兵。

让一个新降的将军带兵,这是对降将最大的赏赐。

由于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在宋军高粱河之战败北班师之后,赵光义便任命杨业为代州刺史,继续负责河东边境对辽国的防务。而当时总督河东军务的三军主帅,是宋朝名将,潘美。

▲ 潘美(925-991)

说起潘美,可能有的人会感到陌生,但一说“潘仁美”,恐怕十有八九都知道。

在有关“杨家将”的各种小说、戏剧中,以潘美为人物原型的“潘仁美”,是坑害杨家将的罪魁祸首。这人不但不仁,更不美,说他“十恶不赦”都不为过。每一个看杨家将故事的读者,都恨不得把这个“老奸贼”撕成碎片。

▲ 潘仁美,人一点也不美

但,历史上的潘美却不是这样的。

在成为杨业的上司之前,潘美已凭借平南之功名满天下了。而在河东任上,潘美和杨业合作得也很好。

公元980年,辽军南下攻打雁门关。在潘、杨二人的筹划下,潘美率大军正面抵抗,而杨业则领一支军马绕到辽军背后。二人前后夹击大败辽军,杀死辽国驸马,活捉辽军统帅。

这一战堪称宋辽战争史上,宋军最为酣畅淋漓的一场大胜。也是潘、杨二人军事生涯的巅峰。尤其是杨业,因为打得太猛,让契丹人都怕,以致后来一见到杨业的旌旗就跑路。

▲ 雁门关,今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有景点

战后,二人都升了官。

立功升官,这对年已56岁的潘美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而对太原降将杨业来说,却十分抢眼。许多边将对此不服,史载“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

后世有人认为,“潜上谤书”构陷杨业的,正是潘美,说潘美嫉贤妒能。

这种说法其实经不起推敲。

一来,潘美当时是杨业的上司,上司向皇帝反应下级的情况,直接打报告就好了,用不着“偷偷上书”;

二来,从雁门关之战后潘、杨二人升官的情况来看,潘美显然将战况如实上报,没有隐瞒杨业的战功,如何“嫉贤妒能”?

三来,二人因同功受赏,身为上司的潘美却偷偷给身为下级的杨业告状,这不是自打脸吗?

然而造化弄人,左右杨业命运和生死的决定权,最终还是交到了潘美的手上。

4

公元986年,北宋雍熙三年,经过数年的厉兵秣马,宋军再度北征。

按照赵光义的部署,征辽大军分东、中、西三路。东路军以曹彬为首,以十万宋军主力,声称直取幽州(今北京西南),但实际上却是为了牵制辽军主力,为中、西两路的进军打掩护。

中路军的统帅是田重进,领兵出太行山谷飞狐口,直取蔚州(今河北蔚[yù]县);西路军则夺云、寰、应、朔等州,统帅自然是潘美。杨业作为副帅,也随军出征。

起初,皇帝制定的作战计划执行得还算顺利。东路军的统帅曹彬,是与潘美齐名的宋朝名将,宋朝平定南方就是靠这俩人。在曹彬的指挥下,东路军一直吊着辽军主力,而中、西两路则趁机进军,攻城略地,形势一片大好。

▲ 公元986年,雍熙北伐。

福祸相依,好的形势往往孕育着危机。

眼见中、西两路战功累累,而自己身为主力却寸功未立,东路军诸将心里失衡了,纷纷要求主帅曹彬领军进攻。

按说身为一军之主,这仗怎么打理应曹彬说了算。但奇葩的事发生了:

面对众将请战,曹彬居然“不能制”,只得在众将怂恿下率军出击,裹粮前进。

广袤的华北平原,一如草原一般一望无际。在这种地形里,辽军骑兵的机动性被发挥到极致,前出的宋军很快粮道被断。

宋对辽,以步制骑,跑得没人家快,欲战抓不住人家主力,欲退又免不了被对方骚扰,军中无粮,雪上加霜。终于,岐沟关一战,十万宋军主力一战崩溃。

▲ 曹彬(931-999)

失去东路军压场,作为偏师的宋军中、西两路显然打不过辽军主力。

如今败局已定,赵光义痛心疾首,不得不下令让中、西两路军队放弃已占领的城市,班师回国。他特别叮嘱西路军潘美,将云、寰、应、朔四州百姓迁回关内。

自古以来,打仗撤退都是一个技术活。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北伐,撤退时常常能占魏军便宜,设个伏,杀对面一两个大将。但在现实中,要想从战场全身而退,真的不要太难。再加上带着百姓一起撤,那难度简直噩梦级。

▲ 记得《三国演义》里面的当阳之战吗?

这人怎么撤,西路军副帅杨业率先发言:

“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今山西大同)之众先出。

我师次应州(今山西应县),契丹必来拒,即令朔州(今山西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

▲ 杨业的方案,调动辽军向东,以便西面三个州的百姓撤离。

杨业所说的,是一个调虎离山之计:撤民从最远的云州开始,而宋军则攻打东边的应州吸引辽军主力,由此让开西边云州—寰州—朔州的道路,正好让百姓撤离。四州百姓全撤不现实,但撤走三个州的百姓,还是可以拼一拼的。

杨业话音刚落,一个声音便表示反对。

说话的不是主帅潘美,而是监军,王侁[shēn]。

5

王侁,是一个很有来头的人。其父王朴,是五代后周名臣,是周世宗柴荣的臂膀。这人有多牛?宋太祖赵匡胤曾说:

“此人在,朕不得此袍著。”

言外之意,要是王朴还活着,天下轮不到赵家人来坐。

有着这样的家世背景,王侁一开始起点就很高。加上他与赵家兄弟关系一直很铁,所以被视为亲信。王侁本人也很有能力,在太祖、太宗二朝立过很多功,是那种既听话,又会办事的“人才”。

但这人有一点不好,“性刚愎”,很自以为是,作为皇帝的眼线,又十分多疑。

某次,王侁送还辽国使臣来到边境,捕风捉影地打报告说边境主帅的亲兵有很多与“境外人士”勾结,建议全换新的来。赵光义闻此便派了一批内地的士兵前去替换。然而那些亲兵听说要被人替换,大多不愿意。于是王侁便找了其中几个领头的,杀了。这才完成换防。

这手段也算是狠辣的。

▲ 宋朝的监军,最出名的一个该是童贯了

此次雍熙北伐,王侁作为监军随军出征。听到杨业的方案,当即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很奇葩:

“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

按王侁的意见,杨业出了雁门关应直接北上去寰州(今山西朔州东),与辽军决战才是,不然就是“畏懦”。

杨业据理力争:

“不可,此必败之势也。”

王侁笑了笑:

“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此话一出,便戳中了杨业的命门。

你不是号称“无敌”吗?不是很能打吗?怎么今天却不敢与辽军交锋了?

——难道你有二心?

怀疑一个降将的忠诚,这是对降将最大的打击。

杨业一听这话,便知再争无用,谁让这“无敌”的名号,得自太原呢?

“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现在你既然说我怕死,那我就只能去死,“当为诸公先”了!

▲ 监军逼死人,宋朝之前不是没有过

昔日唐朝安史之乱,监军边令诚勒令高仙芝、封常青出潼关迎敌。二人不从,边令诚斩之,全军大呼“枉”。之后哥舒翰继之,不得已大哭出战。

此时的杨业,心里当作何感想呢?

6

在与潘美约好在陈家谷布置步兵强弩接应之后,杨业便率军出战了。

两个方案,哪一个手握战场主动?哪个靠谱稳妥?久经战阵的潘美心里一定很清楚。望着杨业远去的背影,潘美深知这位跟自己共事七年的部下,此去凶多吉少。

但事情的诡异之处就在于此:

整个军议过程,身为一军主帅、战场经验丰富的潘美,一言不发。

更离谱的事还在后面。

当日,潘美和王侁的确如约在陈家谷布阵,等待接应杨业。然而刚等到中午,王侁便等不及了。他派人登高眺望。不知道望者看到了什么,王侁就以为杨业已经打败了辽军。

为了争功,监军王侁带着将士们纷纷离开陈家谷。身为一军主帅的潘美,“不能制”。

又是一个“不能制”。

▲ 宋朝君臣实在是被五代的武人政治给吓到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该说一不二的一军主帅,军议的时候竟然一言不发,打仗的时候好不容易发言了,却被当做空气。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62岁德高望重的老将噤若寒蝉?

答案就在赵家皇帝身上。

宋朝立国,为了避免重蹈五代的覆辙,“重文轻武”成为帝国的主旋律。对武将,即使如潘美、曹彬这样的功臣也是不放心。

为了控制军队,赵家皇帝如前朝皇帝那样,派驻监军监督将领。这些监军虽然人望资历不及主帅,但由于是皇帝的“身边人”,因此颇受主将忌惮,常常以此干预军议。

王侁与杨业,一个是皇帝派来的监军,另一个是主帅麾下的战将。王侁点杨业的名,又是讥讽杨业“畏懦”又是怀疑杨业“有他志”,实际上也是敲山震虎,做给潘美看。

此时的潘美已年过花甲,功业什么的事小,保全晚节事大。自然不敢依仗主帅的身份跟王侁争对错。一旦监军大人将事情添油加醋报告给皇帝,纵使仗打赢了,皇帝又会怎么想呢?

何况潘美的儿媳妇,是太祖赵匡胤的孙女、秦王赵德芳之女。有这层关系在,就已经很让人睡不好觉了:

谁知道赵光义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呢?

所以皇帝说的话,都是对的;皇帝的代表说的话,都是对的。老将在监军面前,只得如此。

7

王侁等人带兵离开陈家谷,途中又听说杨业打输了。一看没功抢了,王侁立马“麾兵却走”打道回府。只留空空陈家谷,以待如血残阳。

陈家谷为什么没有援兵?杨业自然是不知道其中曲折了。如今伤痕累累,身陷囹圄,杨业横了心:

上一次投降,那是因为国君投降在先。而今兵败被俘,绝无投降两次的道理——唯有以死明志。

面对老对手耶律斜轸,杨业说了:

赵家皇帝待我不薄,我本想以讨贼捍边作为报答,如今反被奸臣逼迫,以致兵败,又有什么脸面苟且求生呢?

绝食三日后,一代名将伤重而死。

杨业死后,赵光义很是悲痛,对杨业各种表彰,还赐给杨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作为抚慰。而那些杨业之死的“责任人”,主帅潘美被降职三级,监军王侁罢官,流放金州(今甘肃榆中),其他责任人也都受到了相应的处置。

对此,杨家上下感念皇帝的恩德,感谢皇帝主持公道。并表示将继续为赵家的天下赴汤蹈火。

公元1004年,契丹入寇。杨业之子杨延昭力劝宋真宗坚决抗击,自己也率军杀入契丹境内,斩获颇多。

杨延昭之子杨文广,也继承父祖之志,投身军旅,受范仲淹的起用,跟随狄青一起鏖战西夏,后来就连宋英宗也说了:

“文广,名将后,且有功。”

至此,杨家祖孙三代一门忠烈,为了保卫赵家人的天下征战沙场。他们的事迹被改编成各种故事、剧本,被众人口口相传。一个忠君爱国的完美将领的形象,就这样家喻户晓。

至于当年的杨业之死,要怪就怪“潘仁美”吧!


最爱历史


俗话说在唐有薛家,在宋有杨家,说的就是薛仁贵和杨业一家子。历史上是有杨家将,不过用我们历史人的话来说的,杨家将是构建出来的杨家将。

首先肯定的是无风不起浪,杨家将是真的存在,这也是杨家将故事的创作来源。杨业一家精忠报国,为什么宋朝皇帝总是怀疑杨门一家呢,因为杨家是降将。杨业随父亲早年侍汉,当时杨业还是一个小小的年轻将领,就在对辽的战争中屡建奇功,特别得到汉刘崇的赏识,外号杨无敌。后来北宋灭掉北汉,杨业随北汉主刘继元归宋,当时得到杨业的宋太宗开心炸了。但是杨家是降将这个老底就像灰烬,容易一点就燃。

确实有个臣子叫潘美。宋太宗把杨业派给了潘美做手下,一起守护边疆。在一次对抗契丹的战役中,杨业以少胜多大获全胜,自从杨业来了以后,潘美风光不再。杨业之死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关键是杨业死后,确确实实没有收到应有的为国捐躯的待遇。而且潘美的仕途也没有受到影响,虽然被小惩了一下,但是很快又重新启用了,还一路高升,这也构成了之后百姓为杨家叫委屈的原因。

但是吧,杨门女将是真真的虚构的。比如什么佘太君、穆桂英挂帅、十二寡妇征西这些真的历史没有,都是后来百姓杜撰出来的。有人可能问了,咋杜撰的。杨门女将故事是在明朝的时候完全成熟起来的,因为那个时候明朝边患甚多,比如土木堡之变,和蒙古关系也不行,沿海地区又有倭寇。而且《水浒传》的故事在当时特别的流行,比如什么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之类的,在加上前朝元代戏曲又多,一融合就成了活灵活现的杨门女将了,实际都是假的!


文史工作坊



历史上真的是有杨家将的,不过并没有小说和戏曲中传的这么厉害。

杨家将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世,尤其是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杨家几代人为了保卫国家主权,英勇奋战,浴血战场,使得“契丹畏之,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杨家将精忠报国,呕心沥血,三代人为保卫国家,拼死抗敌,这三代人分别是杨业、杨延昭、杨文广。

第一代:杨业


杨家将的第一代代表人物是杨业,杨业原先是北汉名将,北汉灭亡之后,他归降北宋。宋太宗念其领军有方,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等职,命他防范辽国。

公元986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在一次战役中,杨业和潘美约定,让潘美在陈家谷部署兵马接应,他则前去迎敌。

但是杨叶力战数日,转战到陈家谷,没有看到接应的人马。再次率领部下迎敌。后来杨业身受几十处伤,最后被辽军生擒,最终绝食三日而亡。

第二代:杨延昭


杨家将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是杨业的第六个儿子杨六郎杨延昭,杨延昭子承父业,任务同样是抵御辽军。

公元1004年,宋真宗将杨延昭的兵马增加到上万人,如果辽国侵犯,准许他便宜行事。澶州之役中,杨延昭带领人马进入辽国境内,攻破古城,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并且因为守边的功劳,屡次升迁。

在公元1014年,杨延昭因常年领兵作战,猝死在边关。

第三代:杨文广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也是杨家将的第三代传人,身为名门之后,杨文广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

在多次的战役中,杨文广斩杀了很多敌人,受到宋英宗的多次嘉奖,在一次与辽国的边界纠纷中,杨文广向朝廷献上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但是还没等到朝廷的回音,他就死在了任上,北宋朝廷追赠他为同州观察使。

正是因为杨家这几代人,为了大宋王朝,不畏艰难,骁勇作战,为了保卫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所以杨家将才能成为历代人民传颂的英雄,在小说和戏曲中将其美化。


魏青衣


杨家将的故事,是有原型的。五代时期,北汉有名大将,姓杨名重贵,被北汉国主刘崇赐姓名为刘继业。后来宋灭北汉,刘继业拼死抵抗,最终被招降。宋太宗知道他英勇善战,对其相当赏识,让他恢复原姓,名业。但是人们习惯上还是叫他继业,也就是杨家将中的杨老令公。

杨业归宋之后,主要在潘美(传说中的潘仁美)手下工作,驻兵雁门,防御北方的辽国。潘美是宋朝的大将,宋军攻南汉、灭南唐、征北汉,他都是独当一面的统帅。杨业和潘美的合作,一开始还是不错的。太平兴国五年,辽军十万进犯,杨业率数百精骑绕至敌后,与潘美大军合击,大败辽军。两年后,他与潘美再次击破来犯之敌,斩首三千,而且乘胜追击,直入辽境,破垒三十六,俘获辽民万人、牛马五万。

雁门大捷,树立了“杨无敌”的威名。辽军一见杨业的旗帜,便自动退却。相比之下,统帅潘美反而没有他那么风光。潘美当然是有失落感的,甚至还采取过不光彩的手段。据史料记载,当时“主将戍边者”多嫉妒杨业,有人写密信给皇帝,诉说杨业的种种不是。这也是为尊者讳,主将当然就是潘美。宋太宗把这些密信都原封不动地转给杨业,以示信任,但也没有对写密信的人进行批评或惩罚。这是统治者惯用的手段,让下属互相牵制,争风吃醋。如果几个下属真的团结起来了,他反而不放心。

雍颐三年,宋太宗决定大规模北征,收复幽云故地。宋军兵分三路,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出雁门关,目标是攻取关外诸州,并与中路军会合。战争前期,宋军进展顺利,西路军连克寰、朔、云、应等重镇。但是,辽军采取诱敌深入、断其粮道的战术,扭转了战局。宋军东路军溃败,中路军撤退,西路军则奉命掩护关外居民迁入内地,形势相当不利。

在这种形势下,杨业以为辽军势大,不可争锋。但是监军王侁却指责杨业怯懦,逼其出雁门正面迎敌。统帅潘美,此时虽然没有支持王侁,却在一旁默不作声(真是老奸巨滑)。杨业无奈,只得出战,临行请求潘美在陈家谷两侧埋伏弓弩手接应。

在辽军优势兵力的攻击下,宋军惨败。杨业且战且退,退到陈家谷时,手下只余百人,而约定好的弓弩手不见人影。不只是弓弩手没有,整个潘美大军都早就撤走了。杨业仰天长啸,苦战不休,最后被辽军俘虏,绝食三日而死。

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也战死在陈家谷。

杨业父子的死讯传来,朝野无不愤慨。皇帝对这件事的处置,是将王侁除名配金州,潘美“降三官”(降了检校太师等虚衔,等于罚酒三杯)。这样一来,老百姓的议论就更大了。关于杨业父子的传说,在北宋便开始变得有富有戏剧性,逐渐形成了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故事。

事实上,杨业也确实有七个儿子,除延玉外,其余六人为延朗、延浦、延训、延壤、延贵和延彬。但是,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全部上过战场,更不存在当了番邦附马的杨四郎、出家当了和尚的杨五郎、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杨七郎。正史中主要记载了杨延朗。他应该是杨业的次子,因为避皇帝祖先的讳改为杨延昭。杨业生前,最看重杨延朗,常带他参加重要战斗。杨业战死后,他还继续领兵打仗,威震西北,人称杨六郎,很有可能是因为在堂兄弟中排行第六。

杨延朗的儿子杨文广,子承父业,长期与西夏作战,也是一代名将。但是在传说中,杨文广变成了杨延朗的孙子、杨宗保的儿子。事实上,并没有杨宗保这个人。既然没有杨文广,也就没有穆桂英的事了。杨门女将,包括佘老太君,都是杜撰。故事为什么要这么编呢?突出“惨烈”两个字。想想看,一家大老爷们都为国战死了,连老太太、儿孙媳妇、烧火丫嬛都上了战场,这不叫“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嘛!其实,杨业祖孙三代为国杀敌的故事,不用艺术加工,已经足够震撼。我倒是更希望看到好人有好报,杨家子孙至少在宋朝能够过上好日子的故事。


龙镇


这个问题我之前回答过。杨家将在历史上的确存在,但并不像戏曲和小说中说的那般。宋初一共出现过五大名将世家,分别是曹彬的曹家将,李处耘的李家将,种世衡的种家将,折从阮的折家将,以及杨业的杨家将。其中曹家、折家传承最为久远,世代为将,一直到北宋末。

杨家将起源于麟州杨氏,杨业最初效力于北汉,并被赐姓刘(北汉皇室姓刘),称刘继业,后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杨业归降大宋,恢复杨姓。历任郑州刺史、代州刺史、云州观察使等职,虽为降将,但颇为重用。

杨业妻子为府州折氏(也就是折御勋和折御卿那个折家),应为身处乱世采取的政治联姻,也就是我们说的佘太君。共有杨延昭(杨延朗)、杨延玉、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瑰、杨延贵和杨延彬七子。

杨家将最为人熟知的自然是杨太公含冤而死、血战金沙滩和杨门女将,不过这些大多属于虚构或根据历史事件改编而成。

一、关于杨太公含冤而死

公元968年,宋太宗兵分三路北伐,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西路军主帅为大将潘美,杨业为副将;东路军主帅为大将曹彬,崔彦进为副将;中路军以田重为主将。东路军和中路军进展甚速,先后攻占诸多军事要地。

时值北辽国主年少,战斗持续顺利的情况下导致北宋将领轻敌冒进,三路大军逐渐失去了互为犄角相互支援牵制的作用。在北辽萧太后及大将耶律休哥的部署下,东路军和中路军先后受挫大败。

此时,西路军监军王冼、刘文裕依然坚持进攻,杨业反对,反被诬陷心怀不轨。无奈之下,杨业领兵出征,辽兵佯败,王冼等人见辽兵败退,为了抢功,立即挥军追击,潘美阻止不及,后果然中计,无奈之下只得撤退。

此时三路大军均遇阻,赵光义于是下令大军掩护已占领的云州、应州、寰州、朔州百姓内迁。杨业率不足万人断后,却被辽军十万大军围困,辽军围而不攻,待潘美来救,潘美识破辽军诡计,果断掩护百姓后撤。辽军等待三天不见援军来救,于是下令进攻,杨业大军全军覆没,杨业力尽被擒,后绝食而亡,二子杨延玉战死。

此战被戏说成分较大,但仔细分析却经不起推敲。首先潘美贵为宋初名将,一生征战,说他贪生怕死是不合适的,说他嫉贤妒能也不应该,否则也不会在军中声望颇高了,要知道宋初名将除了他潘美,可还有个和他旗鼓相当的曹彬呢。其次,此时赵光义登基不过十年,他继位本就传言颇多,名不正言不顺,登基后便逐步罢免了赵普、高怀德等重臣,对于军方的潘美、曹彬岂能没有防范?我猜潘美虽为主将,恐怕也甚是忌惮监军王冼和刘文裕的。最后,杨业战死,赵光义也极为愤怒,但却只降了潘美两级,王冼和刘文裕却被重处,显然也是明白其中因果的。

二、关于血战金沙滩

血战金沙滩一战戏说成分也很大,一战之下杨家一门男丁几乎全部战死或被俘,但根据史料记载,却并非如此。杨家自然也就不会出现所谓的杨家女将的故事了。

杨家将第二代较为出名的是杨业长子杨延昭(杨延朗),官至防御使,后战死。兄弟杨延浦、杨延训官至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官至殿值。

杨家将第三代较为出名的是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官至防御使。

杨家将第四代最为出名的是杨文广之子杨怀玉。

三、题外话:宋初五大名将世家

杨家将就不另说了,只简单介绍一下其余四家。

曹家将:“北宋第一良将”曹彬,曹家大约是将门家风流传最久的名将世家了。

第二代:曹璨、曹珝、曹玹、曹玮、曹玘、曹珣、曹琮,都有将帅才,以曹璨、曹玮最知名,尤以曹玮为北宋第一流的名将。

第三代:为将者有:曹璨之子曹仪,曹玮四子曹僖、曹倚、曹偀、曹倩,曹琮之子曹佺、曹修,曹玘之子曹佾及曹傅等人。

第四代:曹佾之子曹评在宋徽宗朝曾任马军副都指挥使,授节钺;曹诱官至安德军节度使,曾以枢密副都承旨的身份权勾当马步军司公事。曹诱之孙曹湜尚公主,继为武职。曹璨、曹玮及曹琮的后裔,也有统军为将者,其中曹诵在宋哲宗、徽宗时,历任马、步军司主官;曹琮之孙曹诗为驸马,担任武职。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到北宋灭亡之际,曹氏后人曹曚仍为禁军大将。曹氏为将,一直延续到南宋高宗时。可说与北宋王朝相始终了。

种家将:种家是宋代唯一的文臣出身而成名将世家的奇特家族,三代都是进士出身,文职起家,而终成名将。

第一代:种世衡,字仲平。乃种谔之父(即“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之祖父(即“小种经略相公”),重气节,有才略。

第二代:种诂、种谔(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

第三代:种谔子种师道(小经略相公)

折家将:折家将起自五代时期的名将折从阮,原系鲜卑族拓跋氏之后裔(亦说党项或羌族人)。折家是云中(今山西大同)大族,武将世家。

第一代:折从阮

第二代:折德扆(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愿。传闻佘太君便是折德扆之女。

第三代:折德扆之子折御勋、折御卿兄弟

第四代:最知名的为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兄弟

第五代:主要有折继世、折继祖、折继闵等

第六代:以折克行最为知名,他随名将种谔抵御西夏军队,“与西人战大小百七十遇,未尝丧败,掳获钜万万”(《折克行神道碑》记载)。“每出必胜,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宋史》)。

第七代:折可大、折可存、折可适、折可求等人。折可存曾随童贯率军镇压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折可适随种谔征战,勇武多智,曾大破羌夏联军十万之众,是北宋西北边境少有的大胜仗。

李家将:李处耘是宋初的枢密副使,为禁军主要将领之一,位亚石守信。曾多次参与用兵。其次女为宋太宗皇后,诸子皆继世为将,而以继隆、继和兄弟最有功。

第二代:李继隆,潘美、曹彬同时期名将,史称李继隆“公二纪宿卫,四换节旄”,“功臣之号,凡三加焉”。李继隆死后,与故相李沆、王旦同配享于宋真宗庙室。列入宋理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的北宋武将只有四人,李继隆位列其中,另三人是曹彬、潘美、曹玮。可见其功勋卓著。

李继隆之弟李继和长期镇守边陲,在宋真宗朝出任殿前都虞侯,领端州防御使。李继隆另一弟继恂,官至洛苑使、顺州刺史。

第三代:其中李继隆之子昭亮,“四岁,补东头供奉官”。历北方前线守将,迁步军及殿前副都指挥使等要职,成为又一代禁军大帅。李昭亮之子惟贤,历知冀州等,领遥郡团练使。李继隆从子昭逊,至供备库使。


香茗史馆


杨家将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可能全靠杜撰,关于杨家将的真实历史事件的还原工作,在历史学家的努力下基本已经完成。

杨业的父亲之前是在北汉政权下做官,后来投奔了北周,在五代十国时期,算得上是一方豪强了。杨业刚刚成年不久就展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才华和伟大的理想,被当时北汉的皇帝刘崇赏识,刘崇干脆认他作了干孙子,赐名叫刘继业。后来杨业在北汉统兵作战屡立战功,被国中百姓称之为杨“无敌”。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灭掉北汉,杨业也就归顺了宋朝,宋太宗得知杨业也来归顺也是相当的高兴。平定北汉之后,宋军乘胜进军北伐幽州,当然当时的宋军并不是辽军的对手,所以北伐很快失败告终。辽人反而展开了报复性的南侵。边境告急啊,于是宋太宗赶紧任命的杨业为代州知州,与潘美共守边疆。杨业刚刚走马上任,正好辽人前来攻打,杨业熟悉地形以轻骑击败辽人大军,威名大振,导致之后“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这一战也给杨业带来了麻烦,招致了他人的忌妒,《宋史》记载“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

雍熙三年,北宋兵分三路大举征辽,西路军连续收复云、应、寰、朔四州。《宋史》中把这些功劳都归给了潘美,但是《辽史》中记载“陷山西诸郡”的人是杨业。同时,由于曹彬等率领的东路军受挫,宋太宗于是命令班师回朝,同时将刚打下的四州百姓全部迁入内地,并命潘美等人在代州继续待命。不久,辽人率领十余万大军重新攻陷寰州继续南下。

为了保护四州百姓回迁,杨业表示应该派出疑兵吸引辽人注意力,毕竟辽人人多势众气盛,硬扛肯定打不过,把敌人主力吸引走,既能保护百姓,又能减少无谓伤亡。但监军王侁这时候却说:“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进,得非有他志乎?”监军刘文裕也在旁边附和,而作为主将的潘美则是一言不发。

杨业只能被逼无奈上踏上战场。在临行之时,杨业表示以此来报答大宋皇帝的知遇之恩,情愿舍身报国,自知此去几乎无法生还,希望潘美作为主帅能够带兵接应下,让更多的士兵能够活下来。结果仗刚开始打监军王侁就带大部队先离开,然后潘美听闻杨业兵败之后带上剩下士兵扭头就跑。杨业率兵与辽军大战,无奈敌众我寡,连连败退,于是按约定回军求援,却发现接应地点空无一人,只得在敌众我寡伤心欲绝的状态下率手下兵士与辽军血战,手刃数十百敌兵,终因战马重伤不能前行而战败被擒,绝食三日而死。其子杨延玉也战死沙场。

杨业的死无疑是为国捐躯。但是杨业殉国之初,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迫害他的奸臣也没有得到惩罚。后来,很长时间后,杨业才得到应有的封赐,但是斯人已逝,迫害杨业的潘美、王侁、刘文裕等都受到一定处罚,但潘美很快又被重用,这对被逼赴死的杨业而言当然极不公平。

杨业的儿子杨延昭,也是能征善战,在他小时候杨业就带他出征见世面。后来杨业在攻打应州、朔州时,杨延昭作为先锋,一直打到城下,被弓箭射穿手臂却愈战愈勇。杨业死之后,杨延昭继续效力军中。北宋咸平二年冬,辽军南下侵扰,杨延昭坚守遂城,正好冬天冷,杨延昭下令往城墙上泼冷水,“旦悉为冰,坚滑不可上”,辽人只得撤军,时人称之为“铁遂城”。后来杨延昭又多次大败辽军。因战功卓著,延昭与保州刺使杨嗣一起闻名边疆,边人称之为“二杨”。

澶渊之战时,杨延昭献计截断辽人归路,给予其致命打击,收复失地,结果皇上不批。杨延昭一气之下自己单干,带兵突袭辽人地盘,攻破古城,俘获无数。澶渊之盟结定之后,杨延昭一直守卫北方边境,直至去世。杨延昭在边疆二十余年,辽军对其极为忌惮,赞颂他为“杨六郎”。杨延昭死时,边境百姓,闻此消息也纷纷落泪。

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在军中曾得到范仲淹的赏识,也曾经跟随狄青南征。杨文广虽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大宋的西南边境与西夏或南蛮作战,功绩上虽比不上祖辈显赫,但却同样英勇善战,没有辱没家声。


于史他说


历史上真的有杨家将存在。史载,杨家祖孙四代,都是五代至北宋时戍边御辽的优秀军事将领。杨业的父亲名叫杨信,是五代时抵抗辽军入侵的名将。由于杨信在抗辽斗争中表现的有勇有谋且英勇顽强,刘知远建立后汉时,特意委派他在麟州(今陕西神木)率军抵御辽军,守卫北部边防。

杨业在其父的影响、熏陶下,自幼习武,精于骑射,更有慷慨好义的精神。史载,后来他一共生了7个儿子。长子延朗,后改为延昭。杨延昭镇守北方边境长达20余年,是一位能攻善守的杰出将领。延昭曾立下赫赫战功,辽军畏之如虎,称他为“杨六郎”,其实他是杨家老大,并非排行老六。杨业的其余六子,除延玉较早阵亡外,还有延浦、延训、延環、延贵、延彬。

杨家将的威名是由令公杨业打响的。杨业,有些史籍中称为杨继业,原籍麟州(陕西神木),后迁往太原。他原名重贵,原是北汉刘知远麾下将领。由于他剽悍善战,且有谋略,立功无数,人送绰号“杨无敌”。后刘知远替他改名杨继业。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讨伐太原,一举灭掉了北汉政权,杨继业归降了宋,并改单名“业”,成了北宋帝国的一名边将 。彼时,他已年过半百。宋太宗知悉他家族世代驻守北部边境,熟悉那里的山川地理、一草一木,于是派他任代州(山西代县) 刺史,隶属大将潘美麾下。

980年,辽军大举犯境,兵锋已经抵近雁门关,消息传到代州,杨业手下只有数千骑兵,没有办法和十几万来势汹汹的辽国大军硬拼。他带领数百精悍的轻骑,从雁门关西侧崎岖山道绕到雄关以北,突然从辽军背后杀出,宋军如神兵天降,辽军猝不及防,抱头鼠窜,辽国驸马萧多罗被杀,将军李重海被生擒,杨业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打乱了辽军的部署和攻势,取得了胜利。

杨业偷袭辽军大部队得手,宋北境形势暂时稳定了下来。从此,杨家将的大名开始叫响,几乎人人皆知。宋太宗给杨业升了官,并厚加赏赐,身为主将的潘美却不高兴, 因为杨业一战成名,声势似乎已经盖过了他。


公元982年,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登基做了辽国皇帝。宋太宗见辽朝主少国疑,政局不稳,于是想利用这难得的有利时机出兵伐辽, 并想乘机收复“燕云十六州”。

宋太宗亲自指挥了这一次大规模的北伐军事行动。不料,宋军先胜后败,并在高梁河遭遇辽国名将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的夹击,宋军抵挡不住,纷纷败退。宋太宗险些被耶律休哥俘虏,幸亏呼延赞、辅超等猛将及时赶到,拼死遮护,护卫太宗往南逃至涿州。高粱河以及岐沟关、拒马河之战,宋军大败亏输、战死、溺毙无数,损失惨重。值得一提的是,由潘美和杨业率领的西路宋军,急速出雁门后,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收复了关北的广大地区。在攻打应、朔二州时,杨业长子延昭任先锋,他一马当先,把强悍的辽兵打得鬼哭狼嚎并惊慌溃败。几路北伐宋军中,就属杨业的部队战绩最为亮眼。

史载,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太宗再次诏议亲征击辽,企图扭转高粱河惨败后屡屡挨打的被动局面,同时也为自己挽回一些面子。然而, 前次御驾亲征以惨败收场,特别是高粱河之战险被辽军活捉的遭遇,让他余悸未消,心里也留下了阴影。参知政事李至上言劝阻,说京师乃天下之本,皇上不得轻离,命大将率队出征,可以应对从容。太宗顺水推舟,决定不再亲自出马,而是发动30万大军分东、中、西三路北上攻打辽国。曹彬、米信率东路军出雄州,田重进率中路军出飞狐,潘美、杨业率西路军出雁门。

接战初期,宋军进展颇顺,接连取得小胜。由于主帅指挥不当,各路军协调不畅,缺少配合,遂纷纷惨遭败绩。杨业父子和潘美失联,率残兵在陈家谷孤军奋战,久不见援兵,他命杨延昭奋力杀出重围,飞马求援。辽兵漫山遍野围过来,杨家将几乎伤亡殆尽。杨业本人身负几十处创伤,仍死战不退,最后力竭被辽军俘获,他坚拒辽将威逼利诱,绝食三日而死(并非碰死在李陵碑上)。

杨业失援败亡,宋廷大震。很多被收复的州郡复为辽军占领,宋军功亏一篑,很是可惜。太宗痛失良将,下诏旌表杨业,并追认其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赐其遗属布帛千匹。大将军潘美,救援迟缓,监军王诜,贻误战机,分别给予连降三级和革除军职的严惩。

杨业死后,杨延昭仍然奋战在抗辽第一线上,是大宋守卫北部边境的一员名将。宋真宗曾特意召见过他,夸他不愧是忠烈之后,还对其厚加赏赐。史载,当时他担任莫州(河北任丘)刺史。他爱兵如子,能团结部属,与将士同甘苦,其军队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辽军很害怕他,不敢轻易犯境。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两方罢兵息战,宋廷派杨延昭驻防保州(河北保定),后又被调至高阳关(河北高阳)镇守。这几处地方都是北宋的边防重镇。

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和他的爷爷、父亲一样,也是一位威震边关、赤胆忠心的爱国将领。他曾经仔细拟定了一份收复失地的用兵计划,连同详细的作战军事地图一同呈给了北宋朝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直到他去世,都没有听到宋廷的一丁点反响和回应。杨文广的一片爱国苦心,犹如石沉大海,居然激不起一朵浪花。

杨家将祖孙三代杨业、杨延昭、杨文广均是功勋卓著的北宋名将。他们的传奇故事不光被记入正史,也在民间广泛流传。后世戏曲、演义小说中塑造的佘太君(杨业之妻姓“折”)、穆桂英、杨宗保等人的名字并未见诸于史册,应是民间艺人虚构出来的人物,史上并无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