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父母的不恐懼,看看聰明的孩子是怎樣養成的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父母的不恐懼,看看聰明的孩子是怎樣養成的

父母缺乏覺醒,為此孩子講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過度的寵愛,過度的關注,過度的醫療護理。這一切導致了許多孩子都不快樂。這是因為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我們會講自身的情感延續到孩子身上。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我們會將自己未獲滿足的需求,沒有達成的期望,沒有實現的夢想,傳遞給他們。無論抱有怎樣美好的動機,我們還是會從父母那裡繼承上一輩人的情感。再將他們傳遞給孩子,這種一代代傳遞下來的情況可能會奴役孩子,這種潛意識如果得不到徹底清理,就會一代又一代的滲透下去。唯有覺醒的力量,才能制止這種迴盪在家庭中的痛苦循環。《覺醒的父母》

我們如果給孩子一定是給我們有的,如果我們沒有的東西,我們是沒法給出的。一個焦慮恐懼的家長,只能給孩子焦慮,恐懼,儘管媽媽的心裡是想給孩子安全感。可是媽媽不知道安全感是什麼,或許媽媽自己也缺少安全感,當一個家庭缺少安全感,這一個家庭就很難做到開心快樂。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父母的不恐懼,看看聰明的孩子是怎樣養成的

很多人做事會習慣無意識,所以我們就會用我們的思考方式來教導孩子。很多父母來諮詢孩子的問題,在父母的眼裡只看到問題是孩子,老師你怎麼解決我孩子的問題?但我說孩子的問題就是父母的問題,很多父母都會氣急敗壞。在父母的心裡,我是想改變孩子,作為老師你為什麼要讓我們父母改變?明明是孩子錯了,父母沒有做錯,那麼父母改變什麼呢?所以很多懦弱的父母,寧可承受家庭出現問題,也不願意改變自己,因為家長就是脆弱逃避,固執,不敢承認自己會出現問題,不敢承認自己會犯錯。一個不敢承認自己會犯錯的人,那麼他的孩子也就不會承認犯錯,因為他從家庭中沒有學到我是可以錯的。

每個孩子都是心裡有靈性,都是慈悲的。我記得我的小孩兒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一個小狗。就想把這小狗直接抱回到家裡養,可是我的愛人很怕小狗,同時又覺得很麻煩,養一隻小狗會很浪費精力。所以就拒絕孩子抱回來,等放學回來孩子看到小狗凍死了,回來就很難過,多長時間不開心,所以後來媽媽讓他去做什麼好事的時候,他心裡不願意去,有時候也會反駁,說你連一個小狗都不想救,你出去幫助別人都是假的。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父母的不恐懼,看看聰明的孩子是怎樣養成的

最後等他結婚後,第一時間就開始養了一隻小貓,每天很精心的伺候,幾年時間一直不懈怠。自己出差也會反覆告訴家裡人,要準時給貓糧和水。他後來能這樣也是我一直喜歡愛護動物,一直支持他養小動物,所以很多時候孩子的善心都是被家長給磨滅的,家長這不許那不許,或者家長用種種的自己認為的道理,給孩子講養小動物給家庭所帶來的問題。可是家長們應該知道,在麻煩和帶給孩子快樂的方面兒,我們應該怎麼選擇,特別是現在很多獨生子女家庭,過去有很多兄弟姐妹可以在一起聊天。現在選擇聊天兒的太少,雖然有你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可是如果不能瞭解一個孩子真正想什麼,那麼至少孩子需要一個動物和他互動。

記得我的小時候,因為那時候上學總有很多課外勞動,所以遇到勞動課,我爸爸總會給學校請假不讓我上學。因為在父母的心裡是心疼我,保護我,可是時間長也在我和同學之間形成一個無形的柵欄。因為他們都興高采烈地去勞動了,他們以參與那個具體活動為榮譽。在他們心裡自然排斥那些勞動不積極,逃避的人和事,所以有的學生會說我。我也知道自己理虧,雖然生氣也沒法反抗,家裡不敢反抗爸爸?因為覺得爸爸是為了我好。在外面不敢反抗同學,因為覺得他們說的也有道理。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父母的不恐懼,看看聰明的孩子是怎樣養成的

所以很多時候,父母都是以為自己孩子好的名義保護孩子,在父母的心裡,都是認為為孩子好,可是你愛的反面兒,就是剝奪了一個人成長所必須經歷過成。一個沒有體驗到責任感的人,怎麼能願意去承擔責任。平時父母教的是一直在退縮,遇到問題根本就沒法兒面對,所以當我成年之後,就會面對比別人更多的磨鍊和挫折,因為已經形成那種逃避的性格,已經心裡恐懼去面對,重新要突破這個恐懼比小時候就費更多的力氣。因為在小孩的時期,父母培養出孩子什麼性格,孩子就會去做,因為那個時候沒有限制,當你一直去面對,一個人會一直有勇氣。

心理學家羅洛梅把瘋狂定義為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同樣的事情希望得到不同的結果。我們必須從過去的經歷中吸取智慧,重新看到自己內心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打破這個圈子。那些懂得從過去經歷中吸取教訓,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有意識的改變自己生活的人很少會重複犯同樣的錯誤,我們能用這樣的態度面對生活,我們就會改變看待生活的視角。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父母的不恐懼,看看聰明的孩子是怎樣養成的

所以當我們的孩子來到我們的身邊,當孩子對所有的事物保持熱情新奇,我們如果能給孩子更多的可能,而不是限制,那麼孩子怎麼會對生活失望呢?就是因為父母的這不行,那個不行才把恐懼和限制給孩子,吃這個不健康,喝那個對身體不好,你不適合做這個,那個做很難成功等等限制,是父母給孩子畫個圈,孩子就難跳出來。一旦我們能明白對孩子未來的擔憂,其實源於我們自身的恐懼,我們就會感到釋然,也不會再講這種恐懼傳遞給下一代了,我們就會鼓勵孩子按照他們真實的感受去為人處世。

所以我們要知道孩子是我們的投射,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我們看到孩子身上的問題,恰恰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所以孩子出現問題,我們只是修改我們自己,孩子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那些能夠面對問題,能夠重新學習的媽媽,都是有勇氣的媽媽,因為改變真的不容易,可是改變是唯一的方法,在我做很多輟學的孩子的諮詢中,因為孩子拒絕諮詢,只是媽媽諮詢中變化,媽媽變了,孩子都變了。所以不怕我們變別人不知道,怕的是我們固執不想改變。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歡迎心理諮詢師合作和投稿)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父母的不恐懼,看看聰明的孩子是怎樣養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