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大佛龍井”右手“天姥紅茶” 新昌茶產業走出轉型路

2019-04-06 12:2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孫良 通訊員 楊南洪

左手“大佛龙井”右手“天姥红茶” 新昌茶产业走出转型路

新昌,古稱剡中,地處中國越地茶文化發源地,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建縣。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剡地民間種茶、製茶、飲茶、祭茶活動就十分普及,“剡茗”在當時已聞名天下,東晉高僧支遁在剡中倡導禪茶一味,將剡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支遁也因此被稱為禪茶之祖。

新昌自古以來以產綠茶為主,明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張岱曾深入天姥山考茶,他在《夜航船》卷二地理部“山川”中記載:“天姥山,在浙之新昌縣。李太白夢遊天姥,即此。近產茶,名天姥茶。”這是最早關於新昌茶品牌的記載。

因世事變遷,新昌茶業曾消沉過一段時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新昌茶業逐漸復甦,並開始研製名茶,至九十年代初成功開發出“大佛龍井”名茶,並作為全縣區域公共品牌進行培育。堅持走“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的路子,促進了“大佛龍井”這一區域公共品牌的快速突起,2003年獲得原產地保護,2010年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大佛龍井為綠茶品種,產品選用高山無公害良種茶園的幼嫩芽葉,經攤放、殺青、攤涼、輝幹、分篩整形等工藝精製而成,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澤綠翠勻潤,香氣嫩香持久、略帶蘭花香,滋味鮮爽甘醇,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細嫩成朵、嫩綠明亮,具有典型的高山茶風味。

2018年,“大佛龍井”品牌價值為38、23億元,與普洱茶、信陽毛尖共同躋身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全縣共有茶園20萬畝,帶動16萬人從事茶產業,茶葉成為成千上萬家庭的致富之路。

通過多年的打造,新昌“大佛龍井”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不僅極大地推動著縣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為全國茶產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大佛龍井”早春茶供不應求且效益不錯,但一到夏季茶葉價格就大跌,新昌人思索著要做點什麼?2014年,新昌縣正式實施“綠加紅”戰略,在立足做好綠茶產業的同時,大力打造“天姥紅茶”品牌,走新昌茶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做紅茶產業,小將鎮裡東村的吳海江無疑是成功的一位。2004年,吳海江回村承包了烏泥崗茶場,將身心撲在了茶葉產業之路上。一開始,他只單純的生產龍井茶,雖然也遇到過不少的困難,但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加上高山茶特有的地理環境和加工工藝規範,吳海江很快就生產出了高品質的龍井茶,並在市場上有了一定的名氣。

左手“大佛龙井”右手“天姥红茶” 新昌茶产业走出转型路

隨著全國各地茶葉越種越多,綠茶的價格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吳海江知道,要在這條茶葉之路上創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必須得另闢蹊徑。2010年,吳海江看到捲曲類名茶挺有市場,他就按照新昌第一隻名茶“望海雲霧”的加工工藝,生產了捲曲類茶,並定名為“菩提曲毫”,該茶以其特有的清純與鮮潤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2014年,新昌縣攻克名優紅茶生產技術,實施“綠+紅”戰略。吳海江瞅準時機,當即決定上馬紅茶生產。通過一段時間的比較篩選,他決定只取夏茶最嫩的芽尖作為原料,然後不斷地鑽研,終於掌握了製作紅茶要領,成功研製出“一芽一葉”的“菩提丹芽”優質紅茶。在2015年10月底召開的第二屆中華茶奧會,吳海江的“菩提丹芽”成為新昌選送的兩個茶葉品牌之一,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和市民的廣泛好評。如今,吳海江還研發起了黑茶與黃茶,並且取得了初步成功,這將是他“菩提”系列茶葉中的兩個新的成員,進一步豐富茶葉品類。

吳海江只是新昌探索試製新品茶的一個例子,通過短短几年的發展,“天姥紅”已成為新昌茶葉區域公用品牌之一,其外形鋒苗緊細,烏黑油潤,滋味鮮嫩甜香,甘爽醇厚,湯色鮮紅明亮,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新昌天姥紅茶生產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大,生產企業由12家增加到14家,2017年產量產值達到65噸和355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工12%和14.5%,“天姥紅”在茶業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並湧現出了“三和萃”、“菩提丹芽”、“國昊”等一大批著名品牌。

與吳海江試製紅茶不同,禪門中人釋正涵正在研製一款古法手工茶。上千年前,茶葉在佛門當中便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一代高僧支遁更是開了禪茶之先河,茶葉被他稱之為“神疏”和“嘉樹”,支公倡行茶風,所到之處,寺必有茶,茶必有禪,其製茶之法,傳至久遠。

千百年來,這種古法制茶之術,仍然零星流傳於新昌地區,新昌茶農朝起採茶,萎凋於簟,清蒸於釜,揉捻於箕,烘焙於籠,朝採暮焙,謂之“朝採即蒸即焙”之法。釋正涵正是要傳承發揚這種古法制茶,通過不斷研製並推陳出新,目前他已掌握了這一古法茶的製作技術,通過試飲口感甚佳,他將這一通過傳統手法制作的古法茶取名“支竺遺風”,以此紀念支竺二公,逍遙林泉,煮茶論道。此茶推出或將在茶界引起轟動,新昌在全國茶界的知名度將進一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