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脂肪攝入越少越好?做到1少吃,2多吃,血管才能更健康!

對於糖尿病來說,過多的能量攝入及過多的脂肪攝入比糖類攝入對控制糖尿病病情更加不利。

糖尿病,脂肪攝入越少越好?做到1少吃,2多吃,血管才能更健康!

對於2型糖尿病友,大血管併發症的發生率是最高的,如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足等,嚴重時危及生命,而導致這種大血管病變的病理基礎就是血脂升高造成的動脈粥樣硬化,與之密切相關的營養素就是脂肪。

糖尿病,脂肪攝入越少越好?做到1少吃,2多吃,血管才能更健康!

因此,糖尿病友一定要控制好脂肪的攝入量。

1. 糖尿病友每天應該攝入多少脂肪?

由於每個糖尿病友的身高、體重、血糖、血脂情況都不一樣,具體的脂肪攝入量也就不一樣。

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糖尿病友先計算出每天需要的總熱量,假設為2000kcal。

2)脂肪所佔的熱量應該佔總熱量的20%~25%(血脂高的糖友,脂肪供能比可降低至16%)。假設糖友每天需要的總熱量為2000kcal,那麼脂肪提供的熱量為2000×(20%~25%)=400~500kcal。

3)1g脂肪提供9kcal的熱量,那麼400~500kcal對應的脂肪量是44~55克之間,即糖尿病友每天總脂肪攝入量為44~55克之間。

4)烹調油量一般控制在25克之內(2~3白瓷勺的量)。

糖尿病,脂肪攝入越少越好?做到1少吃,2多吃,血管才能更健康!

5)除了控制好食用油的使用量外,則從食物中攝入的脂肪含量不能超過55-25=30克(2兩五花肉就含有30克的脂肪)。

2. 膳食中的3種天然脂肪: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

1)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脂,抵抗動脈粥樣硬化

降低血脂的機制:研究表明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漿中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另外單不飽和脂肪酸還能夠增加血清“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助於抗動脈粥樣硬化)的水平,從而降低血脂。

糖尿病友可適當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自於植物油、海產品、堅果等。建議糖尿病友烹飪油採用植物油,如橄欖油、茶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且控制好植物油的量,每天不超過25克。

糖尿病,脂肪攝入越少越好?做到1少吃,2多吃,血管才能更健康!

2)飽和脂肪酸——可升高血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升高血脂的機制:肝臟可以將飽和脂肪酸轉化為膽固醇,導致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升高,尤其是被稱為“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高膽固醇血癥,易發生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友應嚴格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海魚除外)中,如動物油脂(豬油、羊油、牛油、雞油等)、富含脂肪的肉類(豬肉、羊油、牛肉等)、乳類(全脂牛奶、奶油、黃油、全脂奶粉等)。

糖尿病,脂肪攝入越少越好?做到1少吃,2多吃,血管才能更健康!

為了更好的預防糖尿病併發心血管疾病,糖友一定要注意控制飽和脂肪的攝入量。

3. 8個飲食小技巧,幫你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注意:即使是瘦肉也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

1)豬肉、牛肉、羊肉最好滷著吃,或者切成薄片涮清湯火鍋吃。

2)雞肉、鴨肉要去皮。

3)雞湯、排骨湯等葷湯經過燉煮都會出油,可以放至冷卻後撇去上面一層結塊的白色油脂。

糖尿病,脂肪攝入越少越好?做到1少吃,2多吃,血管才能更健康!

4)如炒肉,將肉絲或肉片用鹽醃製後,用沸水過一下再炒,可以減少炒菜油的量。

5)炒菜之後要記住控油。具體做法是把炒菜鍋斜放兩三分鐘,倒出炒菜油,然後將菜裝盤。

糖尿病,脂肪攝入越少越好?做到1少吃,2多吃,血管才能更健康!

6)不要吃炒菜的汁。

7)和他人一起吃飯時,要注意控制油量。具體做法是準備一碗白開水,太油膩的菜放入白開水裡面涮一下再吃。

糖尿病,脂肪攝入越少越好?做到1少吃,2多吃,血管才能更健康!

8)最好養成健康的烹調習慣,多采用不用油的烹調方法,如蒸、烤等。

總結:為了更好的控制糖尿病病情,預防大血管病變,糖友一定要嚴格控制脂肪的攝入(尤其是飽和脂肪酸),適當提高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

糖尿病,脂肪攝入越少越好?做到1少吃,2多吃,血管才能更健康!

往後的日子還長,每天多注意一點,陪伴家人的時間也會更久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