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淇縣 殷商紂王建鹿臺

鹿臺,商紂王所建之宮苑建築,地點應在商都附近。周武王伐紂,商紂王發兵拒之於牧野(河南新鄉),發生大戰。紂兵戰敗,商紂王逃至都城商邑(河南淇縣)鹿臺,「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


鶴壁市淇縣 殷商紂王建鹿臺


在淇縣城西十五里太行山東麓,殷紂王所建:“其大三里,高千尺。”是殷紂積財處。

史書記載:“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紂建鹿臺七年而就,工程之大不言而喻。

鹿臺是淇園八景之一,謂之“鹿臺朝雲”。


鶴壁市淇縣 殷商紂王建鹿臺


古時候,四周群峰聳立,白雲縈環,奇石嶙峋,婀娜多姿,藤蔓菇鬱,綠竹猗猗,松柏參天,楊柳同垂,野花芬芳,桃李爭豔,蝶舞鳥鳴,魚戲蛙唱。臺前臥立有幾排形似各種走獸的巨石,恬靜安然,猶如守候鹿臺的衛士。臺下一潭泉水。相傳古時深不可測。(一紡垂絲線放入潭中仍未到底。)池水清澈見底,面平如鏡。微風吹拂,碧波粼粼。風和日麗的早晨,彩霞滿天紫氣霏霏,雲霧繚繞,整個鹿臺的樓臺亭榭時隱時現,宛如海市蜃樓,恰似蓬萊仙境。


鶴壁市淇縣 殷商紂王建鹿臺


在鶴壁新區鉅橋鎮劉寨與申寨之間,約市區南七里許,兩面瀕臨淇水,面積100餘畝。原本是一個大的土堆遺址,年深日久,遺址被分割成六塊臺地,所以又稱陸(六)臺、六鹿臺,被分割後形成的小鹿臺又有各自的名稱,從東向西排列有序。


鶴壁市淇縣 殷商紂王建鹿臺


六鹿臺中有4座鹿臺在上世紀“農業學大寨”運動中被嚴重破壞。到1980年文物普查時,二、六號臺地被夷為平地,三號臺地僅存667平方米,四號臺地倖存2668平方米,唯有一號、五號臺地保存完好。剩下的兩座鹿臺作為古代鹿臺遺址,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於2000年9月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觀其四周斷崖暴露遺蹟,可見文化層堆積,厚約3米。上層為兩漢文化,下面依次為周、商、龍山及仰韶文化。遺址中文物種類繁多,有石斧、石鏃、石錛、石鐮,彩陶缽殘片、鼎足、鬲腿,骨錐、骨簪、骨鏃,銅鏡、鐵鉞、鐵鉤鑲等。省、地文物工作者對該遺址曾數次考察,採集了實物標本,一致認為是一處歷史價值很高的古文化遺址。


鶴壁市淇縣 殷商紂王建鹿臺


殷紂王決意在這裡築鹿臺。一則固本積財,長期駕馭臣民,二則討好妲己,遊獵賞心。命姜尚監修,姜據理勸諫不受。紂怒欲殺之,姜尚逃遁,棄暗投明,輔佐周室。紂又命心腹崇候虎監工。崇候虎虔誠服從紂王旨意,興師動眾,集各地名匠,‘聚全國財寶,整整用了七年時間,一座豪華壯麗的工程才算告竣。還建造了宮廷樓榭數百間。斗拱飛簷,雕樑畫棟,富麗堂煌,豪華蓋世。殷紂王攜妲己及歌女一連飲樂三日,以示慶賀。


鶴壁市淇縣 殷商紂王建鹿臺


相傳妲己被“九尾妖狐”殺死,並且被附上了身。為了與其他妖精、狐妖相聚共商大事,就聲稱鹿臺所在之處為福地,可建高臺請仙下凡,使紂王長生不老。紂王很高興,就同意了。據說鹿臺建成之後,妲己和紂王常和“仙人”(其實是狐妖)宴飲,十分暢快。名臣比干有“七竅玲瓏心”,可查一切妖孽。一次他以皇叔的身份參加鹿臺大宴,發現所謂的仙人竟是狐妖!後來他找到狐穴,並且吩咐大將黃飛虎將它們燒死,而且把它們的皮製成一件狐皮大衣送給紂王。這件事觸怒了妲己,後來就發生了“比干剖心”慘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