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改善房或成主力軍,一二線有望出現小幅回暖?

2019年改善房或成主力軍,一二線有望出現小幅回暖?

在過去,宏觀層面的底層邏輯是:短期看貨幣,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而未來,看微觀層面的底層邏輯,我們來分析下樓市2018年的洗盤,與2019年的預測。

2019年改善房或成主力軍,一二線有望出現小幅回暖?

一.2018年洗盤

先說結論,2018年一二線城市已基本觸底,2019年不論是政策還是信貸,嚴苛程度都會有所放緩。其實,多個城市最近接連放鬆限售,就是最好的證明。

為什麼2019年,不會再繼續保持2018年的政策強度?因為全國整體的二手房市場,已經基本達到了最初的降溫目的,繼續再嚴控下去,就會進入到另一個極端,這絕對不是國家想看到的。

首先,是銷量的持續下滑。

十幾個一二線重點城市的二手房成交持續走低,11月交易量僅為5月的一半!除此以外,新房成交,土地成交宗數也在明顯下滑。

其次,是價格的普遍回落。

2018年3季度還有幾個一二線城市處於環比上漲,而到了4季度,則轉為一致向下。甚至在北京5環內,都開始出現一些已經2年沒見到過的,總價不超過200萬的上車盤(這裡面混雜著一些低價商辦類,但也有不少住宅的存在)。北京其實已經進入可以開始看房選房的階段。

第三,是槓桿率重回2015年的水平。

因為房貸利率的持續上升,首付比例的不斷提高,再加上偏緊的信貸大環境影響,導致全國居民購房槓桿率的持續走低。2018年購房交易槓桿率回落到20.1%,購房槓桿快速上升的勢頭明顯得到了有效遏制。

最後,是看漲的預期沒了,觀望情緒越來越濃。

重點城市二手房新增房源及帶看客源量,在今年3月份達到最高點,之後下降明顯。11月與最高點3月相比,新增和帶看量分別下滑51%和39%,反映出市場上的預期已經明顯經歷了拐點。看到這樣的真實市場表現,想必大家多少也就會明白,為什麼近期出現好幾個放鬆限售的城市——因為扛不住了。

如果這樣的樓市狀態再繼續下去,明年一定會有更多的城市,在政策上出現緩和。而一但政策上出現調整,也就意味著拐點越來越近。

2019年改善房或成主力軍,一二線有望出現小幅回暖?

二.2019年的可能性趨勢

首先,是2019年房地產調控政策,所面臨的約束今非昔比。貝殼研究院《2018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我們不僅要面臨經濟增速放緩的壓力,還有地方債務的壓力,資產價格過快上漲或下調都可能導致風險。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2019年的政策面更大可能性是中溫放鬆,既不會大刺激,也不會過於緊張。所以,2019年就會出現一個新的樓市組合:政策寬鬆+基本面收緊。在這樣的組合之下,2019年各線城市的分化將更加明顯,這也導致以往純宏觀的底層邏輯不再完全精準適用。

那麼,2019年樓市的趨勢到底會是怎樣呢?《報告》裡給出了4個關鍵預測:

① 二手觸底

隨著市場的回溫、限售政策的鬆綁,賣一買一的換房需求會更容易釋放,明年二手房市場下行的態勢有望得到轉變。再加上政策放鬆的影響,明年二手房市場將結束繼續下行的態勢。

②一線底火

作為房地產底火的一線城市明年市場有望小幅回升,首次置業需求將加快進入市場,帶動換房改善鏈條活躍。

③二線壓倉

2018年年末二線城市新房及二手房的成交均已顯現改善態勢,未來二線將會以改善房最為吃香,同時2019年二線房地產市場將成為支持全國房地產市場增長的主力。

④新房放量

2019年隨著大量新房尤其是價格適中、位置尚可的限價房集中入市,會分流二手房市場的需求。

根據這4個關鍵預測,我們可以得出許多基礎結論。比如,現在是開始觀察二手房市場,搜尋二手房筍盤的好時機;再比如,一二線明年有望出現小幅回暖,而改善房是其中的主力軍。甚至於,二線市場或許將會是下一輪的重要增值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