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来理解“宽”和“严”

祖国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教育的工作还要看教师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在对待学生的宽和严的把握上一直不容易,因为太宽了,在学生面前没有了威严,如果太严了,又感觉和学生的距离太远,学生看见都绕道而行,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宽和严的确需要班主任巧妙的处理,既不失威严,又让学生喜爱。

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来理解“宽”和“严”

古人语“严师出高徒”,现在很多人回忆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浮现的也是比较严厉的老师。记得大学分析化学的老师对我就特别严格,有一次做分析天平称量实验,那个天平是之前那种机械分析天平,需要调零,而且用的是差量法称重,一开始我根本就不会,然后想投机取巧,象征性的在做称量实验时糊弄过去,如果老师没有看见就随便取一点物质就好了,可是很不巧的是被她看见了,她就走过来站在我旁边看我做实验,当然我的破绽百出,当时她就当着众人的面批评我,而且非常严厉,那一刻我生气极了,我立即就反抗,我说我以为今天用的天平是电子分析天平,我的其它每个实验都做的很好,就这个分析天平不会用,然后我也不知道怎么地就哭了,然后隔壁教室的老师过来劝我的分析化学老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特别委屈,根本原因还是我的错,我记得那天后面的实验是含着泪做的,当然也做得很好。不过因为这件事我的分析化学每一个实验都认真的去做认真的学,我就是想证明自己,现在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觉得很可笑,有时候还真的很感谢这位老师,不然我的分析化学肯定是一塌糊涂,若干年过去了,这些还记忆犹新。

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来理解“宽”和“严”

现在想想自己当老师了,有时候也会刺激学生,甚至会说很难听的话,我想他们现在的感受和我当初的感受差不多吧。站在老师的立场希望学生能够把这门课学好,所以对学生比较严厉,但是学生在短时间可能是无法接受的,需要时间的沉淀,因为只要在初衷上是对的,方法上是合理的,我想终究会有明白的一天。教师的严终究会给学生带来诸多的益处。

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来理解“宽”和“严”

大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学科其实是中文,高考填报志愿失误以至于比大学同班同学中的最低分高了接近70分,所以一开始就觉得不得志的样子,辅导员有一次看到我那个死样子他就说,你就这个样,不然你不会在这个学校的,那一次的严厉批评让我一直努力到毕业,毕业前一天和辅导员道别的时候我和他说我和你说的不一样,或许他已经忘记了对我的严厉批评,但是我觉得那些都是我大学里最宝贵的财富,也让我大学的后三年半能够充实的度过。当然他也给了我一个宽松的环境,就是那个时候我可以经常去中文系玩,参加中文系的活动。

严和宽是相对的,在某些关键时候是必须要严格的,毕竟人生关键的路没走几步,而宽则是在生活上,在情感上相对的宽松,我想这些经历也告诉我恰到好处的教育是非常美妙的,所以寻找到属于自己教育中宽和严的制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