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 | “童模”事件背後

作者 | 魚博士

近日,一段“妞妞媽打妞妞”的視頻刷爆朋友圈。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 | “童模”事件背後

據一位與視頻中女孩合作過的商家透露,被踹的女孩名叫妞妞,是一名童模,踹她的人是她的媽媽。

妞妞媽跟很多商家都在合作,接單量大,“私下也和妞妞媽說過,孩子接單太多,有些脾氣很正常。”

此視頻一出,立即引起網友熱議。在受到不少網友抨擊後,“妞妞媽”在微博發道歉信: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 | “童模”事件背後

很多父母的悲哀在於,以愛之名,把孩子當成私有物品,對孩子進行控制,到最後才發現,親手毀了孩子。

1

父母“以愛之名”的控制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 | “童模”事件背後

在很多大人的眼裡,孩子屬於弱勢群體,所以孩子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凡是孩子的事都要由自己做決定。

如果孩子反抗,張口即來的話便是:我們都是過來人,我們都是為你好。

和他們溝通,就像是面對一堵牆,即使不斷變換方式,回饋的永遠都是“我為你好”。

有時父母甚至還會“反將一軍”: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 | “童模”事件背後

如果真的關心孩子,愛孩子,他們一定能夠感受得到,但如果是父母自認為的“愛”,其實質就是控制了。

生活中很多常見“控制”行為:

  • 外出一會兒,就隨時來電追問你的行蹤。電話響到第三聲沒來得及接,就發火。
  • 小到家裡的牙膏必須放在哪裡,衣服必須反面曬,出門必須穿哪件衣服,不聽話就會被罵。
  • 小時候因為會寫毛筆字,過年前一個月,媽媽就把全村人都招呼一遍,致使整整寫了一個寒假的對聯,沒有出去玩。

“控制”用語:

  • “為你好”
  • “我把你養大,照顧你吃喝,照顧你所有,你聽我話怎麼了?”
  • “我把希望寄託在你身上怎麼了?”
  • “我啥都是為了你,你為什麼不聽我的話?”

2

被控制的孩子

失去自我

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每個人都有想要探索世界的慾望,每一次遇見的新奇,每一次的試錯、犯錯和改正,都是孩子成長的見證。

如果想要探索的慾望被不斷的打壓,或被父母代替,孩子將會一次次錯失走向獨立的機會,逐漸迷失自我。

知乎上有位網友說出他的經歷: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 | “童模”事件背後

如果在孩子嬰幼兒時期,父母做到事事照顧,這是合理的。但隨著孩子長大,就需要把選擇權和決定權逐漸交給孩子。

終有一天,孩子會脫離控制,那時,他還需要從頭再來,開始學習獨立,學習交往,而這些是本應在成長早期就應該學會做的事。

控制慾,會打亂孩子的生活節奏,影響孩子成長。

朱雨辰和媽媽的關係也同樣如此。

朱媽媽因在《我家那小子》節目中的一番言論,上熱搜,引發大家一番討論。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朱媽媽這樣說,她不僅全權接管兒子的日常生活,而且十年來,每天早晨四點起床給朱雨辰熬梨汁,每次要半個小時。朱雨辰到外地工作,朱媽媽可以帶電磁爐到身邊幫忙做飯。

並且,朱媽媽很自豪地說:我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我兒子的。我沒有自我,完全沒有自我。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 | “童模”事件背後

身邊有這樣一位要求“超高”的媽媽,給朱雨辰的愛中充斥著無限大的壓力,讓朱雨辰同時也失去了自我。

長期處於控制下的孩子,就像被包裹在透一點點風的袋子裡,雖然可以呼吸,但不順暢,雖然能動,但會束手束腳,時間久了,只能選擇順從,隨之自我喪失。

3

被極力控制的孩子

走向自我毀滅

近日,吳綺莉與吳卓林母女又起衝突!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 | “童模”事件背後

吳綺莉報警稱女兒把自己反鎖在屋內,因擔心她有危險,當消防人員出動後,卻發現吳綺莉是想借警方聯絡女兒。

事後吳卓林透露,兩人已有兩星期沒有聯絡,她們母女之間仍需要空間。

單親家庭裡成長的吳卓林,成長過程並不容易。

在吳卓林9歲之前,上廁所吳綺莉都會抱著。15歲之前,吳卓林還未睡醒,吳綺莉就會提前幫她穿好衣服。吳綺莉一方面給予吳卓林很細心的照顧,同時又對她很嚴厲。

吳綺莉說,小孩子不教是不行的,不讓她害怕是不行的,要讓她知道她媽是那種會拼命的人,所以她直到現在還是很怕我。

在嚴厲的管教下,吳綺莉會打吳卓林,用皮帶抽她,罰她通宵不準睡覺。吳綺莉甚至曾因“虐女”而被拘留。

而吳綺莉也曾承認,自己把所有的情感都寄託在了女兒身上,對她有很強的控制慾,對她的行蹤和結識的朋友都要了如指掌。

因為母愛的畸形,讓吳卓林叛逆,逃離,極力想要擺脫母親的束縛。所以,她曾用輟學、離家出走,甚至割腕自殺,都沒能喚醒母親。

在知乎上一位網友也爆料自己在高中時期,被媽媽的控制慾逼到割腕,並且天天想自殺。

沒有辦法喚醒你,只能把痛苦留給自己。如果說日常的管控能讓人喪失自我,那麼,密不透風的控制,則會讓人窒息,崩潰時,還會走向自我毀滅。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 | “童模”事件背後

4

什麼樣的家長最有控制慾?

我曾詢問過心理老師,什麼樣的家長最有控制慾?

他說,不是那些低收入家庭的父母,也不是收入很高的父母,恰恰是處於中間地段的這些父母最有控制慾。

因為這類父母既不能給孩子的未來提供很好的條件,又想讓孩子未來過的好,所以會表現出很多對未來不能把握的焦慮。

這些,只能通過控制傳遞給孩子。

而且,我們會發現很多家長控制的“無意識”,大多是他們成長環境的復刻版,在他們小的時候,也曾被這樣控制過,到現在,只是重演,而且並不覺得奇怪。

想要減少他們的控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打破固化思維,喚醒他們的意識。

5

愛孩子,給他需要的愛

在一期《我家那閨女》節目中,焦俊豔和焦爸爸因“女孩子大了,是否必須要結婚”話題展開討論。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 | “童模”事件背後

焦俊豔一聽到這句話,馬上露出一臉的抗拒+說過八百遍的表情。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 | “童模”事件背後

焦俊豔說:“我這一輩子就要不結婚生子了。”

焦爸爸:“那你永遠都不懂這個道理。你的人生會有遺憾,你會後悔。”

焦爸爸的話語中的潛臺詞,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過來人的經驗一定要借鑑,而且態度非常堅定。

當大家對這個話題討論了一圈後,焦爸爸經過反思,一改之前的話風,說出了這樣一段話:

毀掉一個孩子最隱蔽的方式,就是控制他 | “童模”事件背後

有幸,焦爸爸經過反思,內心被喚醒了,這段話並不僅僅是一段話,更是對孩子想法的理解,和認真的傾聽他們內心需要的結果,多麼可貴的轉變!

高曉松曾經說過,孩子都是帶著劇本來的,父母不要太多的去打擾他,唯有用愛與尊重來餵養你的孩子,讓他們茁壯成長,羽翼豐滿,總有一天他們會飛向他們心中的理想所在。

面對孩子的成長,多給予愛和尊重就夠了,相信他們能夠按照自我發展潛能去成長。

愛他,就讓他選擇;

愛他,給他需要的。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