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孔夫子说历史


一个地方是否重要,基本情况诸如面积、人口、地形地貌、矿产资源、农业水平等是重要标准。

四川土地广阔,在全国各行政区排名第五,达48万平方公里(含重庆会更大),接近法国(55万平方公里),超过德国、英国。我们本地宣传人口已经达到九千万,实际数目也在8000万以上。可谓地广人众。其中还有超过60%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悍勇。自古就有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事情。

成都平原素来被称为“天府之国”,初中地理书上就曾提到成都平原是全国少有的紫色土,土壤肥沃,加之本来背靠青藏高原不缺降雨,纬度也不高不低光照温度均适宜,农业条件优越,全部一年两熟,川南部分地区一年三熟,攀枝花还可以种芒果(我最爱芒果所以提一下……),已经进入了热带。当年大秦帝国东进扫平天下,有了肥沃的关中平原,再拿下了巴蜀之地,真是粮草供应不要太丰富。长平之战双方百万人三年相持,耗空赵国大半国力,不说赵括冒进,换谁都要打,因为耗不起了。此外四川也是矿产丰富之地

四川省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比较齐全,能源、黑色、有色、稀有、贵金属、化工、建材等矿产均有分布。已发现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132种,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94种,有3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其中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钒、钛具有世界意义,钛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2%,钒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天然气、锂矿、芒硝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铂族金属、铁矿等5种居全国第三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四位;磷矿居全国第五位。还是大熊猫的主要生活的地方。

四川天险自不必说,蜀道难已经说得很明显了,四面都是大山,一条长江顺流而下。在冷兵器时代,只要拿下三陕汉中,牢牢控制进入关中的通道,巴蜀之地进可以取天下,退可以保太平。再说长江,“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第一次大规模出蜀战争是司马错和白起的相继伐楚,就是在宜宾造的船,顺流而下,打得楚国一再迁都。然后又有西晋灭吴等战例,南面保有荆益两州足以南向控楚。

以上提到了四川的基本概况,据有巴蜀争霸的前提是北面有汉中,南面保荆州,都是前进跳板。如果痴迷于四川天险蜀道之难就一点意思没有,坐吃等死。

四川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称为“湖广填四川”。得益于这几次的人口融合,四川本身的个性是兼容并包的,只要你来这儿能吃火锅打麻将我们都好谈。因此四川的文名也是有良好传统的。成都四中古称文翁石室,号称两千多年历史(其实真实情况也差不多,貌似迁了一下校址,反正这个也从来没见过九中七中去撕逼过大家都默认了o( ̄ヘ ̄o#))为中国最早的官办学校。现在四川拥有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为首的一大批高校,西财的保险学院是“亚洲第一大院”。从初级到高等各种教育资源都还不错,常年保持有一千三百万的外出务工人员,是全国最大的劳务输出省份之一,劳动力素质高!

到了新中国时期,得益于国家战略,在四川进行了规模庞大的“三线建设”,当时是为了防止北方敌人的装甲洪流进犯东北,把大批工业在四川copy了一份,虽然事后表明这个计划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为四川后来的发展发挥了莫大的作用。比如前些年很牛逼的长虹彩电,比如富士康,比如英特尔,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笔记本电脑在成都组装完成。成都有成飞,是和沈飞齐名的南北机窝,成都还有南车(现中国中车)的实验室。反正是轻重工业都能搞。

四川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本省是我国内地综合性工业基地。成都电器、量具刃上,攀枝花钢铁、川中油气田、自贡盐化工、内江制糖、泸州和宜宾等地的酿酒工业等都很有名。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长虹集团、希望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闻名国内外。

到如今,地缘位置已经相对弱化的时代,我甚至觉得只要据有川渝,不要湖北陕西都已经有争霸天下的资本了。


看云起云涌


如今的川人,至少有一多半,祖籍并非川人,而是历史上,移民至此,繁衍至今!

湖广填四川,其实是一部贯穿了大半个中国历史进程的人口迁徙史!


当然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涉及十多个省份,移民规模在百万人之多!

历史上,蜀地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之称,但自唐宋开始,蜀地接连战乱不断,南宋末年,蒙古大汗率大军围攻钓鱼城,川地百姓顽强的抵抗蒙古人的进攻,死伤无数。

据《史氏程夫人墓志铭》载,在南宋与蒙古近五十年的拉锯战中,“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

当时的蜀中是怎样一副景象呢?

据宋人吴昌裔载:“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

后来,元末农民起义,起义军明玉珍率军攻入四川,自称陇蜀王。随其进入四川的不仅有十多万大军,还有不少追随他的流民,他们进入四川后开垦荒地,耕种务农。

这就是“湖广填四川”的开始!


后来明朝建立,大量来自各省的移民进入四川,其中湖广地区的移民占了绝大部分!四川的人口逐渐恢复,社会不断发展,繁荣!

到了明朝末年,南明政权,张献忠及清军多股势力在四川进行了持续多年的争斗,再加上后来吴三桂领头的三番之乱!

可以说,自明末到康熙年间,蜀地就一直处在战争中没有停歇过,蜀地人口规模锐减,至今民间仍有张献忠屠川的说法流传!

据康熙24年的统计,历经连年的战乱,四川人口仅剩下9万人!整个蜀中千疮百孔,残破荒凉!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为了恢复四川的社会及经济发展,在听取各级官员多方意见后,颁布了一份叫做《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由此,中国历史上对四川地区来说规模最大的移民开始了!

全国各地十多个省份,数百万人之多,纷纷来到四川,建立新的家园,建设和恢复四川这个“天府之国”!

如果家中还保留着族谱,那么就能很清楚的了解到在“湖广填四川”之前,本家祖籍在何处!

据族谱记载,我们这一支族人,则是来自广东平远县,也是挺远的!


汶与川


从明正德四年1509的大规模民变开始,四川一直处于动乱之中。

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人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进入四川,并称帝建立起国号为“大西”政权。随后是南明军队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

在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戮之后,四川人口锐减。

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7万多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只有原来人口的10%或20%。四川全省 人口约为60多万人。

为此,清政府施行了“湖广填四川”政策;鼓励外省人移民入川垦荒种田。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规定凡愿意入川者,所开垦的荒地归自己所有。各省贫民百姓携带妻子入蜀地的人,可以获得四川户口。

清政府还将各级官吏的政绩与奖励垦荒的招民优惠政策紧密挂钩,在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规定五年后才开始征税。对移民的子孙后代,承诺永不加赋。同时,还责令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积极配合移送核实,帮助移民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

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也保证了湖广“填四川”政策的顺利实施。


风吹草语


在四川,重厌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城镇,有很多小吃方式方法跟我们湖南湘西土家族相同,说个间单的依据,你只要秀山,谊楊农村赶集时去吃米豆腐就真相大白了,跟湘西永顺,保靖,龙山小吃很多都是一样的,可以去体练一下,你就会有一定的感觉


纳米艺文


满清污蔑张献忠的借口而已,到现在也没有一个能解释:湖广人号称“填”过来的居然被我们四川把口音同化了,湖广的赣语、湘语凭空消失了。

所以没有背景一说,以四川为中心的官话覆盖的范围最广,怎么没有湖广的“湘语和赣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