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老寧波下飯有三寶,鹹齏嗆蟹醃泥螺。記得小時候,鹹齏是平常日子天天有吃,醃泥螺是隔三差五的也有吃,就紅膏嗆蟹是過年過節才有的吃,平常要吃的話,就是醃旁元蟹或者一些較差的蟹弄成蟹糊,聊以慰藉。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俗稱的“壓飯榔頭”,有黃泥螺、鹹鰳魚、鹹烏賊蛋、鹹蟹醬等;也包括蔬菜的醃製,如寧波的三臭:臭冬瓜、臭莧菜梗、臭芋艿蓊,以及鹽筍乾等。在會過日子的寧波人家裡,全年裡經常都能吃到各種醃海味。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品種繁多的醃漬食材,凝聚著寧波人的鄉愁,是寧波人心目中最親切、最草根又最引以為豪的美食。

據明代史學家王世貞所撰《弇山堂別集》載:永樂十三年,明太宗朱棣曾賜寧國長公主“醬蚶子二壇;醃蠣肉二壇;蛤蜊醬四壇;醃蟶四壇;泥螺四壇;水母綠二壇;對蝦一簍,蝦米二簍。”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但不管黃泥螺曾經何等“高富帥”,於寧波人而言,它們僅僅是“嘴角邊,多年的回味”,與故鄉的河埠頭、小學堂一般永難割捨。

不論走歷的地方有多少,家鄉的山山水水、街街巷巷,是心中最美的記憶;不論品過的美食有多少,泥螺蟹醬、鹹齏黃魚,是最有滋味的“下飯”。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要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就得帶著文化感,吃吃紅膏嗆蟹,嗦嗦醃泥螺,喝喝鹹齏黃魚湯。

愛國民族資本家、“民國第一大亨”虞洽卿先生,幼時讀了三四年私塾後,因家貧輟學,經常在家鄉鎮海龍山泥塗上拾黃泥螺,貼補家用,還因此被人起了“大泥螺”的外號。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從漁家少年,到風雲詭譎的政治舞臺,再到上海灘的聞人,虞氏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也是一部寧波人在上海灘白手創業的神話故事。這位近代中國民族航運業、證券業的開山鼻祖,被上海商界稱之為“赤腳財神”。當時的公共租界中,一條連跨上海商業中心南京路、靜安寺路的南北向道路,也被命名為“虞洽卿路”。

值虞氏發跡,有鄉謠唱曰:“龍山阿德哥,綽號大泥螺,電話通寧波,火車通曹娥。”上海人之熱衷於吃泥螺,據云與虞氏的影響亦有一定關係。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看似家常的黃泥螺,在中國古代,也曾作為最高等級的“國禮”,對內犒賞功臣內 戚,對外贈送外邦元首。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雖然黃泥螺是寧波特產,但因早年上海移民中寧波人的比例極大,隨著“寧波幫”在上海生根發芽,兼之解放後生活在上海的蘇青、白忠懋、李君維、谷林、陳詔等甬籍作家撰文大力弘揚寧波食俗,使得許多上海人把寧波下飯看作上海小菜,催生了上海菜與寧波菜的合二為一。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很多上海人嗜好寧波菜。只要是吃得慣的,極少有不上癮的。因此,寧波口味的黃泥螺、鹹蟹長期在上海獨佔鰲頭,頻繁地出現在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中,並逐漸成為了海派糟醉食品的代表之一。就如今的黃泥螺口味來說,寧波的略鹹,上海的微甜。

有首寧波童謠:“小白菜,嫩艾艾,老公出門到上海,十元廿元帶進來,介好老公阿里來?小白菜,嫩艾艾,老公託人帶信來,生意太忙走勿開,泥螺蟹醬帶眼來。小白菜,嫩艾艾,老公過年回家來,上海末事帶回來,鄰舍隔壁分眼開。”

這首童謠小曲的背後,蘊藏著一個個“寧波人在上海”的或騰達、或落寞的故事,它們都是時代的某個註腳。從個體生命的遷徙,到食材的交流運輸,再到人生命運的流轉,寧波人和黃泥螺的匆匆腳步,從來不曾停歇,人的遷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離合見證了人的聚散,這也促進了上海、寧波兩地食俗的逐漸融合。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錢平雷《幸福相對論》裡說道,任何上海人不出三代,都要與寧波籍的人結為親戚。自己不是寧波籍人士,或許娶的妻子,嫁的丈夫就是寧波籍人…難怪對寧波特產,如黃泥螺、鰻鯗喜歡的顧客,不一定是寧波人,而是他(她)受了寧波人的生活習慣的影響後的潛移默化。施健子《略加講究寧波菜》裡也有說,在老饕看來,寧波菜絕對是被低估了的菜系之一。寧波人移居上海,帶去了四季烤麩和黃泥螺,醃篤鮮也成了本幫菜的代表,更不要說雪菜大黃魚了。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梁實秋《雅舍談吃》這樣提到,貝類之中體積最小者,當推江浙產的“黃泥螺”。這種東西我就從未見過。菁清說她從小就喜歡吃,清粥小菜經常少不了它,有一天她居然在臺北一家店裡瞥見了一瓶瓶的黃泥螺,像是他鄉遇故知一般,掃數買了回來。以後再買就買不到了。據告這是海員偶然攜來寄售的。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汪曾祺《四方食事》曾這樣寫道,寧波的醉蟹、醉泥螺、醉蚶子、醉蟶鼻,都是用高粱酒“醉”過的。但這些都還是生的。因此,都很好吃。生的,為什麼就不敢吃呢,法國人、俄羅斯人,吃牡蠣,都是生吃。我在紐約南海岸吃過鮮蚌,那絕對是生的,剛打上來的,而且什麼作料都不擱。好吃麼?好吃極了!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蔡瀾《吃的講義》裡也有,吃的文化,是交朋友最好的武器。你和寧波人談起蟹糊、黃泥螺、臭冬瓜,他們大為興奮。你和海外的香港人講到雲吞麵,他們一定知道哪一檔最好吃。你和臺灣人的話題,也離不開蚵仔麵線、滷肉飯和貢丸。一提起火腿,西班牙人雙手握指,放在嘴邊深吻一下,大聲叫出:mmmmm。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老蔣退居臺灣以後,最喜歡“雪菜黃魚”,拿鹹齏,搭配燒或蒸大黃魚,百吃不厭;用產自故鄉奉化的扁尖筍來燉雞湯,更是他的最愛。晚年苦思家鄉的黃泥螺,可是臺灣並無此物,無奈只得通過香港,才從江浙一帶購得鹹泥螺,以慰思鄉之情。

關於這個醃泥螺還有段佳話。相傳,古時候有一位甬籍的胡進士,在杭州一戶人家裡教書。東家餐餐一桌好酒好菜招待先生,其中必有一碟黃泥螺。時間長了,東家忍不住向人抱怨:“胡進士教書有方,只是每餐都要吃黃泥螺,實在供不起。”原來,黃泥螺的產地在寧波,屬於當地的平民美食,但在杭的售價卻奇高。東家見先生喜歡吃,就天天買;而胡進士還忖泥螺便宜,為了替東家節省,三餐專揀泥螺下飯。胡進士得知後,僱船從老家運了一船醉泥螺到杭州,回贈東家。

老底子,寧波的老百姓總會在家中放置幾隻陶甕(俗稱“油雕甏”),醃製海鮮,以利長久保存、隨時食用。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寧波有歌謠曰:“一粒泥螺一口飯,蟹糊味道交關贊”。寧波人羈旅四方、闖蕩世界。在海外,魂牽夢縈的鄉音,牽腸掛肚的鄉味,鹹鹹的海味一入鼻息,就挑起了遊子的鄉思情意。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祖籍寧波鎮海的“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早年回鄉時,點名想吃黃泥螺、臭冬瓜。可見這家鄉的美味,宛如古人的“蓴鱸之思”,不知使老先生多少次夢迴故里了。先生在世前,年年派人到內地選購黃泥螺、醉蟹,亦被傳為美談。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雖然漂泊在外,像祖籍北侖的油畫大師陳逸飛先生、祖籍鄞縣的“鐘錶大王”李惠利先生等名人,對家鄉菜也情有獨鍾。

據報道,陳逸飛先生每當聽到別人說“黃泥螺”、“臭冬瓜”就倍感親切。他生前還擅長親手製作醉泥螺。陳先生的秘訣是,用雪裡蕻菜汁代替鹽來醃,這樣成品的黃泥螺除了有小海鮮的濃烈鮮味之外,更多了一絲菜梗的清新。所謂文人入庖廚的巧思,大概無出於此吧。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做個有腔調的吃貨,帶著文化感吃寧波的好味道紅膏嗆蟹,醃泥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