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历史上要把“礼义仁智献德尚”定为国家文化?

李虹泽483


看题主说的其实应该是“仁、义、礼、智、信”吧,这是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现代社会,这“三纲”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但“五常”做为立人之本,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首先,我们得了解“五常”的意义。孔子先提出了“仁、义、礼”,孟子补充了“智”,董仲书加了“信”,形成了儒家五常,成了儒生所需要遵循的道德教条,在后来历朝,经过皇权的强化,变成了社会通行的道德甚至是法律要求。在近代,因为国家落后,批判中国文化蔚然成风,“仁义道德”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成了中国文化落后的标志,但真的是这样吗?以我的浅见,我们的先哲在总结个人道德这方面,与西方哲学家是相通的,甚至更为开明。

当然,儒家“五常”有局限性,比如“仁”,“仁者爱人”,是以“亲亲为大”,即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要相亲相爱,义者尊贤,礼是亲亲和尊贤的标准。和现今社会的“博爱”理念虽然接近,但还是显的格局太小。




别恋1516


礼义仁智献德尚在历史上被做为维护社会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作为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仁义礼智这些东西源远流长,可以说,当人们坚信并奉献它们的时候,社会运转是会呈现良性循环的。因此这些传统价值和道德观念一直存在,并且它们的存在给整个社会带来好处的。


赵锡娜478


礼仪仁智德等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儒家文化是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根据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国学馆,开始了推崇儒家教育。儒家学说维护国家大一统,维护皇权,忠君爱国,推崇等级等等,符合皇权思想,通过儒家教育出来的知识分子,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宣扬,成为国家的意志,成为国家文化。中国儒家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还将继续影响中国。


hong25729


主要是要让社会有一个传统,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自汉代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成了统治者统一思想的工具。


13989127054


各时期固有的标语,有时还泛滥,因为统治者可以把最基本的人性压制到这些表面无懈可击的字词里,并以此号令约束来代替法理进行人治。


蝉鸣柳梢头


能培养百姓忠君爱国的思想,利于国家统一,加强统治者的权威


率土之斌


加强人的一种奴性文化,更利于当权者统治


盛世欢歌316


六十七十年代为什么学雷锋?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


老万125045660


因为这是饱读诗书的哲学家们通过总结得来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更加长久,才能传承,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事实也是如此。我们的传承能力,同化能力都很强


我追的剧能绕地球一周


历史发展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