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的人與長壽無緣?瞭解這3招,讓你遠離脾胃虛寒

在中醫方面來講,脾胃有著收納、消化的作用。一個人的脾胃是否健康,直接關係著人體的生命盛衰。也就是說,脾胃虛寒的人一般與長壽無緣!

脾和胃好比機器,脾主運化,人體對食物和水的吸收、傳送、散佈是靠脾來完成,而胃主受納,起到腐熟的作用,如果身體的主人心情不好,受寒,暴飲暴食,脾胃就會就鼓脹,受損,進而導致各種疾病。

脾胃虛寒的人與長壽無緣?瞭解這3招,讓你遠離脾胃虛寒

如果你是脾胃虛寒的人,會有以下症狀:

1.吃寒涼的,或一冷一熱的食物,或肚子受涼,很容易拉肚子;

2.大便不成形,或大便經常有未消化的食物;

3.只要在空調房裡穿裙子或短褲,就會拉肚子;

4.平時整個人火力不夠,畏寒怕冷、手腳冰涼、後背怕冷;

5.吃飯後就胃脹、打嗝,特別是下午或者晚上,稍微吃一點東西肚子就脹的不行;

6.身材不胖,但有小肚腩或啤酒肚,而且肚腹摸上去涼涼的。

脾胃虛寒的人與長壽無緣?瞭解這3招,讓你遠離脾胃虛寒

中醫認為引起脾胃虛寒的原因是什麼?

脾胃虛寒的原因在脾胃陽氣的虧虛,而脾胃陽氣的虧虛可以由先天和後天兩方面因素所造成。

1、先天原因

主要與患者自身的體質密切相關,在人還處於胚胎階段時,胎兒的失養可導致先天脾胃陽氣虧虛,抑或由於先天腎氣虧虛,腎又為人體一身之本,腎氣虧虛,脾胃陽氣也隨之虧虛。

2、後天因素

主要與人的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日常喜食生冷、堅硬的食物,或暴飲暴食、長期大量飲酒、酗酒等等均可重傷脾胃,久之則脾胃陽氣虧虛。也可由於後天房事過度,損失腎氣,腎陽耗損過度,久之影響到中焦脾胃,出現脾胃陽虛。

脾胃虛寒的人與長壽無緣?瞭解這3招,讓你遠離脾胃虛寒

中醫上是如何調理脾胃虛寒的呢?

在中醫上,對於脾胃虛寒的調理,一般原則採用溫中散寒、補益脾胃,代表方劑為理中湯。

但在中醫不少書籍中,人們常常將小建中湯證、理中湯證、香砂六君子湯證、香砂養胃丸證統稱為脾胃虛寒(中焦虛寒)證。這四個方證雖然相似,均表現胃痛喜溫喜按,或飢時痛甚、得食暫緩。不思飲食,乏力、苔薄白、脈虛等共同症狀。

但是它們四者之間,也是有著差異的。

香砂六君子湯證,屬氣虛,氣不足便是寒,但寒輕微,且兼痰溼、氣鬱,痛喜輕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脹悶,噯氣吞酸,便溏、苔白潤等。胃脹甚於痛,重按痛增為辨證要點。

理中湯證,乃中陽不振兼寒溼,症見痛喜輕按,畏寒喜熱食,得冷則痛劇,脘腹痛比前香砂六君子湯證為重。痛甚於脹是辨證要點。

小建中湯證,系中陽虛兼營陰弱(即中焦陰陽兩虛症),症見痛喜重按,口稍幹,大便正常或稍幹,手足心熱與喜曖畏寒徵象並存,以痛喜重按為辨證要點。

雖然它們都可以調理脾胃虛寒證,但同中有異,臨證不可混淆。

屬陰陽兩虛者用小建中湯,為溫潤法;理中湯及其衍化方為代表方。

若小建中湯證誤用理中湯則溫燥傷陰;若該用理中湯反錯投小建中湯,則柔潤戀寒溼。同樣,理中湯誤用於香砂養胃丸證,則不能健脾袪溼、和胃暢中、芳香化濁、消脹除滿。

脾胃虛寒的人與長壽無緣?瞭解這3招,讓你遠離脾胃虛寒

總之,天下萬物,無土不生,人身五臟,無脾不養,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先天之氣是腎氣,後天之氣是脾氣,先天之氣不足,則靠後天之氣滋養。調理首要也不在於病急亂投醫一股腦的出現什麼就改善什麼的單一調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調,方可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