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们眼中近乎完美的大明,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优点不能掩盖缺点,王朝的标签都是后人根据王朝特点总结和粉饰的

对不起,你们眼中近乎完美的大明,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小编同样不喜欢满清,甚至对中国古代大部分封建王朝都嗤之以鼻。所以,那些单纯拿明清两朝做对比的低端“明粉”请您嘴下留情。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的不同见解欢迎评论区交流,我非常期待和您在历史观和思想上的求同存异。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无论是小说,演义,电视剧或是畅销书。只要题材涉及明朝,这段霸气的话肯定是少不了的。当然,这些的确说明了大明王朝和其他封建王朝相比独树一帜且值得称赞的地方。可说实话,这些伟大的“标签”也只是一块遮羞布,把大明王朝见不得光的地方遮的严严实实。

好存在,但由此忘了坏,实在不应该。

对不起,你们眼中近乎完美的大明,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当然了,你有喜欢明朝的权利,我也有不喜欢明朝的权利。如果我们是理智的成年人,求同存异思想交流过后,能达成一方面的共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如果您有任何观点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为什么不喜欢明朝?因为明朝冤死的忠义之人太多

对不起,你们眼中近乎完美的大明,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于谦本是大明忠烈,前期被大明皇帝宠幸的宦官王振欺压,甚至一度要被处死,从王宫贵胄到士卒小吏大家都给他求情才勉强留下了一条性命。一直到大明皇帝朱祁镇自己作,被瓦剌军队打败并俘虏。于谦才得以回到朝廷整肃风气,重整朝纲。大难临头,他非但没有畏惧瓦剌兵临北京城下的危险,也没有强调自己的蒙冤。他的心里只有国家,只有大明。

大明王朝在他的支撑之下,终于稳定住了局面。瓦剌军队撤退,国家另立新君,一切都在回归正轨,最后瓦剌也不得不还被俘的大明皇帝朱祁镇。

可就在于谦想要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退隐时刻。功名没来,屠刀先来了。

对不起,你们眼中近乎完美的大明,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朱祁镇夺门之变成功复位,这时另立新君的于谦自然成了千古罪人。可怜大明肱股之臣,没有死于国家危难之间,反而死在了他自己再续的大明“盛世”之中。行刑当天的刽子手都用自杀这种手段表示对于谦的敬佩和无可奈何。也许只有他自己的《石灰吟》能替他自己说话了吧。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就是大明肱股之臣,而且这样的例子不是一个。可能出现的肱股之臣越多,说明国家出现的危机更多吧。到了最后一个危机没有人愿意站出来,这个王朝也到了覆灭的时候。

对不起,你们眼中近乎完美的大明,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大明首辅张居正和万历也是个例子,甚至于万历生前都不敢杀张居正。居然要在张居正死后偷坟掘墓来发泄情绪。可能《万历十五年》里描写的小万历心理活动很真实。但作为一国之君,你就是与众不同,就是要经受朝臣的“折磨”。你掌权以后反攻倒算,把大明肱股之臣张居正尸骨都挖出来,真的让人寒心。虽说托孤大臣大多没有好下场,但万历对于张居正的报复实在心寒。

对不起,你们眼中近乎完美的大明,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袁崇焕争议太多,这里只说他的名字,不说他的事迹了。


侠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对不起,你们眼中近乎完美的大明,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读书人的领袖钱谦益平日里还在教授着别人要温良恭俭让,要立志报国。可真到了满清八旗禁旅兵临城下,第一个跪在城门的就是他。反倒是他的爱妾柳如是每日经受他爱国思想的洗礼想要投湖自尽,殉国殉夫。钱谦益临跳湖之前却说水凉,不跳了。真是笑话。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可能八旗禁旅不来,钱谦益还是那个正人君子。可历史没有假设,满清还是来了。反倒是烟花柳巷出生柳如是始终不忘国家大义。

商女不知亡国恨,钱谦益,他知道吗?

对不起,你们眼中近乎完美的大明,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大明这种平日里的正人君子真的多得是,但经历战火考验下来的,确实不多。反都是洪承畴这种贰臣遗臭万年。皇帝都以为他毕竟壮烈殉国,痛哭流涕,为他进行了国葬。可时日不多,便接到了洪承畴投降满清的消息......

还有那吴三桂把南明最后的火苗也给掐断。这种贰臣,大明尤其的多。

这就是你们说的大明有骨气吗?


懒政都被你们说成政治创新,哎,爱屋及乌?

对不起,你们眼中近乎完美的大明,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万历几十年不上朝被说成政治创新,武宗皇帝荒淫无度就因为带个武就成了贤明皇帝?嘉靖皇帝好色懒政也被说成好皇帝,哎,爱屋及乌吗?

我理解大家喜欢明朝的心情,可是咱们得按事实说话吧。史书上明确记载的,万历几十年不上朝,导致买官卖官鬻爵,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反倒某些历史发明家看不到这些把万历的懒政说成是政治创新,说什么几十年不上朝还掌握实权。话说,你掌握军队,哪怕腿瘸了,摊床上了,半死不拉活了。你也一样掌握实权。

当然了,坏归坏,好归好。万历三大征还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抗日援朝真是值得国人尊敬的,一码归一码。

对不起,你们眼中近乎完美的大明,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正德皇帝谥号明武宗,然后就被推上了与汉武帝,汉光武帝一样的伟大君主行列。这,真的看不懂。一个“武”字能代表什么?按你们这么说,齐武帝萧赜、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齐武成帝高湛、北周武帝宇文邕这些都是一等一的明君了?

不要开玩笑了,上边这些你认识几个?

“武”只是动用武力,征讨开发,大兴土木的代号。明武宗兴建豹房,每天浪费大量国家财政享受奢靡生活。打了一下北方游牧民族游击队,然后死于溺水,这样的皇帝真的堪称“明君”吗?

对不起,你们眼中近乎完美的大明,我真的喜欢不起来

至于首辅和内阁,只是朱元璋撤了宰相以后,后来皇帝们为了偷懒,又迫于公事繁忙的无奈想的辙。政治创新谈不上,政治斗争倒是十分优秀,参考后来的东林党和阉党党争。

(已与维权骑士签约,非法转载和抄袭所带来的法律责任由侵权者承担。若文章不是历史挺好玩发布请您举报为抄袭,感谢您对版权事业作出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